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机场“大通关”

时间:2022-09-25 11:01:59

破题机场“大通关”

为了奠定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空物流枢纽的坚实基础,北京海关的各项措施紧锣密鼓地推进,机场大通关即将破茧而出。

“紧邻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范围北侧,建设用地面积4532亩,西邻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区,北接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将在首都机场地区初步形成一个集口岸、保税、快件、加工等功能为一体的空港经济区。”刚刚启动的首都航空货运大通关基地向世人描绘了一副美好蓝图。

据预测,世界航空货运量在未来20年中将以年均6.4%的速度增长,到2018年,航空货运占全球航空运输的比重将提高到44%,亚太地区航空货运市场的增长速度将更快,到2015年亚太地区航空货运量将占全球货运量的一半以上。

目前在我国周边地区已基本形成日本成田、韩国仁川、中国香港、新加坡和泰国曼谷五大国际客货混合中枢机场。尤其是韩国仁川机场物流园区的建立,吸引了大量的中国的国际中转货物,直接影响了我国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首都机场从航线数量和区位优势上比周边竞争对手更具优势,但是由于长期缺少一个方便、快捷、高效的物流基地,影响了首都机场东北亚航空枢纽港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这一局面,将随着北京首都机场航空货运大通关基地的建设启动而得到根本改观。

据北京海关介绍,由于历史的原因,首都机场货运处理设施一直存在着资源缺乏、分散凌乱、道路拥挤等难以克服的缺陷,不仅严重影响了首都机场的通关速度,也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为此,北京海关将对目前分散于首都机场周边的各处监管场所进行重新规划和功能整合,将在大通关基地统一封闭的海关监管区域内建设国际货站、海关监管仓库、快件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出口拼装区等物流功能区域,简化监管手续,提高监管效能,实现物流的便利性。

在大通关基地内国际货运区将实行整体封闭,设立符合海关要求的隔离设施和监控设施,海关以信息监控、卡口管理为主要手段进行监管,使区内物流自由顺畅;同时将集中设计物流功能。其中货运站、快件中心环绕站坪设置,而海关二级监管库区、保税物流中心依次排列,无缝对接,实现区域联动,货物分拨、查验调拨方便快捷;另外,还将建设一站式办公楼,口岸执法部门、物流服务企业、航空公司、地面等机构集中办公。

同时, 大通关基地内将全面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物流操作。由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进行园区进口货物的分拨运输、集中查验货物的调拨、出口货物的交运等物流操作。这将大大提高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和专业物流服务水平,降低进出口企业的物流操作成本。

除了在硬件设施和管理流程上不断改进,北京海关还将积极推进口岸大通关统一信息平台的建设,从而在软环境上使北京空港大通关基地具有一流的条件。届时,相关政府部门、口岸联检单位、地面企业和货运企业与公共信息平台将实现信息互连互通,资源共享。海关将通过这个统一信息平台接收通关数据并通关指令,从而使海关的监管实现信息化和快捷化。而企业则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办理网上申报,行政审批业务,查询海关监管货物的实际仓储、操作、流转情况,并进行费用结算,网上付税等业务,从而大大降低通关成本。

在北京海关为了促进大通关基地所做的多种措施中,全国首家依托于空港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据了解,即将建立的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大通关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规划用地96万平方米,全部建设将与大通关基地中的空港口岸物流区同步于2007年6月以前完成。

为了促进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北京海关将积极推进保税物流中心与货运区其他物流功能的协同规划。通过中心与货运区在地理位置上的无缝连接,实现保税物流中心与货运站、出口加工区的良性互动。

保税物流中心打破了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分别专门存放进境、出口货物且相互隔离的状态。同时,由于保税物流中心具有简单加工的增值服务和物流配送综合体系,从而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产成品的原材料进口综合关税率大于该产品成品的进口关税率而形成的税率倒挂与境外游问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物流运输成本与资金占压,提高了资金流转率。

由于紧邻首都机场,大大方便了保税货物的中转流通,保税物流中心的建立对于大量中国国际中转货物的回归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预见,北京空港保税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北京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增强北京地区的产业吸引力。

上一篇:白云机场缉毒档案 下一篇:海关的服务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