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甘泉”润民心

时间:2022-09-25 10:41:54

去冬今春,川南大旱。面对严重的旱情,各县投入资金,采取多种措施,全力以赴抗旱,千方百计确保人畜饮水和春耕灌溉用水,打好抗旱春耕攻坚战。

最近,记者奔赴川南调查。川南地区在干旱了几个月后,终于迎来一场“贵如油”的春雨,使旱情有所缓解。在泸县、兴文县等旱区,记者所到之处,仍能看到一块块干裂的田地。但更多的,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积极带领群众抗旱,大春播种插秧的忙碌情景。

全力应对,积极组织群众抗旱春耕

兴文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遭遇旱灾并不是罕事,长期以来,农村生活生产用水形势严峻。从去年11月开始的严重干旱,更加剧了当地群众用水的困境,全县因干旱有6000余人饮水困难,8000头牲畜饮水无法保障;全县15个乡镇受旱面积达1.65万亩;水田缺水10.2万亩;干枯塘堰20座……据县农业局数据显示,兴文县今年水稻计划栽插面积19万亩,截至4月中旬,只栽插10%左右。泸县有2.3万人出现饮水困难,16.84万亩耕地受灾,7.47万亩无水田等雨栽秧。

面对严重的旱情,各县党员干部奔走在各乡镇与群众奋战在抗旱第一线。“旱情就是命令、旱区就是战场,党员干部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抗旱减灾的重任,到一线了解旱情,到一线寻找决策依据,到一线解决民生难题。”泸县县委书记郭庆强调。泸县组织开展“万名党员抗旱助耕”主题实践活动,全县23名县级领导,69名乡镇、部门“一把手”,2000余名机关干部深系镇、村,走进千家万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目前,全县投入抗旱资金2200余万元,维修、整治小水库9座、山坪塘340口,新建和整治提灌站135座、渠道421公里、石河堰20道。

早在去年10月,泸县农机局就为来年的抗旱备耕作准备,开展农机手培训,购置小型灌溉机具,储备农机零配件等,成立的党员农机抗旱抢修服务队24小时待命。县水务局60余名职工,分成4个工作组,奔赴各乡镇蹲点指导抗旱减灾工作。旱区各乡镇组织机关干部成立抗旱送水服务队,为人畜饮水困难的老弱病残家庭义务送水,以解群众燃眉之急。嘉明镇把抗旱减灾作为锻炼党员干部的第一战场,在全镇10个村开展“入基层,进田间”活动,组织开展旱育秧技术培训30余场次,推广旱育秧250亩。护松村一组村民郭德康动情地说:“真的很感谢你们,通过你们的帮助,不仅为我解决了旱地育秧缺劳力的问题,还解决了育秧的技术问题。”

兴修水利,世代受益

“有了水窖,我们基本不愁没水喝了。”在兴文县王山镇共和村,三组村民徐琳兴奋地领着记者观看了她家安装的自来水,水源就是离家不远的一口新建的水窖。王山镇党委委员杨龙华介绍说:“这是去年7月该县整合4万元抗旱资金修建的,一口水窖就能解决共和村三组33户120人的饮水问题。”

为对付“旱魔”,有效缓解群众用水困难,近年来,兴文县在易发生特大干旱的农村,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群众兴修小水利的积极性很高,兴文县48岁的星火村一组村民王文均高兴地说:“村里男女老少都积极参与水渠修建,大家从早上8点忙到天黑,一句怨言也没有。”目前,全县已建成水池9000多个、水窖6000多口……这些小型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了抗旱的作用,在保证群众生活生产用水上初步显示出了成效。

在泸县方洞镇董湾村,哗哗流水正从PE管道里涌向田里。65岁的老党员张步容刚插完秧,赤着脚踩着田坎走来,家里两亩多地都赶着插秧,全家都在忙活。“去年我们这儿就安了PE管道和电力提灌站,享受到了水利工程带来的好处,今年的旱灾对我们的影响不大。”张大娘笑着说,“安装这些管道,我们每户只用出几百块钱。这些设施年年都可以用,辈辈代代都受益!”

