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肉桃品种金皇后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时间:2022-05-09 08:26:30

黄肉桃品种金皇后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摘要:黄肉桃品种金皇后幼树健旺,树冠半开张,萌芽成枝力强,花量大,坐果率高,早实丰产性强,平均单果重164.7g,4年生树平均每666.7m2产量达5054.6kg,适应性与抗逆性均强。通过合理建园、加强管理、防治病虫等技术措施,该品种能获极佳效益。

关键词:黄肉桃;金皇后;选育;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08)02-0043-03

2007年8月,沂水县选育的鲜食、加工兼用桃优良品种金皇后通过临沂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12月22日,通过临沂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该品种果皮金黄色,果皮茸毛退化,肉质细脆,无杂质,硬度大,成熟后具有菠萝风味(见封面图版),成熟期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是一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硬肉、耐贮运的生食与加工兼用的优良品种,发展前景看好。

1 选育过程

1996年,在沂水县诸葛镇上胡同峪村发现1株3年生实生桃树,果实在生长过程中,果皮茸毛逐渐退化,成熟后果肉黄色,硬度大,酸甜适口,有浓厚菠萝风味。1998年高接在附近桃树上进行观察,表现性状稳定。2000年春开始在本县沂水镇、莒县和泰安等县市进行区试,均表现良好。2007年通过鉴定并命名为金皇后。

2 主要性状

2.1 植物学特征

主干灰褐色。多年生枝浅褐色。1年生枝阳面浅绿色,平均节间长2.77cm,皮孔小而少。叶片长椭圆披针形,长15.5cm,宽3.7cm,叶柄长0.98cm,先端急尖叶基部楔形,叶缘锯齿钝。花冠大,直径3.2cm,花粉量多。

2.2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164.7g,最大230g。缝合线明显,两半部对称,果顶稍凹,果尖微凸;果柄短、中粗,梗洼中广、较深。果皮金黄色,阳面着红晕,果皮茸毛稀而极短,成熟后茸毛退化至无毛,果面光滑有光泽,外观似杏、李。果肉黄色,至核无杂质,肉质细脆,不溶质,硬度大,带皮硬度20.9kg/cm2,去皮硬度12.35kg/cm2。果汁中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75%,风味酸甜爽口,成熟后具有菠萝风味。粘核。适宜生食与加工。

2.3 生长结果特性

幼树生长较旺,树势健壮,树冠半开张。萌芽率、成枝力均强。延长枝中短截后萌芽率平均为85%,平均成枝2.7个。枝条直立性强,顶端优势明显。幼树枝条具多次分枝习性。极易形成花芽,多复芽。花量大,坐果率高。栽后第3年,平均单株花芽量1230个,最多2055个。长、中、短果枝结果能力均强。1~2年初结果树以长果枝结果为主,3~4年生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5年生以后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但长果枝上结果个大,果形端正,风味浓郁,也是更新结果的主要枝类。白花结实能力强。生理落果轻,无采前落果现象。

2.4 物候期

在沂水县,3月下旬花芽膨大,4月5日初花,4月8~14日盛花,4月18~20日为末花期。4月下旬新梢开始生长,7月下旬果实开始膨大,8月上中旬果实迅速膨大,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比金童7号晚7天左右,果实生育期130天左右,10月下旬开始落叶。

2.5 早实丰产性

早实丰产性强。在常规管理条件下,可当年定植,当年成花,第2年有一定的产量,第3年大量结果。诸葛镇上胡同峪村定植1年生速成苗,株行距2m×4m,定植当年成花株率100%,平均单株形成花芽98个,最多达276个;第2年平均单株坐果24个,平均株产5.28kg,最高株产9.46kg,折合每666.7m2产438.24kg;第3年平均单株产17.55kg,最高株产28.16kg,折合每666.7m2产14156.65kg;第4年进入盛果期,平均株产45.91kg,最高株产52.96kg,折合666.7m2产5054.6kg。

