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起点

时间:2022-09-25 06:25:19

语文是我们接受中华文化最直接的途径,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交际能力。小学语文尤为重要,为以后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口语对我们自己的要求尤为重要。可以很不夸张地说,小时候学到的知识可以影响一个学生一辈子,因为从小的第一印象就印在了脑海里。教学口语符合语言规范是指教师教学时语音标准,使用普通话,用词恰当贴切,说话符合语法规则。内容科学,是指教师口语既符合教学内容的学科特点,具有专业用语的科学性,表达准确、全面、严密,又符合语言学意义上的科学性,即语言的规范性。这都是对我们语文教师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也是最基本的专业技能要求。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只要引导得法,就能够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也就是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但有其必要性,而且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易于理解教学内容。教学口语既要符合教学的专业性,又要体现口语的特点。生动活泼的教学口语是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的,这样才会使学生爱听,喜欢听。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很有好奇心的,我们要去满足学生的这个心理,抓住这个心理。教师的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表达流畅,抑扬顿挫,语速适度,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率,也更能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富于启发是指教师的口语要言简意赅,饱含哲理,发人深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培养思维能力。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可想而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多么重要,这也告诉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补充营养让学生来汲取。

在课堂教学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独体美、个性美,教师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和技巧,创造出更新、更美的适合于自己的口语表发方式,使自己的口语表达富有创造性,形成独体的口语风格,显示教师的智慧与才干,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生活的点滴引入课堂,用学生所熟悉的知识来一点点地代入另外一个知识,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已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对待小学生,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耐心,从不懂到懂都需要一个过程。面对可爱的小学生我们更是要细心疏导,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

总之,教师要用正确的语言去引导学生,贴近生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爱上生活,爱上语文。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昆吾小学)

上一篇:专业背景下中职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下一篇:谈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的“支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