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感情朗读”的再认识

时间:2022-09-25 03:17:22

对“有感情朗读”的再认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这两句话清晰明了地为我们亮出了指导朗读的关键与方向,也再次提醒我们:有效的、自然的指导朗读,才能打造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朗读教学的研究,提高对“有感情朗读”的认识,更好地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让“有感情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追求“悦读”――有感情朗读的起点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朗读便轻松、有趣;有兴趣,朗读甚至比唱歌、游戏更有吸引力。以第四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中窦桂梅老师的《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为例,一学生读“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花。”窦老师突然问:“来人是怎样的?”生:“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花。”师:“怎么挺的?你挺个看看。”生挺了挺胸脯。师拍拍生的胸脯:“挺得好,再读读看。”生仿佛得到什么启发似的,再读,这次将“挺”字读重一些。师加重语气说:“这样‘挺’还不行,再‘挺’一点。读。”生再读,这次将“挺”字读重,读长。此时,一个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洪教头活生生地出现在学生面前。

在这个片段中,我们看到的是窦老师在引导朗读时的“趣”与“活”,在朗读的时候,以动作催发学生朗读的热情,让学生因为“挺”的有趣而形成“悦读”,读出“文中之意,意中之妙”。

二、讲究“适读”――有感情朗读的准绳

朗读的“恰当”除了语气语调的恰当,还应讲究“适读”,即适材地读、适时地读、适式地读。

所谓“适材地读”,指依据教材所表现的思想,对不同文体的课文而有的放失地采用不同的形式、用恰当的情感进行朗读指导,训练语感。如:在《长征》《匆匆》《唯一的听众》等诗歌、散文的教学中,可通过范读、对读、群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感悟文本内涵,受到情感的熏陶,化为心中之本。在《九寨沟》《富饶的西沙群岛》《黄山云海》之类的课文中,可以抓住重点段落,提出不同要求,有层次地引导学生朗读,提高欣赏好词佳句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在《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田忌赛马》等寓言、童话的教学中,可采用分角色朗读,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在各种夸张的神态、动作及语言中凸显讽刺寓意,从中受到启发,明悟道理。在《蝙蝠和雷达》《只有一个地球》等说明文的教学中,重在训练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

所谓“适时地读”,就是说在适当的时机去指导朗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朗读效果。以第四届全国青年教师风采展示活动中的《丰碑》一课为例,当陈老师提出:是啊,军需处长就是管理分配物资的,他为什么自己没有棉衣时?学生作出富有个性但却偏离文本的解读。这是因为学生对前文的“装备很差”没有深入体会,此时,如果陈老师能适时地引导学生再回头读读上文的句子,便能轻而易举改变这一困境。

所谓“适式地读”,是指要讲究读的形式。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采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帮助学生弄清段中的内容层次及内在关系时,宜采用引读的形式;当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时,宜采用默读的形式;课文对话较多、情趣较浓,宜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的,宜采用齐读的形式;带有检查目的,宜采用指名读的形式……

三、追求“深读”――有感情朗读的境界

读书到了精读这一层次便要求到达一定的深度,也就是说要从文本的表面读到文本的背后去。就如茅盾先生所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如此一来,那一定达到了与文中的人物同喜同怒,同哀同乐,同爱同恨,同嗔同痴……

笔者在教《少年闰土》时,指导学生读:“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是这样指导的:师:轻轻地走去做了些什么?说说看。生1:向那匹猹刺去。师:力气小了。生2:向那匹猹尽力刺去。师:用尽全身力气了。(对一个学生)你就是闰土,你得怎么刺?(几个男生在自己座位上比划了一番。)生3:提起胡叉,向那匹猹尽力刺去。师:这猹可是一种狡猾的动物,得看准点。生4(恍然大悟):提起胡叉,对准那匹猹,尽力地刺去。师:这猹跑得这么快?得怎么刺呢?生5边做着动作:提起胡叉,对准那匹猹又快又狠地刺下去。师:看看,这闰土真不愧是勇敢的看瓜能手啊……

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就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深入思考,让学生读到文字里面去,读到文字背后去。这样的朗读便有了深度,情感自然也就一触即发。

四、自然“越读”――有感情朗读的“油”

鲁迅先生关于读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受其启发,我想:朗读还得有“宽度”,也就是说在原有的文本的基础上,将有联系的外来的朗读材料与之相串联,使朗读从“小处”逐步扩展到“整体”,并超越文本,最后达到情感升华的目的。

窦桂梅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时,在引导学生理解“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拿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一句后,及时地出示了一段材料: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器,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个大口袋……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抢劫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惨不忍睹。

窦老师这个拓展阅读安排得很得当,使得课文的内涵更为丰富,也有助于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内在的情感。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自然就更加动人。在学生的朗朗读书声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他们心中的愤怒、惋惜和悔恨交织的情感。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十一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上一篇:小学生倾听能力培养探析 下一篇:没有开花 依然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