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柿生产科研现状及建议

时间:2022-09-25 02:16:45

山东省柿生产科研现状及建议

摘要:综述山东柿树生产历史、现状及科研概况,将山东柿产区划分为5个区,概述了其生产特点,提出柿产业发展几点建议。

关键词:山东;柿;生产;科研;区域分布

中图分类号:S6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910(2008)02-0036-03

山东柿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为山东果树主栽树种之一。2003年以来,笔者对山东柿生产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各产区的自然条件、生产和科研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现将了解到的山东柿的生产、科研现状及对柿产业开发的几点建议综述如下。

1 生产现状

山东柿属植物主要有2个种,一个是生产用种,即柿(Diospyros kaki),包括涩柿和甜柿2大类;另一个是君迁子(Diospyros lotus),一般用作砧木,包括无核、少核、有核和雄株4类。据资料统计,建国前山东共有柿树173.95万株,产量166.68kt;君迁子有6.8万株,年产干软枣791.4t,达到历史最高。由于山区梯田间作的柿树大量砍伐、平原毁园种粮等原因,建国后山东柿产量一直徘徊在60~80kt,1990年柿产量65.5kt,仅占果品产量的2.66%。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柿开始规模化、集约化栽培,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据农业部公布的统计资料,2002~2005年,山东柿年产量呈逐步递增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8.5%,2006年柿产量达139.1kt,比1990年总产增长1倍多,占全国柿总产量的6.0%,居全国第8位。但由于苹果、梨等其他果树的迅猛发展,柿产量占全省果品总产量的比例有所下降,仅占1.16%。柿生产栽培主要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包括潍坊的青州和临朐,临沂的沂水、费县和苍山,济南的历城、长清,淄博的沂源,泰安以及莱芜等地。当前柿生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区域布局不尽合理,甜柿面积较小,良种化程度低,某些产区存在管理粗放、产量低、果实品质差、商品率低等问题。

2 科研概况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产区先后进行了柿资源调查,初步探明山东柿栽培品种约60个。山东原产柿品种皆为涩柿,各产区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如菏泽的镜面柿、临朐的小萼子、青岛的金瓶柿、嘉祥的牛心柿、泰安的四烘柿、枣庄的磨盘柿、历城的小面糊、烟台的旗杆柿、沂源的水柿、蒙阴的滑柿等。品种数量次于陕西,居全国第二位。引进栽培的甜柿品种以富有、次郎、兴津20和禅寺丸为主。同时,引进保存了罗田甜柿、早生次郎、西村早生、平核无、堂上烽屋、新次郎、阳丰、新秋、大秋、韩国泰山等甜柿品种资源,目前尚未大面积推广应用。在柿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方面,进行了施肥、浇水、苗木嫁接技术、低产树改造、低冠密植栽培技术、修剪技术和应用激素防止落花落果等方面的研究。山东临朐的牛心柿早期丰产栽培试验,5年生树666.7m2产量达到2033.5kg。招远集约栽培的成龄柿园,连续10年平均666.7m2产量达4162.5kg。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基本查明了柿绵蚧、草履蚧和柿蒂虫等主要害虫以及炭疽病、角斑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柿的年生长动态、开花结果习性、形态特征等方面的观察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目前存在问题是,对山东柿品种资源尚缺乏系统整理,异物同名或同名异物现象仍然存在;在柿新品种选育、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工程、栽培生理等方面缺少深入的研究。与主要果树树种苹果、梨等比较,山东对柿的试验研究较少,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3 区域分布及生产特点

