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平凡,也许选对了位置

时间:2022-09-25 04:45:18

案例:

妈妈刚回家就看见贝贝跪在地上,而好朋友小蒂却坐在沙发上吩咐:“端杯果汁来,把电视打开,帮我捶捶肩……”贝贝一一卑躬屈膝地回答:“是!”虽然妈妈知道这是孩子在玩过家家,但看着女儿来回奔忙的小小身影,心里还是不由得郁闷起来。细细回想,贝贝似乎在交往的过程中永远处于劣势,常常是被指使、受服从的角色,总也轮不到她扮演公主或者领导他人。妈妈越想越不甘,决定插手孩子的游戏,让贝贝也当一回“公主”。谁知,贝贝到了沙发上却坐立不安、万分难受,只会怯怯地盯着妈妈,完全不知如何将游戏进行下去。经过几分钟僵持后,贝贝突然委屈地大哭起来:“我不知道该怎样当公主!我觉得还是女仆比较好玩!”这没出息的话语让妈妈觉得既泄气,又无奈。

分析: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是不想当领导的孩子是不是好孩子呢?我们都习惯教育孩子要有领导气概、要争当第一……却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感受和意愿。贝贝在游戏里的体验原本很单纯,感受到的是为朋友服务的和谐,对孩子而言这并不存在强势与弱势、领导与被领导、高贵与平凡的关系,她们只是在游戏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自得其乐而已。家长或许能从中窥见孩子的个性特点,但却不能为了让孩子成为父母心目中的样子而硬性要求他改变。妈妈强迫贝贝扮演高高在上的公主,却不问孩子是否喜欢颐指气使的角色,结果孩子对不符合自己个性特征的游戏方式手足无措,非但没有感到快乐,反而在受挫后容易导致心灵上的伤害和认知上的困惑。

建议:

允许孩子的想法跟你不一样

由于孩子年龄尚幼,其兴趣、爱好、行为常常建立在对目前生活的有限认识上,思考问题也只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而大人的想法建立在较为丰富的社会阅历上,难免掺杂进世俗的眼光,所以即使面对同一事物,孩子关注的焦点也会跟大人截然不同。所以家长不能要求孩子的想法总是跟自己一致,孩子是独立而完整的个体,需要我们用一颗平和、宽容之心去尊重和呵护,即使有时孩子的想法并不成熟,也不应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失望或愤怒。

别让孩子去实现大人的梦想

不管是事业有成还是壮志未酬的家长,对孩子的未来都充满了期待。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总是希望孩子能按照大人选择的成功轨迹去成长,按照大人安排好的路线去实现梦想,成为艺术家、科学家、名作家……家长什么都为孩子考虑周全,却常常忽视了孩子自己的意愿。在教育中,家长更应该成为实现孩子梦想的引导者、协助者,而不是审判者、决策者,没有人能替孩子设定未来,也没有人能真正评判以后孩子的成就方向去往何处,不要对孩子看似卑微的梦想报以嘲笑,也许这就是孩子将来闪光的骄傲!

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

孩子越长大,家长的眼光似乎就越挑剔,越容易放大孩子的缺点。案例中,贝贝扮演女仆的行为,让妈妈觉得她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弱势,不懂为自己争取。但其实换个角度看,难道不正体现出贝贝是个会照顾人,懂得体贴的好孩子吗?再平凡的孩子也会有难能可贵的闪光点,家长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挖掘并鼓励孩子的优点。

让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

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游戏中,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孩子会觉得如鱼得水,快乐自在;如果被强迫架在不适合的环境和位置上,孩子就会感到迷茫困惑,甚至因挫败而感到伤心。孩子天赋不一,各有特点,不是每人都向往万众瞩目、成为焦点,也不是每人都能享受舞台上的聚光灯和掌声,有的孩子更喜欢后台掌控灯光、有的更喜欢坐在台下欣赏,在平凡的位置上,也许孩子能发挥出更大的光芒。

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不是受人瞩目才算成功,家长所愿的成功也未必等于幸福。当人生目标指向高不可攀的未来,压力反而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局限,其实,平凡的心态也一样弥足珍贵。允许孩子平凡,允许他们走自己想走的路,才能成就孩子的快乐人生。

上一篇:给孩子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 下一篇:欲速不达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