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氮平与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时间:2022-09-25 06:41:36

米氮平与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评价米氮平与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80例抑郁症住院和门诊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米氮平和马普替林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与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接近,但前者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于后者。结论米氮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抑郁药,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第一线抗抑郁药使用。

[关键词]米氮平;马普替林;抑郁症;副反应量表

米氮平(mirtazapine,商品名瑞美隆)是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NaSSA)抗抑郁剂,为了解米氮平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我们以米氮平和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均为2004年3月~2005年9月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症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8分;排除严重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疾病,元药物或酒精过敏史,非妊娠或哺乳妇女。共60例,随机分至米氮平组(研究组)和马普替林组(对照组)。研究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7~60岁,平均32.5±12.5岁;平均病程14.65±8.2年;入组时HAMD评分平均28.57±6.34分;HAMA评分平均24.43±9.61分;有家族史4例。马普替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7~58岁,平均33.8±12.1岁;平均病程14.4±8.7年;入组时HAMD评分平均29.25±5.85分;HAMA评分平均23.62±9.12分;有家族史5例。两级以上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

1.2 方法清洗期1周。研究组服用米氮平30mg/d,2周后若疗效不显可加至45mg/d。对照组服用马普替林150~200mg/d,2周后若疗效不显可加至250mg/d。研究期间禁用其它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及电抽搐治疗等。

采用HAMD、HAMA、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由2名经过量表培训的主治医师分别在治疗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各评定1次,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6,按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减分率>75%为临床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于治疗前后定期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小x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D和HAMA评分均有显著减少。治疗1、2周HAMD评分米氮平组减分显著大于马普替林组(P均<0.05),治疗4、6周则相仿。HAMA评分于治疗第2周米氮平减分显著大于马普替林组(P<0.05),治疗4、6周时这种差异更显著(P均<0.0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米氮平组痊愈17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4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83.3%;马普替林组分别为16、7、5和2例,显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米氮平组不良反应有嗜睡6例,口干2例、便秘2例,头晕l例,头痛2例,均在治疗第1周明显,程度较轻,可不作处理。马普替林组显著较多,口干18例,嗜睡12例,失眠1例,便秘10例,恶心呕吐7例,头痛3例,头晕5例,视物模糊n例,排尿困难5例,震颤3例,心慌3例,心电图异常8例,肝功能异常3例。

3 讨论

文献报道,米氮平治疗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米氨平作用机制是对去甲肾上腺素(NE)和特异性5-羟色胺(5-HT)能双重选择性再摄取抑制(NaSSA)起作用。

本研究结果发现,米氮平与马普替林相比,治疗后HAMD、HAMA评分下降明显,抗抑郁、抗焦虑疗效确切,显效时间较快,总有效率较高,米氮平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马普替林,而且很少引起障碍。米氮平属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的特异性5一羟色胺能抗抑郁剂,具有既增强去甲肾上腺素能递质系统,也增加5一羟色胺能递质系统的神经传导的双重作用,这种特性是米氮平发挥其全面抗抑郁活性的原因。米氮平通过阻断a2受体,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与SSRI及SNRI不同,米氮平不是突触前膜再摄取抑制剂);它还因阻断5-HT2和5-HT3受体促成抗焦虑和改善睡眼的作用,可减轻胃肠反应,避免产生对的影响。由于它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因此实际上没有抗胆碱能、抗肾上腺索能及典型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副作用。米氮平的清除半衰期长达20~40小时,在3~5天可达稳态,服用简便,每日1次,治疗依从性较高。

米氮平是一种不良反应少、服用简便、起效迅速且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具有抗焦虑和改善睡眼的作用,而且很少引起障碍,可作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一线用药。

上一篇: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下一篇: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