柿在山东分布较广泛,根据生态环境条件和生产状况等可划分为5个主要栽培区。

3.1 鲁中山地地区

本区位于山东中心地带的泰沂山区,包括济南、淄博的大部,莱芜市,泰安市,潍坊市的临朐和青州等山区。本区柿子种植历史悠久,临朐曾发现山旺中新世地质时期柿属植物的化石,境内高山峻岭,沟壑纵横,是山东重要的柿产区和柿种质资源中心之一。本区柿品种资源众多,临朐凭借原产品种“小萼子”的栽培规模、品质和产量被国家林业局评为“中国柿子之乡”。临朐小萼子、历城小面糊为优良的加工品种,加工品以“青州吊饼”而驰名中外,畅销海外。本区柿主要栽培品种还有大萼子、四方柿、车头柿、小面糊柿、水柿、盒柿、顶柿等。君迁子多散生于柿树栽培区,深山区尚有半野生树,以无核大型的“牛奶软枣”最佳,多分布在青州、博山一带。

3.2 鲁南山丘地区

本区地处鲁中山地以南,以沂山、蒙山山脊为分水岭,包括临沂、枣庄两市,济宁的曲阜、泗水与邹城的大部,高大山脊向南缓降为扇状冲积平原。本区生态条件有利于柿树的生长,产量也为各区之冠,原产柿种质资源数量仅次于鲁中山区,栽培品种以油性柿、盖柿、尖头柿、馍馍顶柿、满堂红柿、牛心柿、子母柿和冻柿等为主。

3.3 鲁西南平洼地区

本区位于山东的西南部,北部以黄河为界,包括菏泽市和济宁市西部,大部分地区为黄河冲积平原。本区果树栽培种类较少,柿是主要的树种之一,济宁的嘉祥和菏泽等地栽培数量多,其中,由镜面柿加工而成的“曹州耿饼”,自宋代以来被历代列为皇家贡品,是山东名产之一。本区柿主要栽培品种为油篓头、八月黄、大二糟、九月青、小二糟、牛心柿和磨盘柿等。君迁子在菏泽分布较多,主要有大君迁子、线君迁子、母猪奶和花君迁子等品种。

3.4 鲁西北平原地区

本区位于黄河、小清河以北的黄河冲积地带,包括聊城、德州和滨州的部分地区,以及济南的济阳、淄博的高清等地,土壤盐碱。柿在本区栽培较少,仅在德州市区和夏津县两地有栽培,其中,德州的无核柿为历代皇家贡品,夏津的明代古柿树树龄达600年之久,为华北平原之最。

3.5 胶东丘陵地区

本区位于山东省东部半岛与东南滨海地带,包括威海、烟台、青岛、日照市区及五莲县、诸城东南部山区。柿主要栽培品种为金瓶柿、托柿、旗杆柿、扁柿、次郎柿、富有柿等。群众的栽培管理经验较丰富。

4 几点建议

4.1 加强科学研究,普及优新品种和新技术

为保证柿产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柿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利用和良种繁育,重视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无公害病虫防治和采后加工技术等方面研究。目前我省除了重视引进优良柿品种之外,还应充分发挥我省柿资源优势,涩柿品种除要求丰产外,主要强调其加工性能,甜柿注重果个大、外观好、品质优、耐贮运的品种,并进行配套技术研究。充分发挥农技推广系统的作用,大力推广普及优新品种和新技术,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注重病虫害防治,促使幼树早投产,成年树优质丰产。

4.2 优化区域布局,实行区域化规模化生产

涩柿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较耐早耐瘠薄,可在山地、丘陵、平原荒地、滩地发展,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也可在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的平原农区及城市郊区建立大面积集约型高效柿园,进行规模化生产。甜柿的生长结果对生态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温度过低会发生冻害或在树上不能完成脱涩过程,还需合理配置授粉树。山东的气候条件更适于甜柿的自然脱涩,产品也比涩柿更受市场欢迎,但种植什么品种,应慎重考虑。就发展区域来说,鲁中南山区应以发展优良的鲜食、加工型涩柿品种为主,胶东地区可建立甜柿优良品种生产出口基地。

4.3 创优质名牌,开拓国内外市场

各柿产区不乏历史名产品种,但因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和完善的检测手段,实现标准化生产难度较大,很难形成高标准批量销售。各产区应尽快实行标准化管理,生产优质无公害产品,创优质品牌,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上一篇:大别山山核桃调查初报 下一篇:桃花外蜜腺观察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