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25 07:39:12

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脑挫裂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治愈28例,死亡1例。结论:通过早期护理干预,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愈率。

【关键词】脑挫裂伤;急性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139-1

脑挫伤是指暴力作用头部后,脑组织遭受破坏较轻,软脑膜尚完整者;脑裂伤指软脑膜、血管及脑组织同时破裂,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两者常同时存在,故合称为脑挫裂伤[1]。患者伤后最重要表现是立即昏迷,时间超过30分钟,可长达数小时,数日至数月不等,严重者长期持续昏迷。所以,伤后早期给予正确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1临床资料

2008年5月-2009年5月我科共收治脑挫裂伤患者31例,男26例,女5例,年龄26-61岁,平均45岁,Glasgow评分3-15分,其中合并脑干损伤3例,颅骨骨折10例,伴脑脊液耳漏7例。平均住院25天,治愈28例,其中能生活自理19例,语言障碍1例,运动障碍3例,死亡1例,转院1例,自动放弃1例。

2护理

2.1昏迷病人取平卧且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俯卧位;伴脑脊液漏时取平卧位或头高位;伴休克时取平卧或头低仰卧位;颅内压增高时取头高位;低颅压病人取平卧位。

2.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对烦躁病人可置入静脉留置针,妥善固定,正确记录24小时入液量,必要时给予留置尿管。

2.3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常因意识不清不能有效清理呼吸道而导致呼吸道梗阻,病人置侧卧位后,使头后仰托起下颌开放气道,尽快清除呼吸道及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异物、血块等,并立即给病人吸氧;必要时配合医生放置口咽通气道,或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

2.4生命体征的监测严重脑挫裂伤病人病情变化快,应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和瞳孔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和手术的准备。

2.5防止脑水肿在脑挫裂伤早期,脑组织的变化以出血、水肿、坏死为主,特别是在伤后3-7天,临床上必发生程度不等的脑水肿征象。所以早期应立即遵医嘱快速静脉输注脱水剂、激素或过度换气等治疗对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吸氧、限制液体入量;冬眠低温疗法降低脑代谢等,必要时配合医生行床旁脑室穿刺外引流术。

2.6躁动躁动不安是脑挫裂伤急性期的常见表现之一,但病人由安静转入躁动,或由躁动转为安静嗜睡状态,都应提高警惕,观察是否有病情恶化。勿轻率给予镇静剂,可适当给予约束,并加床栏以防坠床。

2.7控制出血,防止休克对合并头皮裂伤或撕脱伤者,应立即包扎伤口,压迫止血,并妥善保护撕脱的头皮。若观察中发现患者血压下降,脉搏增快,面色苍白,肢端湿冷等休克征象,还应考虑是否有其他合并伤,需立即抗休克处理,并协助医生查找休克原因,必要时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

2.8加强病人的基础护理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2次口腔护理,及时剪指甲,以防病人抓伤自己,保持病房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呼吸道感染。

2.9加强护患沟通脑挫裂伤对病人及家属都是意外打击,难以接受。所以要加强与他们之间的沟通,认真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经常巡视病房,认真听取病人及家属的主诉,并予以恰当处理,减轻患者及家属的恐惧不安心理。

3体会

脑挫裂伤病人受伤后一般从外观上比较可怕,血肉模糊,致使家属心情比较急躁,急于想让病人很快恢复,对护理上一些基础操作不予配合,如给病人翻身、整理床铺等。所以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基础,说话语气要轻柔,要学会察言观色,要学会换位思考,对家属及病人要态度和蔼,处处关心体贴病人,对家属过激的言行,要给予谅解,急救过程中更要注意动作敏捷,语言恰当,操作娴熟,并及时巡视病房,多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资料显示,77.78%的病人及家属希望每日与护士交谈一次。这样既可使病人及家属感到有安全感,又可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当前临床上80%的护患纠纷都是由于护士与病人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所引起的[2]。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81.

[2] 谌永毅,方立珍.护患沟通技巧[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技出版社,2004:1.

上一篇:开放记录单在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