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总苷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掌跖脓疱病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5 10:33:39

白芍总苷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掌跖脓疱病临床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白芍总苷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2例掌跖脓疱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白芍总苷1.8g/d加米诺环素0.2g/d口服治疗,对照组用米诺环素0.2g/d口服治疗,两组均外用地塞米松霜剂。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有效率为61.9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白芍总苷;米诺环素;掌跖脓疱病

【中图分类号】R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02―02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局限于掌跖。笔者于2009年8月~2012年2月采用白芍总苷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掌跖脓疱病患者,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来自我中心皮肤科门诊,符合掌跖脓疱病的诊断标准[1],患者均表现为局限于掌跖的红斑基础上反复发生的水疱和脓疱,伴有瘙痒和(或)疼痛。向患者详细交代病情及药物治疗情况,取得患者知情同意,以增加依从性。

1.1.2 排除标准 对白芍总苷及四环素类药物过敏者;有系统性疾病患者;有心、肝、肾功能异常者;1个月内曾系统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1.3 一般资料 掌跖脓疱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男8例,女13例,年龄19~55岁,平均(38.7±6.4)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5.9±4.2)年;对照组21例,男7例,女14例,年龄21~53岁,平均(37.9±8.1)岁,病程6个月~13年,平均(5.3±3.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给予白芍总苷(帕夫林,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600mg,每日3次饭后口服,米诺环素(美满,惠氏制药有限公司),100mg,每日2次饭后口服;同时外用地塞米松霜剂(本中心自制),每日2次。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米诺环素100mg,每日2次饭后口服;外用药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在治疗2、4、6周时随访1次,总疗程6周。

1.2.2 疗效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自觉症状[瘙痒和(或)疼痛]及红斑、水疱、脓疱、鳞屑进行评分,病情严重程度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及极重度分别计为0~4分。

1.2.3 疗效判定标准 总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总积分下降指数≥90%;显效:总积分下降指数为60%~89%;有效:总积分下降指数为20%~59%;无效:总积分下降指数

1.2.4 安全性评价 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症状、体征,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资料采用χ2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

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为(7.1±1.2)天,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为(15.3±1.7)天,表现为自觉症状及体征缓解。两组疗效比较,其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及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次数每天2~3次,均为稀糊状黄色便,患者可耐受,大便常规检查无异常,停药后患者症状消失,1例出现轻度头痛、头晕,可耐受。对照组有3例出现眩晕、恶心、食欲不振症状,1例于疗程结束时出现轻度血ALT升高,停药半月后复查恢复正常。

3 讨论

掌跖脓疱病是一种病因不明,临床症状及病理改变与局部局限性掌跖银屑病相类似的一种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的顽固性疾病,复发率非常高[2]。白芍总苷为白芍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其主要含有芍药苷、羟基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酞芍药苷,有抗炎、调节免疫、护肾、护肝、抗抑郁以及影响细胞增殖等作用。它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中成药。朱蕾等[3]研究发现,白芍总苷能有效改善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抑制滑膜细胞过度分泌IL-1、TNF-α和前列腺素E2(PGE2)。白芍总苷的不良反应较少,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米诺环素是第二代半合成的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具有高度的亲脂性,较强的组织穿透力及良好的抗菌作用,吸收较好,因其脂溶性高,更易渗透入组织中发挥作用,而副作用相对较小。

本研究表明,白芍总苷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掌跖脓疱病可使患者的皮损明显消退,症状缓解,直至治愈,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此法疗效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16-818.

[2] 王红梅,侯素春.阿维A治疗掌跖脓疱病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6):547-548.

[3] 朱蕾,魏伟,郑永秋.白芍总苷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的作用及机制[J].药学学报,2006,41(2):166-170.

上一篇:小儿肘部静脉穿刺留置针在药物输注中的应用 下一篇:评价奥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