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肠梗阻术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25 08:58:24

老年性肠梗阻术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214-02

【摘要】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需手术治疗,而手术常给机体造成很大的创伤,特别是老年人各组织器官老化,应激能力、代偿能力以及修复能力低下,愈合和免疫力均低下,对于手术耐受性差,且术后并发症较多,术后病情复杂多变,如能够熟练掌握高龄患者术前、术后疾病的特点,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便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肠梗阻病人手术是腹部外科比较大的手术之一,尤其高龄患者,只要我们耐心、认真地观察病情,了解病人的既往史,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精神负担,建立温馨的护患关系就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术前拍背、排痰训练有助于术后病人呼吸通畅,以利于肺功能的恢复,使病人在术后能克服各种合并症的困扰而早日康复。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肠梗阻手术160例,其中,年龄在≥65岁的患者有32 例,≥65岁患者中,最高年龄85岁,平均年龄73岁;男29例,女13例。由于这一病例组的年龄特点、生理特征决定了手术前、后护理的复杂性,艰巨性。

1.2手术方式肠切除、肠吻合术或肠粘连松解术。

1.3住院时间 住院最长时间为38天,最短时间为12天。

2 护理

2.1 护理诊断:①疼痛:肠道局部缺血或肠道肌层强烈收缩引起;②腹胀:肠梗阻肠腔积液、积气引起;③体液不足:呕吐及肠腔积液造成体液丢失引起;④焦虑:由患者身体严重不适、疲劳,对检查及治疗不了解引起;⑤潜在的并发症:感染及休克,与肠梗阻有关

2..2 热情接待患者:与主管医生一起询问病史,协助医生给患者做好检查,指导协助患者进行各种辅助检查,确认患者是不是肠梗阻,肠梗阻的典型表现是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确诊肠梗阻后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绞窄性肠梗阻,对已有绞窄或有绞窄趋势者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应尽快手术治疗。

2.3术后护理

2.3.1.细心观察神态及表情老年人体力差,腹肌薄弱,对腹内合并症反应迟钝,因此,护士在观察病情时要耐心、仔细地倾听病人的主诉,还要细心观察病人的表情、神态等

2.3.2.保持呼吸道通畅由于全身麻醉时,气管插管的刺激,加上少部分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既往史及无力排痰等因素,术后出现痰多,排痰困难,甚至出现SPO2降低,对此,我们除了给予雾化吸入(含靡蛋白酶、广谱抗生素)之外,应该帮助病人拍背排痰。

2.3.3避免切口裂开,嘱病人包扎好腹带咳嗽时用双手扶持切口两侧腹壁,有便秘者,口服泻剂通便;增加蛋白质的摄入,给予输全血、白蛋白以提高机体的修复和愈合能力。

2.3.4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减少对手术的担心,充满战胜疾病的信心,了解病人的既往史,保持其心情舒畅,避免激动,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3.5肠蠕动的恢复老年人因肠功能恢复较慢,多发生腹胀,我们采取术后足三里针刺、按摩等方法,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2.3.6输液速度的控制肠梗阻病人因禁食、纠正脱水或休克等原因,术后3~6天都需要从静脉补液,补液速度不可过快,一般40~60滴/min为宜,过多、过快的输液会增加心肺负担,造成肺水肿或心衰,安排合理的输液顺序,预防酸碱失调。

结果 32例患者中出现2例重危状况,1例经积极护理抢救成功,1例呼吸困难过重,经气管切开抢救无效死亡;术后肠瘘1例,再次肠粘连2例。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 144.

[2]冯智华 《药前沿》2011年8期刊

[3] 倪舂玲 《中外健康文摘》 2011年 29期刊

作者单位:756000宁夏固原市医院

上一篇:急性中毒的急诊护理方法 下一篇:42例冠心病患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