2.6 适应性与抗逆性

该品种适应性强,在平原地和旱薄山岭地均表现生长良好、早实丰产、质优耐贮。在本县沂水镇丘陵沙土上栽培的2、3、4年生树,每666.7m2产量分别达167.2、1024.1和2557.4kg;在泰安市棕壤土上栽培,分别达168.3、817.9和5175.8kg。该品种抗旱、耐瘠薄、抗病虫和抗寒能力较强,可以在丘陵山区旱薄地和早春易遭受低温侵害的区域栽培。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建园

宜选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地块建园。栽前挖穴或条沟,深60cm,宽100cm,分层施足有机肥。丘陵山地株行距2m×4m,开心形用3m×4m;平原地4m×5m。以毛桃做砧木为宜,尤其采用青州蜜桃做砧木,亲和力好,根系发达,固地性强,抗风、抗旱、耐瘠薄。白花授粉结实力强,一般不用配置授粉树。

3.2 土肥水管理

幼龄桃园可采用土壤清耕或覆盖。清耕深度以不伤大根为限,耕深10cm左右。树盘覆盖有机物厚度一般10cm左右。2年生以下的桃园可适当间作黄豆、绿豆、花生、蚕豆和大蒜、菠菜等,以豆科作物为好,禁止间作棉花、小麦、玉米等高秆作物。调查表明,行间间作花生、甘薯的桃园,第2年平均株产为17.5和16.9kg;间作小麦和玉米的仅6.5和1.5kg。每年施肥4次:第1次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萌芽前),以速效氮肥为主,幼树少施或不施,结果树依花量而定;第2次在果实开始硬核时施入,以钾为主,配以磷、氮,促进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第3次在采果后,施复合肥,恢复树势,促花芽分化和枝梢充实;第4次为基肥,以有机肥为主,9~10月份落叶前施入。每100kg果实,施氮0.75kg、磷0.35kg、钾0.75kg。氮:磷:钾约为10:5:10。有机肥的用量与产量相当。

3.3 整形修剪

幼树生长旺盛,应重视夏季修剪;以整形为主,尽快增加枝量,扩大树冠,培养牢固的骨架;对骨干枝延长枝适度短截,对非骨干枝轻剪长放,提早结果,逐渐培养各类结果枝组。初果期树生长较旺,以疏枝缓放为主,以缓和树势,改善光照,迅速提高产量。盛果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前期保持树势平衡,培养各种类型的结果枝组;中后期要抑前促后,回缩更新,培养新的枝组,防止早衰和结果部位外移。通过修剪,使长、中、短果枝比例保持5:3:2。长果枝留花芽6~7个,中果枝留花芽4~5个,短果枝留花芽2~3个。全树留果枝量为600~700个。

3.4 花果管理

花前喷天达-2116,对花期防冻效果良好。花期前后喷0.3%~0.4%的尿素,花蕾期或花期喷0.1%~0.2%硼砂液,均能提高坐果率。花期疏花采用隔一去一法,可以减少营养浪费消耗,提高坐果率。桃果手指大时疏果,长度小于15cm的果枝留单果,15~30nm的果枝留2~3个果,大于30nm的果枝留3~4个果。666.7m2留果18000~20000个,产量控制在3000~5000kg。

3.5 病虫害防治

休眠期,清除树下枯枝落叶及杂草,刮除老翘皮,全园浅刨,减少越冬病虫基数。3月中旬(花芽萌动前),喷3~5°Be石硫合剂,铲除桃缩叶病、细菌性穿孔病、褐腐病及叶螨、蚜虫等越冬菌源及虫体。4月初(花前)与4月底(谢花后),喷1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加25%灭幼脲3号1200~1500倍液,防治叶螨、蚜虫及褐腐病、细菌性穿孔病。5月底6月初,茶翅蝽若虫发生期喷1~2次25%灭幼脲3号12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1500倍液,防治桃蛀螟和桃一点叶蝉。6月中旬,喷布25%灭幼脲3号乳油2000倍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防治潜叶蛾以及桃缩叶病、褐腐病、炭疽病等多种病虫。6月下旬视病虫发生情况喷甲基托布津800倍、吡虫啉1000倍、桃小灵800倍液,防治蚜虫和桃小成虫等。

上一篇:次郎甜柿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下一篇: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枣树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