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在应急献血者招募中的实例分析

时间:2022-09-25 05:33:44

短信在应急献血者招募中的实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短信招募的有效性。方法分析长春市中心血站2012年11月20日向18个月内献过血的献血者发送短信进行无偿献血招募的前5日平均值与发送短信后15日献血量的变化,分析和总结短信招募的有效性。结果移动通信工具的普及缩短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距离,血站依托手机短信群呼平台架起了与献血者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在突发事件和应急招募中通过信息发送,对保证血液供应安全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结论短信可以成为招募无偿献血者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无偿献血;短信招募;实例分析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手机使用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移动电话作为人们日常沟通的重要工具现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必需品。据统计2011年长春市中心血站全年献血108783人次,其中在无偿献血登记表中填写联络方式中无手机号码登记的人数为928人,只占总数的0853%。由此可见手机在18~55周岁的献血者人群中的高普及率。在现代无偿献血招募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短信这一平台,在保密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好这一重要资源,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对建设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有着重要意义。实践证明短信可以在无偿献血突发事件和应急招募中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为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我站于2006年开始将献血者的手机信息录入到信息发送平台,导入短信数据库文件,编制相应的短信内容,发送信息,借此增强了献血者和血站之间的沟通。现在血站短信平台与献血者联系的主要内容是发检验结果,生日祝福,献血间隔期的提醒。长春市中心血站2011年发送短信7540条,全年捐献全血人数为101209人次,捐献机采成分血人数为7574人次。长春市中心血站2011年平均为每位献血者发送短信693条。长春市中心血站通过献血信息平台随时同献血者联系,增强了与献血者沟通联络。同时短信平台的使用避免了献血者可能因各种原因不方便接听而导致不能及时接收或信件丢失而得不到血站发出的相关信息[1]。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发现实施短信招募应先确定招募目的,并根据目的拟定短信的内容,通过短信平台发送至目标人群。在掌握手机短信的特点后可以成功招募献血者。根据手机短信的时效性、真实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并对不同献血人群进行分类招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长春市中心血站手机招募实例如下。

2012年进入11月份以后,由于长春地区连续多日强降雪,街头采血量出现满足不了临床需求的情况,长春市中心血站血液库存量连续一周达到一级预警的状态。2012年11月20日长春市中心血站向18个月内献过血的献血者发送短信:由于天气变化街头献血量有所下降,为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恳请您在这样的季节里再次奉献爱心,仅代表临床病患向您表达诚恳的谢意。此次长春市中心血站共计发送信息136811条。11月22日再次向目标人群发送感恩节祝福短信。短信发出后街头献血量有了明显的增加。(见表1)。

短信发出前五天平均采血量为每天242人次,短信发出当天采血量为423人次,相比增加742%。第二天采血量为669人次相比增加1764%。第三天采血量为541人次相比增加1236%。第四天采血量为499人次相比增加1062%。同时采血量出现逐日下滑减少的现象,八天后采血量恢复到发送短信前水平。据此推断短信招募的有效期为八天左右,并呈现抛物线的走势。八天共计采集血液3565人次。与短信发出前相比平均增加了1629人次,短信招募的有效率为1191%。短信发出15天后固定献血者献血原因有58%与短信招募有关。

参考文献

[1]王建英,吴亮中国医学创新短信平台在无偿献血血源管理中的作用,2009:080624.

上一篇:浅谈肺结核病防控过程行之有效的宣传 下一篇:护患沟通在老年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