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

时间:2022-09-25 02:28:51

论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策略

摘要:不少中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这既有学生自身因素,也有教师缺乏引导,还有家长教育方法不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包括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加强思想引导;家长要注重以身作则,改变传统强势的命令式教育;学生要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中学生;学习习惯;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在目前教育制度下,不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都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因而中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讲究学习方法和策略,才能在人生重要转折之时,取得理想的成绩,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鉴于此,笔者将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问题做些理性思考,以期助于中学生学习和升学的现实要求。

一、当前中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现状分析

其一,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在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的现象,学生学习基本等同于完成作业。学生学习要不是迫于作业要求,要不是因为老师家长的压力,动力不足,故而坚持性很差,"退一步走一步",更有甚者,在压迫下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做任何努力。有的学习目标不明确,还可以顺应老师和家长的管理,长期坚持学习,最后取得好点的成绩,有个美好的前途。有的同学因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更加反感于家长的学习,根本就不愿意听课不愿意写作业,慢慢沦为差生,长期下去就会放弃学业,最终成为社会中的问题少年。

其二,中学生学习方法不恰当。有的学生只知道上课听课,写写作业。写作业也是已完成任务为目的,不在乎对错,也不在乎写作业是为了掌握哪些知识点。更有甚者,习惯于去同学家写作业,其实大部分都是互相看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作业能力很差。不少中学生不懂得预习复习,学过的不复习很快就忘了,前面讲后面忘,复习前面忘后面。不懂得预习,上课就会更吃力,理解速度就有问题了。第四,不注意整体体系的把握。不知道前后知识点,前后章节之间的关系,不懂得整体上了解课本。

其三,中学生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中学生时间安排不合理表现为:第一,各科目时间安排不合理。中学生要求全面发展,要取得好成绩需要各科均衡发展,各科安排不合理,容易知道偏科现象,第二,很多学生意识不到时间的分配,浪费了很多时间,看似花了很多时间,其实收效不大。第三,学习时间段选择不合理。每个人学习效率高的时间段是不同的,很多中学生没有认清这一点,随便的拿起时间来学习,没有清晰的思维,就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

二、中学生不良学习行为习惯产生的归因分析

笔者以为,如下因素正在现实地影响着中学生学习习惯的现实状况:

(一)学生自身因素。一方面,学生由于年龄限制,智商和情商的发展都不是很全面成熟,在思想和认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对于未来的人生规划还不是很清晰,不可避免的导致其学习目的不明确。客观的限制使他们意识不到什么是该做的,意识不到做什么十分重要和必要。同时,有一些中学生缺乏刻苦努力、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很多时候想法不付诸于行动,好逸恶劳的习性没办法克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不良习惯的努力不够,导致没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缺乏引导。中学生在学习中没有目的性,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不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这些固然有学生自身各种因素的限制,但是正是因为这样,教师才要充分发挥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而现实是,很多教师只是知识讲解,对于学生的关怀不够,没能在思想方面引导其明确学习目标。授课只是讲了是什么,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长期没有学习方法,不愿意主动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渐渐丧失。同时,考试内容也限制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学习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必然会有所懈怠,精力投入小甚至不愿意投入。

(三)家长教育方法不科学。首先不少家长不以身作则。家长总是在要求孩子把时间放在学习上,可是自己依然开心的玩闹。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积极性,影响说服力。这种错误方式给了孩子错误的引导和信息,导致孩子学习中伴随着心不在焉或者厌倦心理。其次,一些父母在督促中十分懈怠,只是命令式的要求学习时间,却在学习效果上懈怠于检查。而另外一些父母是太过于重视,给与孩子太大的压力。同时,只是依靠威严甚至靠惩罚来管理要求孩子学习,对于为什么要学习,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怎么合理安排时间能够有好的效果方面,却没能给与正确的教育。

三、中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基于如上中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考察和归因分析,笔者提出如下关于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

(一)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加强思想引导。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在传授知识之余,多引导学生对理想对未来的思考,这样才能逐渐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其次,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教师可以举办学习方法交流会,让同学们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另外,教师可以邀请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讲学习经验,会更加有针对性。再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有兴趣的东西,学生学习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将知识的传授运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就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枯燥的讲授达不到的效果。

(二)家长要改变传统强势的命令式家庭教育。家长在教育中坚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增加教育的说服力。家长对于孩子要以鼓励为主,要相信鼓励比打击要更有意义。改变传统的命令式教育,不仅要提出要求,而且要明确这样要求的意义,孩子才能心服口服。同时,老师面对多个学生辅导可能不够,但是家长要针对性的给与学习上的辅导,在学习方面要多拿出一些时间来,给与具体的辅导和检测。

(三)引导学生要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学习成绩的提高,人生未来的发展,归根结底要考自己。学生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克制自己的惰性。在学习阶段刻苦勤奋,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此外,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总结,看看相关学习方法的书籍,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习更有效率。学生还要注意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每天要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各科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时间,最好每天能制定学习时间,制定中长期计划,这样才能有条不紊的坚持下去,也不会有太多的压力。

上一篇:高压气动捕捉网发射装置的结构分析与优化 下一篇:浅谈幼儿语言教育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