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境创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5 07:10:43

浅析情境创设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简要地阐述了情境创设的含义、有效情境创设的特征及其在新课程理念下对中学英语教学的作用,并着重讨论了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

关键词:情境创设;直观性;体验性

中国的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在“讲解—接受”的模式下进行的,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因此,学生通常都是被动地接受很多知识。然而,英语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恰恰相反,是一门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的学习,反复的训练才能很好地掌握的语言学科。近年来,国家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其中新课标中很明确地指出:“英语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新课程强调,让学生在显示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英语。在此背景下,创设有效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情境创设的含义

情境创设是指有目的地创造形象的、生动的主体或情境,这些主体或情境可以是图片、录音或录像,也可以是教师特定声调的发音或身体语言等等,通过这些特定形式的表达,激发学生对同等意境的相同情感体验。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情境创设显得尤为重要。现在英语教材中的内容都可以编拟成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认识特定领域,发挥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身体会,使其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学会探求知识的本领。

二、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学课堂中创设情境是非常恰当的方法,但如何让学生接受这种方法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策略。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创设意境的策略。

1 创设问题情境

古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意思是人的学习从思考开始,而思考起源于有疑问,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然,提问也要讲究艺术,好的问题可以使学生更有兴趣地投入到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当然,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问题情境假设的合理性

一定要根据中学生普遍的心智水平、学习经验来设计问题,要保证学生在现有的知识水平上“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为适度,合理的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产生正向的学习迁移。

如在教学8 Bunit 2 Welcome一课时,教师针对教材上的图片提问学生:“当你们看到这几幅图画,你们会联想到什么?并且会想到哪些问题呢?”学生提出来好几个问题,例如What places an they?Is not far away from us?等。表明学生的思维在深化。提问题的能力在提高,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2)建立学习讨论小组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David Koonts就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开展学习,尤其是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小组的训练,可以增加语言训练的密度和广度。

创建学习讨论小组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一定要制订详细的语言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讨论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绝不能流于形式。另外,所涉及的小组讨论内容要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设定有阶梯性的难度,循序渐进,要符合中学生认知的特点和规律。

(3)归纳总结创设的问题情境

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之后,基本上对新知识有了大概的认识,但是这些知识还缺乏系统性,比较零碎,这些知识通过学生自己整理和归纳是很困难的,因此,教师一定要进行引导性的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所学习到的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的概念和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2 创设贴近真实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对身边发生的人和事都非常感兴趣,如果课堂上将这些编成故事和教学题材,学生在感觉亲切的同时,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录制身边的很多影像,并将他们加工处理后形成教材,这些教材可能就是学生们自己的影像资料,他们会非常主动地参与进来,比普通乏味的说教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我将学生以前参加课外活动时拍摄的照片、录像制作成Flash课件,来引入“过去进行时态”的讲解,其中包括打排球、踢足球等,学生看到这些画面后一下子兴奋了起来,我就接着把过去进行的过程,也就是每幅图片正在做的活动和动作引入到“过去进行时态”的讲解中,学生特别容易理解,我问学生: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at time?大家纷纷举手发言,有个学生说:“He were playing basketball。”“Very good!”我及时对学生们提出鼓励和表扬,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利用多媒体把许多静态的文字图片设计成精彩的、动态的生动画面,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指定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贴近生活的物品进行教学

学生都很关心自己和与自己相关的人和事,因此设计课件中的场景应该跟学生的生活贴近。例如,在教授颜色的词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身上的服装的颜色来记忆单词,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用品、彩色的纸的色彩发音等。

(2)使用贴近生活的视频进行教学

教授贴近生活的动态视频更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视觉加强学生影像记忆,使学生更好地记住和掌握所教授的知识点,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三、结论

总之,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特定的情境教学不仅能使语言教材变成活生生的言语,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使学生产生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2(01).

[2]燕国材,心理与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

[3]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上一篇:中职学校“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板报制作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