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5 08:54:39

关键词:糖尿病,2型糖尿病;血糖;胰岛素;降糖药

格列美脲是一种新型的磺酰脲类降糖药,具有起效迅速,作用半衰期长,服用方便等特点。2006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共识和2007ADA指南均指出,针对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患者,应尽早启用基础胰岛素治疗[1]。本研究观察格列美脲联合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及其优势。

对象和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5~70岁。入选前使用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双胍类)治疗至少3个月,并从未使用过胰岛素,血糖均未能达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8%。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

2、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亚莫利+来得时联合治疗,每日早餐前口服亚莫利,每晚睡前注射来得时;对照组采用早晚餐前注射诺和灵30R。2组均根据血糖调整用量(血糖达标标准:空腹糖在7. 0 mmol/L以下,饭后2小时血糖在8mmol/L以下)。

3、观察指标

2组均每日监测早晨空腹血糖(FPG)和饭后2h血糖(2hPG),记录低血糖或低血糖反应次数。治疗2个月后测定HbA1c。疗效观察治疗3个月后,2组HbA1c、FPG、2hPG变化比较见表1。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 05)。治疗前后HbA1c比较,观察组下降更显著。低血糖或低血糖反应次数,观察组有5次,对照组有23次(P

表1 2组HbA1c、FPG、2小时PG变化比较

讨论

基础胰岛素的作用是抑制肝糖的输出,从而使两餐之间和夜间的血糖保持稳定。浓度相对恒定,没有峰值。临床常用的模拟基础胰岛素分泌的胰岛素制剂是中效胰岛素,即NPH,它是人胰岛素以六聚体形式与低精蛋白结合形成的结晶体,不溶于水,因而皮下注射后需要更长的时间解离成单体。其起效时间为1.5小时,作用高峰在4~6小时。NPH在模拟基础胰岛素时,仍存在峰值浓度,其高峰出现在夜间2~3点,因此有可能出现夜间低血糖,如为了避免夜间低血糖而减少剂量,就会出现次晨的空腹高血糖,造成达标困难。来得时是通过重组DNA合成的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 来得时)通过胰岛素分子内氨基酸的置换(A21位门冬氨酸被甘氨酸替代),且在人胰岛素B链末端增加两个精氨酸,从而改变了等电点(pH5.4~6.7),甘精胰岛素在酸性溶液(pH4・0)中呈溶解状态,能保持结构稳定,注射前不需混匀,注射到皮下组织(中性环境)后,可形成微沉淀物,使胰岛素的分解、吸收及作用时间延长,能够维持24小时接近生理基础状态的胰岛素浓度, 注射以后的作用呈一平稳、无明显峰值的曲线,模拟24h正常生理胰岛素分泌,没有作用高峰,有相对稳定的浓度时间关系,能有效平稳的降低血糖。能够控制高血糖和黎明现象而不增加夜间低血糖的危险性[2]。格列美脲(亚莫利)是一种新型的磺酰脲类降糖药,具有起效迅速,作用半衰期长,服用方便等特点,其降糖作用主要是通过与β细胞黄酰脲类受体结合,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亚莫利具有胰外降糖作用,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周围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的作用也较为明显,因而对不加重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IR)。相对于其他磺脲类降糖药,格列美脲每日口服一次,使用方便。亚莫利联合来得时(一次服药,一次注射)治疗血糖改善更快,日胰岛素剂量最低[3]。本研究结果表明,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用亚莫利联合来得时治疗与诺和灵30R两次注射取得相同的降糖效果,具有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低血糖发生少,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对优化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Nathan DM,et al. Diabetes Care 2006;29(8):1963-1972.

2. 程伟.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3,23(4):237.

3. Boer H,Jansen M,Koerts J,et al.Prevention of weight gain in-type 2 diabetes requiring insulin treatment. Diabetes Obes Metab 2004;6:114-117.

上一篇: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与小剂量阿曲库铵对喉罩置... 下一篇:格尔木地区农牧民体检结果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