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餐馆 第1期

时间:2022-09-25 10:37:47

老贾是做餐饮业的,在本城很有名气。他的名气不是因为他的资产在业界数一数二,也不是因为他的菜品有多么出色。

他的出名,另有原因。

老贾有三家店。一家经营中餐,一家经营火锅,还有一家称为平民餐馆。这家平民餐馆其实是一家民工餐馆。

老贾是这样经营的:早餐是馒头与稀饭,馒头两毛钱一个,稀饭不要钱。中餐与晚餐,店里最贵的菜是红烧肉与盐菜烧白,每份三块,其他的菜分别是一块、八毛和五毛,米饭不要钱。一到开饭时间,不仅店里挤满了附近的民工,店外也站满了端着饭碗的人。

嘴馋和舍得掏钱的,要一份烧白,就着白花花的肥肉片,一个小伙子可以吃五大碗米饭;舍不得掏钱节俭惯了的,买一份五毛钱的醋溜白菜,白米饭也可以吞下两大碗。

不用看账本,所有人都知道这饭店肯定亏本。亏本,老贾为什么要把饭店开下去呢?

有人问,老贾说:“我关了门,这些民工到哪儿吃饭?”同行听了打趣老贾:“没想到你还有颗善良的心呢。”语气是揶揄的,暗地里却怀疑老贾有啥鬼名堂,比如借此逃税,或者捞政治资本。

老贾对此一笑置之,没有一句多余的解释,店照样开着。

老贾说出心里的话,是在今年春节期间朋友们的聚会上,大家商量到什么地方去喝茶时,老贾却吩咐服务员把桌上的菜全部打包。

带饭菜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可老贾的包也打得太彻底了:汤里的鸡翅要捞起来,一只虾也要装进食品袋……大家先是笑,后来就开始调侃。老贾把所有的菜打好包放在自己面前后说:“这么多东西丢了真的可惜,都是劳动换来的呀。”

桌上的笑声更大了,有人开始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的说老贾确实与众不同,觉悟就是高。老贾不笑,认真地说:“我以前也不这样,是那些到我餐馆吃饭的民工给我上了一课。”

老贾说,他当初就是靠那个平民餐馆起家的。为了吸引顾客,当时他提出了菜价最高三元的经营方针,靠着卖菜搭饭的方式,赢得了许多回头客,他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样挖来的。

这些年,米价、菜价开始上扬,而且这个餐馆因为价格便宜,依然吸引了众多民工,只是其他的顾客越来越少。而民工饭量大,又舍不得钱,五毛钱的菜可以吃好几碗饭,他当然赚不到钱了。

他想关掉那个餐馆,可那些和他已成朋友的民工半开玩笑地对他说:“贾老板,你这一关门,我们就再也吃不到这么实惠的饭菜了。”他说,我也没办法,米涨价菜涨价,只有你们不给我涨价,我当然只有关门了。民工们没说话,相互看看沉默一会儿走了。

老贾没想到,过了几天店里的伙计让他赶快来一趟。于是他看到了店门口的那两麻袋米,袋子上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道:“贾老板,这两袋子米是我们几个自家地里种的,不值几个钱,你收下。”

老贾拿着那张纸条,半天说不出话。后来,有民工从家再回工地,就送米来。米虽然不多,可老贾每次都会感慨万千。

他想查是谁送的,正吃饭的民工却说:“不用查了,本来就不值几个钱,和你开这个餐馆亏的钱就更不能比了。”可老贾不能白收人家的东西,于是干脆和那些来吃饭的民工商量,他们有米都可以送来,他收下记账算钱,当是他们的饭钱。

“所以说,我那个餐馆能关吗?那不是一个餐馆,而是那些朋友的家。一些民工走了,另一些民工又来了,说是某某介绍他们来的,告诉他们这里的老板绝对是个好人,不会占他们的便宜。有些民工换了打工的地方,可隔两个月总会过来看看,说是就当回家。他们偶尔聚会、请客都在我这里。”

老贾说:“你们去我的平民餐馆看看,那儿的每张桌子都干干净净,从来没有一点儿汤汤水水,盘子里从来没有一点儿剩菜,碗里更是从来没剩过一粒米……你们也知道,饭是我免费供应的,吃多吃少都不计钱,可我从来没发现过哪个碗里剩过饭,他们吃多少盛多少,决不浪费一粒米。”老贾有些激动,停一会儿才说:“不怕你们笑话,我每次看到那些干干净净的碗都特别感动。”

“他们都知道我办这个餐馆挣不到钱,那些干干净净的碗就是对我的感激与回报。你们现在随便走进任何一家馆子,有那样的干净吗?那个餐馆确实不挣钱,可那个餐馆我开得最愉快。我挣来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尊重和温情,让我觉得自己活在这个世上还有些价值。”

一桌人听着老贾的话都沉默了,有两个人看着自己面前碗里剩下的半碗饭,不好意思地笑笑,低下了头……

(摘自《恋爱婚姻家庭・青春》欣生 图)

上一篇:我不孤独 第1期 下一篇:心态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