方洞镇党委书记李祖春一直在忙着抗旱的事儿,他说:“这几年旱情都很严重,我们镇修建电力提灌站将水从濑溪河里抽上来,通过PE管道输送到需要灌溉的农田,哪里需要水就打开哪里的阀门,一小时可以灌溉一亩半的田。现在不怕缺水了,可以放心地把水田里的水放干,方便机械化收割,水田还可作冬闲田用,可以充分发挥土地效益了!”

在泸县喻寺镇兴隆村,村支书刘树高正带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加班加点挖掘管道沟渠,新铺设的管道可以满足兴隆村2000多亩耕地的用水需求。“今天之内就必须把管道埋好,晚上还要加班才行。老百姓都指望着我们,没有水就没法生产。”刘树高停下手中的活说,“我们党员队伍连续加了10多天的班,这一段管道可以投入使用了,明天就可以抽水灌溉。”

河边,兴隆村新建的提灌站上临时的抽水泵已经到位。刘树高走到抽水泵边比划着心中的蓝图:“我们计划在这儿修个类似于吊脚楼一样的装置,需要抽水时将泵放下,不用时将它吊上去。如果一直放在河边上,夏天洪水一来,把泵损坏了那可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啊!”

去年的两次特大洪水造成喻寺镇部分水利工程设施损毁,为了多蓄水和确保水库安全,镇上开展水库整治,疏通了灌溉渠道;投入11万元新建了宋沟山坪塘,解决了赵南村300余户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新建的小型水库正在加宽坝面,5月就可以完工。

一年之计在于春,及时的耕种预示着新一年的丰收。据泸县农业局4月12日数据显示,全县目前已栽水稻16.3万亩、玉米5.43万亩、高粱2.66万亩,已播种红苕360万公斤,大豆、花生等播种陆续进行。

资金难题未解,水利建设任重道远

4月初的少量降雨,使川南的旱情初步得到缓解。然而,零星的小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旱情。“虽然水利设施修了不少,但有些地方的水稻仍没法播种,农民只有改种别的经济作物,不能白白浪费土地。”泸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陈应平说,春节一上班,县农业局就安排农技人员奔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育旱秧,落实科技制旱措施,努力确保全县耕地满栽满插。全县57.7万亩稻田,目前已完成移栽39.6万亩的水稻旱育秧,尚有3.34万亩干田需抽水或等雨栽秧,还有两万亩稻田需“水改旱”,或者改种别的作物。

“我们村的水利设施比较陈旧,70%以上都不能通水了。去年刚开始安装PE管道时,很多村民都不愿意筹资,他们以前没见过这种灌溉设施,怕交了钱也没有水用。”董湾村村支书胡开云说,“直到管道铺设完,村民们看到了效果,才把钱交齐,但村上仍负债69万余元。今年我们争取铺设管道灌溉95%以上的耕地,但资金仍是一个大问题。”

由于资金严重不足,方洞镇三界村的“党员突击队”通过“以劳折资”的方法,带领村民以低于市场价3元/米的价格参与到本村1800米PE管道沟渠挖掘工程,为集体节省资金5400元。喻寺镇兴隆村党员则义务投工投劳挖掘管道沟渠,党员曾万德告诉记者:“党员服务队连续开工15天没有休息,因为是义务劳动,所以没有工钱。”

为铺设PE管道,方洞镇多方争取资金,加上村民筹资,仍有200余万元的资金缺口。而整个泸县,为确保大春生产的正常进行,仍需要县级以上补助资金8460万元。

水资源的重要性,兴文人比谁都清楚。虽然近年来兴文县大力加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但在空间布局上极不平衡,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缺水问题仍十分突出,全县有13.2万人饮水不安全。

兴文县一直在努力争取国家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各种惠民政策,兴修水利设施。位于古宋河上游的新坝水库就是其重点民生工程之一,2012年被确定为四川省大中型水利工程“2+10”重点水利项目。水库总库容3319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5.27万亩,覆盖8乡镇96个村,近20万人受益。如今,该项目已进入确定勘察设计单位环节,但融资的难题仍是一大瓶颈,何时能建成,何时能利用,成为百姓心中的一大疑问。

上一篇:浅谈碳纤维材料在桥梁加固的应用 下一篇:英语教学中提升综合技能的三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