世博会 第3期

时间:2022-09-25 11:04:42

编者按:

上海世博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然凡去过世博会的人却丝毫感受不到这一主题。中国的世博会园区更像是一个旅游景点,场馆设施极尽华丽奢侈,到处是争先恐后“盖章”的游客。世博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世博会的初衷是展示工业水准和科技成果,它的意义在于人类对自己所能产生力量的不断认知,掀起新一轮重塑世界、创造世界、改变世界的热潮。而上海世博会却用触目惊心的巨额财政支出上演了一部浮华的表演秀,输出的是“空洞”二字,这于民、于国、于世界意义何在?

空虚沸腾的世博会

世博开幕之初曾被戏称为“肉搏会”和“超级电影院”。

虽是笑谈,却反映出两个问题。

一是人多,中国人多,偶尔也能看到外国人。按照参观人数逾七千万的既定目标,每天进园人数要在40万左右。全国公务人员,以及国企的宠儿们,都在积极策划和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去上海世博会“学习参观”。因为人太多,有些场馆排队要超过8个小时,进入场馆匆匆走马观花,不到半个小时,就又投入另一次焦躁的等候。

热情的参观者为了早点目睹世博的风采,于是乎,就开始了一场“搏”。插队爬栏杆,假装残疾人,随地便溺,乱涂乱画……精心建设的园区对比着走马观花焦躁不安的人群,在世博园这个微型城市里,人与城市的不匹配成了目前为止最大的尴尬,这一切都在拷问着中国人的素质和世博会的价值。

第二个问题是内容的空乏。世博就像一个巨大奢华的超级电影院,铺天盖地地播放着炫目的宣传片儿,然而被那宣传片儿吸引,排了队花了钱买了门票之后,却发现播的电影纯粹是“大场面大制作”,而剧情一点意思也没有。观众顿感被骗。

世博好像成了食之无味丢之可惜的鸡肋。由于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美国在2001年就宣布不再举办世博会,因为先进的技术已经不会等到世博会上才展示出来。世博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中国集中了整个国家的力量,花了大量纳税人的钱,在名为“上海世博会”的电影院播出了一部叫做“国家形象”的大片儿。到后来能给上海留下什么?能给中国留下什么?

经济上正在崛起的中国内里却是空虚的。虽然很想影响世界,树立大国形象,但是如果缺乏能够让世界折服、或者让自己折服的核心价值观,仅仅借助世博会这样的空壳来新瓶装旧酒,那就是劳民伤财的自娱自乐。

摘编于2010年第10期 总第95期

上一篇:书艺之外的线条 下一篇:慈善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