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昆虫记》学习说明文

时间:2022-09-25 05:34:39

向《昆虫记》学习说明文

说到昆虫的俗称――虫子,很多鱼丸的第一反应都是――恐怖!那些黏糊糊的蠕虫,那些可怕的甲虫,看起来真吓人啊。但是,如果你读过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就会发现那些昆虫原来那么可爱,昆虫的世界也和我们人类一样有爱,有生活。原来说明文可以写得如此生动不枯燥。

要写出有趣的关于昆虫的说明文,从法布尔身上我们可以学的还真不少呢

法布尔为了写昆虫,专门造了一个“荒石园”,十几年里,他每天都头上戴宽檐帽,脖子上系着方巾,去园子里观察他最爱的昆虫。他不仅在花园里,还常常去野地里实地观察,有时候还将昆虫带回家里培养,详细地记录下它们的体貌特征、食性和生长规律。

鱼丸们如果只能在博物馆里看昆虫,那么对昆虫外形的观察就显得非常重要。观察的时候要仔细,把昆虫的样子、颜色深深地印在脑子里。看看法布尔是如何描写孔雀蛾的外形的吧!

“孔雀蛾是一种长得很漂亮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脖子上有一个白色的领结,翅膀上洒着灰色和褐色的小点儿。横贯中间的是一条淡淡的锯齿形的线,翅膀周围有一圈灰白色的边,中央有一个大眼睛,有黑得发亮的瞳孔和许多色彩镶成的眼帘,包括黑色、白色、栗色和紫色的弧形线条。这种蛾是由一种长得极为漂亮的毛虫变来的,它们的身体以黄色为底色,上面嵌着蓝色的珠子。”

法布尔写昆虫,很多时候写的好像都不仅仅是昆虫,更像是有思想的人类。在他的笔下,似乎昆虫也有思想,它们在自己的社会中,也有一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当昆虫被赋予了人性,再从昆虫来反观我们的社会,我们就会发现,昆虫在很多方面都是我们的老师呢。比起一般的学术文章,法布尔的文章更生动,而且具有现实意义。而比起文学创作,他的文章又都是严谨的观察结果,没有半点虚构和夸张。

鱼丸们写昆虫,如果能用拟人手法来描述昆虫的活动,那么就能赋予昆虫以灵性,它们也会变得更加可爱。

“这些贪吃的小毛虫,除了偶尔有一些伸胳膊挪腿的休息动作外,什么都不做,就知道吃。当几只毛虫并排地在一起吃叶子的时候,你有时候可以看见它们的头一起活泼地抬起来,又一起活泼地低下去。就这样一次一次重复着做,动作非常整齐,好像普鲁士士兵在操练一样。我不知道它们的这种动作是什么含义,是表示它们在必要的时候有作战能力呢,还是表示它们在阳光下吃食物很快乐?总之,在它们成为极肥的毛虫之前,这是它们唯一的练习。”――这些小毛虫,明明是蠕动着吃卷心菜的害虫,在这里,却变成了正在操练的小士兵。其实,对小毛虫来说,吃卷心菜是天经地义的,只不过我们人类种植卷心菜,才把它们看成了害虫。害虫还是益虫,都是人类根据对自己的害益而下的结论。

“让我们想象一下吧,在静静的黄昏中,这个小旅行家便从它的洞里慢慢地踱着步走出来,一边快活地唱着歌,一边悠闲地散着步。它仔细地检查着土地,探究这地底下所埋的东西,就像狗找枯露菌一样。它的嗅觉告诉它哪个地方有菌,只不过盖着几寸泥土而已:哪个地方虽然泥土肥沃,但地底下决不会有菌类。当它判定在某一点下面有菌的时候,便一直往下挖,结果总能得到它的食物。在整个秋季到来年的春季――菌类的生长季节里,它就这样游历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从一个洞搬到另一个洞,很辛苦又很洒脱。”――有一种小甲虫,会凭借自己的本能熟练地找到枯露菌。每种昆虫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它们根据自己所拥有的特殊技能,开心地在这个也球上和我们―起生活。

鱼丸们因为不能整日地在野外观察昆虫,而且在家里饲养它们的机会也很少,所以博物馆里有关昆虫的介绍对鱼丸们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当然,我们还可以查阅各种百科全书,看看它们的习性是怎样的,比如它们成长的各个阶段――从孵化到成蛹,从蜕皮到死亡都有哪些特点,怎样的拟人写法能更加突出它们的特点。其实,不管是蜜蜂采蜜、蜗牛爬行,还是蚂蚁搬家、蜘蛛吐丝,都是十分生动的画面,大自然的奥秘,多着呢!

法布尔写的《昆虫记》还有一个特点,他常常引用希腊神话和历史事件中的典故,有时还会在文章里插上一些诗歌。他的语言,读起来是那么的富有诗意。他还常常用实际的观察结果来验证一些寓言的真假。

“拉封丹寓言故事上说: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情,只是终日唱歌,而蚂蚁则忙于储藏食物。冬天来了,蝉为饥饿所驱,只好跑到它的邻居那里借一些粮食,结果它遭到了难堪的待遇。

“骄傲的蚂蚁问道:你夏天为什么不收集一点儿食物呢?”蝉回答道:“夏天我唱歌太忙了。”

“‘你唱歌吗?’蚂蚁不客气地回答,‘好啊,那么你现在可以跳舞了。’然后它就转身不理蝉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鱼丸们不妨自己观察一下,或是到法布尔写的《蝉》这篇文章里去寻找答案。

上一篇:校门口的小吃摊 下一篇:畅游西安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