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06~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时间:2022-09-25 08:34:56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2006~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为总结分析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演变规律,评价防制措施对传染病流行的影响,现将2006~2010年东胜区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流行演变情况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监测报告管理系统》中东胜区乙类传染病报告卡,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中东胜区人口数。

1.2 病种分类

根据传播方式,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分为5类: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新生儿破伤风。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流行病学方法,用Excel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2.1.1 2006年~2010年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7种688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36.99/10万,报告发病率以2006年最低为340.16/10万,以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达发病率达5年最高位为654.65/10万(图1)。5年报告死亡人数4例,年均死亡率为0.31/10万,总病死率为0.06%。

图1 2006-2010年东胜区乙类传染病发病

2.1.2 5年传染病总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乙肝(304.18/10万)、肺结核(110.36/10万)、梅毒(37.83/10万)、麻疹(26.52/10万)、淋病(19.89/10万),总死亡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艾滋病(0.16/10万)、乙肝(0.08/10万)、肺结核(0.08/10万),总病死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艾滋病(100%)、肺结核(0.07%)、乙肝(0.03%)。

2.1.3 人群分布。性别分布:男女性别比为1.33/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15~54岁青壮年为主,占78.19%,14岁以下占报告发病数的5.52%,55岁以上占报告发病数的16.29%。职业分布以农民(占19.24%)为主,其后依次为工人(占13.11%)、家务及待业(占12.08%)、其他(占10.38%)。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3月和7月为发病高峰期(分别占19.51%和19.7%)。 地理分布以鄂尔多斯街和伊煤路报告人数较多,分别占全区病例的18.9%和15.5%。

2.2 疾病分类分析(表1)

2.2.1 呼吸道传染病 报告病种为肺结核、麻疹、甲型H1N1流感、猩红热、百日咳、流脑。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以15~49岁年龄段发病为主,占发病数的56.83%;职业以农民为主(占23.7%),其次为其他职业(占16.16%)和学生(占12.26%);全年各月均有发病,1~7月份发病率较高,其中1月份为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的12.15%。呼吸道传染病前3为的病种是肺结核(1415例)、麻疹(339例)、猩红热(44例)和甲型H1N1流感(44例),分别占呼吸道传染病的76.74%、18.38%、2.39%、2.39%。另外,流脑和百日咳各报告1例。呼吸道传染病中肺结核发病一直是影响东胜区传染病疫情总体态势的最主要病种之一,2006年~2010年发病率均位居乙类传染病发病的第2位。

2.2.2 肠道传染病 报告病种为痢疾、甲肝、肝炎(未分型)、戊肝,年均发病率为11.7/10万。2006~2010年发病率总体较稳定,年龄以10~64岁(占75.5%)人群为主;职业以工人(占17.88%)、农民(占12.58%)、家务及待业(占11.92%)为主;全年各月均有发病,7~10月份(56.95%)形成明显的发病高峰,3月份为全年发病数最底的月份,占全年发病的1.99%。位居肠道传染病前3位的病种是痢疾(105例)、甲肝(24例)、肝炎(未分型)(21例),分别占肠道传染病的69.54%、15.89%、13.91%。

2.2.3 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 报告病种为布病、疟疾、出血热,5年共报告11例。其中布病9例,除2007年无病例报告外,其余年份病例平稳,均为散发。

2.2.4 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 报告病种为艾滋病、乙肝、丙肝、淋病、梅毒,年均发病率为380.61/10万。乙肝是影响东胜区传染病疫情总体态势的最主要病种之一,年均发病率为304.18/10万,5年均位居乙类传染病报告首位。丙肝以散发病例报告为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年间共报告艾滋病病人2例,死亡2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1例,9例输入性病例,占报告81.82%。

3 讨论

2006―2010年东胜区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趋势呈以下特点:(1)乙肝、肺结核、梅毒是影响传染病疫情总体态势的最主要病种,位居乙类传染病发病前3位;艾滋病、乙肝、肺结核位居死亡率前3位;艾滋病、肺结核、乙肝位居病死率前3位。今后的重点工作是做好以上高发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2)5年平均发病率为536.99/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析原因一是由于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后,疾控部门加强了对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管理与质量指导,医疗机构加强了传染病报告工作,提高了报告的敏感性、准确性,很大程度降低了迟报、漏报率;二是由于东胜区近年经济飞速发展,外来流动人口逐年增长,基本达到常住人口水平,报告发病率的计算分子翻倍,而分母为常住人口基本不变,发病率自然翻倍。且流动人口增加,本身明显加大了传染病流行与传播的机率,报告发病数明显增加。(3)从人群分布看,发病人群以农民、工人、家务待业等低文化素质人群为主,加强这部分人群的健康教育与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防治知识水平是降低该部分人群发病水平的根本措施。(4)从疾病分类分析看,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在疾病谱中总排位第一,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的年均发病率为380.61/10万,占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的70.88%,其中乙肝年均总发病位居首位,梅毒年均总发病位居第3位,淋病年均总发病位居第5位,分析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高发病情况与我区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性乱行为多等因素有关。如何加强此类传染病防控工作是当前我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课题。(5)儿童计划免疫全面实施后,百日咳、流脑、乙脑、甲肝的发病和死亡显著减少,呈下降趋势,报告病例以散发为主,但麻疹总发病率仍居我区传染病发病第4位,因此要继续加强麻疹免疫接种工作。

上一篇:2508例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状况调查分析 下一篇:2165例恶性肿瘤报告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