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电车难题

时间:2022-09-25 08:32:44

青春与电车难题

忽如一夜春风来,“青春”这个词汇,成了2013年的当红关键词。一边是小屏幕上不停提示着我们正身处“最难就业季”,一边是大银幕上男女导演轮番缅怀曾经的年轻时代,台上两种完全不同的力量角逐着对青春的话语控制权,台下,看客们莫衷一是,却也瞧得津津有味。这情景像极了鲁迅在《社戏》中的点评:“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

想给“青春”下个定义,其难度恐怕丝毫不低于说清楚什么是艺术。问题的核心在于,青春是一种太过私密的体验,很难与外人道,更别说共享与认同了。还有,青春难以界定时间点,“二十岁的人,六十岁的心”――此种谬误比比皆是,如果你把这也叫做“青春”,未免让人对世界诸多绝望。

但最要命的,却是每个个体对自己青春岁月的反思。剔除那些表面贴“青春祭”,内里全是“小清新”的花活,真正愿意严肃地反省年轻时代,并展现出伟大震撼力的艺术作品,又有几部是温情脉脉的呢?从《大象》、《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到《坏孩子的天空》、《无人之子》,如果给其中的主人公重来一次的机会,又有多少人会坚持当时的选择?那些伴随一生的伤痕,我们究竟应该怪罪青春的懵懂无知,还是视为荣耀终身的勋章?

在伦理学中,有一个名为“电车难题”的情景,可以用来类比青春的无奈。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是由牛津大学哲学教授Philippa Foot(菲利帕・富特)首先提出的。他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一辆有轨电车,突然失去了控制,它正前方的轨道上,有五个工人在施工。由于故障,司机已经无法刹车,灾难即将发生。这时,司机突然发现电车的方向盘还在工作,他可以扳动一下,使电车驶上另外一条轨道。而在另外一条轨道上,只有一名工人。司机改变方向,可以救下五个人,但却要撞上另一个人。他应当怎样做?

这个道德伦理上的两难选择,和青春多么类似。叛逆的青春,毫无疑问会让一些身边的亲人朋友受到伤害,但如果选择做一个完全顺从的孩子,个体的人格和价值又无从谈起,受伤害的人则变成了自己。面对这个困境,根本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连一个可以形容为“正确”的选择,都难以实现。唯一对“电车难题”(或者说青春困境)有些帮助的做法,大概只有想办法跳出两难的桎梏――如果我们反复检修几次刹车,或者给青春多一点宽容,增加一些选项,是否会让事情的走向有所改变?

基于此,我们构思了本期的主题,借用一个个曾经或者正值年轻的故事,一幕幕描绘着幻想的画面,试图编织出一幅青想的图景。而这些片段,可能早已失去了指导意义,甚至参考价值,但没关系,我们只希望青春这场不落幕的剧,对你来说,不是一场独角戏。

上一篇:开往威尼斯的高铁 下一篇:均质压燃与低温燃烧的燃烧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