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理论基础

时间:2022-09-25 04:30:02

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理论基础

摘要:伴随着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以经济为发展重心的企业开始转移发展主体的定位。经济效益不再是企业实现竞争力的核心体现,更多的注入了科技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竞争新元素融入。倡导技术理论的支撑作用,更加注重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建设发展问题。本文就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理论基础的问题进行简要论述和探讨,希望可以给读者提供相关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企业在一定的发展阶段采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内部水平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带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各个企业要不断挖掘可塑性资源进行战略部署,夺得行业领域最终的赢家。人力资源的可塑性价值远远超乎既定的规划范围,它可以无限制扩大其自身的功能作用,也可能由于战略实施过程的失败导致企业破产等严重后果。想要提高企业的发展实力,必须狠抓内部工作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面对人力资源内部的不良发展现象,及时进行发展战略计划部署,进而对未来企业的工作质量和效益收入都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施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一)提高企业内部核心发展的内在要求

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战略模式的建立,可以有效迎合企业实际发展水平下技术人才的需求。每个企业的管理制度都遵循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进行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人员是企业管理的直接承接对象,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可以让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实现自己的专业优势,为企业带来创新元素的同时提升自我的存在价值。只有让员工在自我岗位上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把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真正的为实现公司利益专研探索效益收入点。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整个企业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企业整体员工团队为核心,提高整体的团队凝聚力。只有公司制度中不存在内部人员两极分化,各个部门具备良好的交流互动,企业才会在成为一个完整的竞争整体向前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主要注重改变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状态和管理模式。工作人员的工作价值直接体现在企业的效益收入上,进而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规划资源。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所在各部门的工作质量。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岗位职责能否正常互动,就要看管理机制下工作人员合作的向心力是否一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设计到工作范畴,还涉及到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只有真正意义上解决矛盾个体,才能实现事物的整体发展规律。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理论基础的论述

(一)理论基础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联系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开展过程中,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其可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条件。理论指导内容在企业内部的设计方面很广泛,针对于每项管理制度都有相应的战略理论作参考标准。总体上说,基础理论概念观点直接牵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绩效,进而制约企业的核心运营机制向前发展。好的理论基础概论可以成就一个向上的奋斗团队,各个部门的理论依据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会计管理理论、财务管理理论、人员岗位分工管理理论等结合。对待员工综合素质发展对策中的侧面激励理论、绩效奖惩理论、管理制度理论等之间的必然联系,要根据员工的工作状态及时进行策略实施,进而保障员工的工作价值在最大限度上充分发挥。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功能

首先,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便是对员工在工作态度上的激励方法,更是每个企业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管理模式下企业人员管理的战略理论依据,对人员调动和职责分配问题上给予了很大的参考价值。除此之外,在企业内部运营机制中,会计管理工作极具重要性。对于会计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必须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措施理论作指导。这就要求会计理论的存在,为会计工作质量的保管起到基础保障性作用。理论是管理模式下的观念雏形,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撑。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财务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开展工作自身特点的因素影响,财务管理对于理论基础的依赖性较强。这就要求基础理论在财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备份详尽的资料数据对理论内容加以论证。从而促进企业内部几大核心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工作顺利开展。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经济制度下,人力资源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未来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制定和工作质量提供基础保障,在理论基础的有效支撑下促进企业内容管理工作的平稳运行。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跟进网络时代的发展趋势。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数据统计库。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情况和工作质量定期做记录,方便针对数据整合信息及时作出战略调整。先进的技术设备是企业生产运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的技术设备需要先进的技术人才执行实践操作,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注重对工作人员实践操作能力的学习培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必要性的论述,对理论基础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理论基础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战略实施上提供相关知识价值上的理论指导。促进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质量有效提高,才能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加强。现代经济背景下,各个企业都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理念,并付诸于实践中去。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注重理论基础与方法策略的有效结合,开展人力管理工作。对战略措施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促进战略工作质量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阳,邓华北.企业战略性成长与相应人力资源管理探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2]刘庆瑞,刘景江,周赵丹.21世纪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J].科学学研报,2002(1).

[3](英)迈克尔.阿姆斯特朗,张晓萍,何昌邑,等,译.战略化人力资源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4](英)罗斯玛丽.哈里森,(荷)约瑟夫.凯赛尔.周金泉,译.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上一篇:加强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措施 下一篇:顺应时展 浅谈企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