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中型城市智能健康小区建设模式的进展与趋势

时间:2022-07-15 02:43:01

在大、中型城市智能健康小区建设模式的进展与趋势

健康物联网技术在健康促进领域的应用,远程健康公共卫生服务平台的模式出现,对探索新型的智能健康小区服务,将传统的被动医疗健康服务向主动健康服务转变。为提高社区健康、远程咨询服务能力和整合社区信息化资源,为促进智能健康全面服务型小区转变,探索新方法,为更好的落实好新医改政策而努力。

智能健康小区的建设是根据各方面的不同需求而决定的,我们进行一下需求分析。

1项目开发商的需求

寻求项目主题思想,随着房地产开发业的激烈竞争,小区智能化系统已成为住宅产品的必备配套项目,甚至是住宅产品差异化竞争的手段之一,特别是近年现代高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社区和智能住宅已广泛普及,进而走进家庭。现代社会的家庭成员正在追求家庭智能化带来的多元化信息和安全。舒适与便利的生活环境。

2安全舒适

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功能设置,一般应该根据项目定位的不同选择配置“安全监控”、“门禁管理”、“紧急求助”、“家庭安防预警”、“三表出户”、“现代通信”、“有线电视”、“设备监控”、“小区一卡通”、“计算机物业管理”等智能化系统,以及小区“电子大屏幕”、“背景音乐”、“电子商务”、“信息服”、VOD点播、社区健康管理及远程医疗咨询服务,以及慢病管理,心脑血管疾病的实时监管,“老年人卫星活动定位管理”,以上对发展健康智能小区有着重要意义。

3健康环保

如何应用智能科技手段,满足业主的进一步需求,为本项目建立核心主题智能健康小区。

4小区健康的慢病管理

卫生部2003年调查部分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结果表明:1233%,按例数计算为1511%,其中高血压262%,心脏病3%,呼吸系统155%,脑血管病66%,糖尿病56%,2004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表明中国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高血压全国16亿多,肥胖超重,高血脂也分别高达2亿多人,而相应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变化。2005年城市前十位疾病死亡原因及构成中,第一位是恶性肿瘤,占2294%,其次是脑血管病2123%,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分别排第三、四位等。导致慢性病的原因主要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高生活压力等。

未来十年,若没有强有力的干预措施,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将增长19%。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减缓慢性疾病的发展速度,美国实施健康管理计划后,1978~1983年五年间,胆固醇水平下降2%,血压水平下降4%,冠心病发病率下降16%。

5完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一般社区实施居民健康卡及健康档案管理,对老年人实现慢病远程监测监护咨询管理,对不能活动的老人实施定位、远程监测管理,对小区人群进行阶段性健康检查和健康评估,及时提出对健康的指导意见和解决方案,评估小区人群的健康状况。

51健康管理的实施在小区人群中开展健康体检,各项指标进入健康档案管理;健康危险因素分析,通过慢病监测远程诊断系统,将每个人的健康信息和指导意见反馈给小区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指导;健康计划制定,对不同年龄,不同人群、不同情况制定出人的健康方案和计划,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健康服务;健康计划的具体实施,有专业或远程咨询指导的方式,个人在不同阶段反馈自己健康信息和完成计划的情况,由中心的护理人员或指导专家进行在不同阶段的效果评估。

52效果评估要坚持随访、随时记录阶段总结,认真评估,指出合理化健康指导意见,经常请健康专家指导,提出健康指导意见。

6小区的健康信息与临床信息共享

小区的一卡通健康卡在当地的医院可共享信息,这样一来,可节省在医院就诊时的不必要检查,缩短了入院就诊时间,给患者节省了不必要的医疗检查费用,同时在小区可共享到医院的检查结果和各项指标,这对观测病情的发展有一定的好处。

总之,我认为在推广智能健康小区的同时,我们要有全局的眼光,要在全国统一标准统一项目、统一模式、统一接口、统一健康评估管理的指标与模式,这样在国内的患者不管走到哪里和哪个城市医院,个人健康信息可以共享。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了智能健康小区和智能健康信息化城市的目的。

上一篇:感染性疾病科病案污染的因素与防范措施 下一篇:浅谈肺结核病防控过程行之有效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