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25 02:02:06

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近几年,随着融资难,劳动力、生产要素、土地等资源的价格上涨,许多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转型期面临着一系列危机。如何在危机中生存发展是中小企业今后面对的重大考验。阐述了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财富的主力军。目前,中小企业支持中国经济的经济产量的一半。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数量逐步扩大,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全国各省就业总数的65%。有一些省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该省税收已占税收总收入的60%。

2009年前三季度有6万家中小企业破产,当中劳动密集型行业破产有1万多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随着融资难,劳动力、生产要素、土地等资源的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下,已严重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

一、发展现状

1.经济发展主体不断壮大。2010年一市中小企业多达14460个。当中私营企业多达13506个,个体商户84544个。比去年同时期增长12.4%和13.1%。一市中小工业企业户数超过5835家,占企业总数的89.9%。当中中小企业实现总产值多达1400.12亿元,占全部产业的65%;完成主营销售收入1569.9亿元,同比增加25%;完成附加值455.29亿元,同期增加67.5%,占所有产业的73.8%。

2.主体地位不断提高。2010年中小企业总产值389.41亿元,同期增加32%,占全部附加值比重32.9%。中小企业为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小企业俨然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力军,区域经济的主体,就业的重要渠道,人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3.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占得比例大。国际产业链可以分为研发设计,产品制造,国际营销在三阶段的全球市场,增加值显示两边高,中间低,基本为U,俗称“微笑曲线”。大多数情况下生产阶段增加值占整个产业链的40%,而在生产阶段中的制造增加值只占6-10%。当前金融危机的扩大中,粗放型企业受到的受到的冲击影响最大。

4.品质提升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区域特色日益凸显,当中,中小企业固定资产634.46亿元,同期增长28.9%,完成新产品开发项目142项。25%的专利产品、55%的科技产品、20%的新产品都由中小企业生产。

二、中小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技术落后,创新能力差。经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科技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总体上,我国产品创新能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较,存在很大差距。信息的不对称,企业的科技创新力没有成为企业的优势。中小企业仅有14%成立自主研发机构,大批中小企业属于粗放型劳动型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低,产品创新时间受企业资金所限,直接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2.人才缺乏,管理落后。中小企业人才匮乏,效益低。随着企业的不断升级,人才短缺这一问题将会变得越来越突出。当企业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多方面因素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有中小型企业的劳动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3.结构不合理,阻碍其发展。首先中小企业专业技能水平低。再次是设施陈旧、技术不完善,低水平的基础建设,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本,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其次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缺乏长期的合作关系。大企业很难从中小企业获得优质的产品,而中小企业则更难得到大企业资本、管理、设备等方面的支持。

4.中小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观念落后,抗风险能力不强。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多数企业实行的是近亲管理模式,在人力资源上任人唯亲。大批中小企业文化素质太低,创新认识不高。民营业主大多有小富即安的意识,担忧创业危机,没有深远的奋斗计划目标。多年以来,企业一直保持在一种低水平状况。

5.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中小企业设施小,实力弱,很难在本公司创办技能培训、数据统计、产品研究之类的组织机构。因此,需要政府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完善的社会服务环境。统计表明,中小企业发展不单要靠财政政策大力支持,也需要社会中介组织从技能培训、信息咨询、市场销售、技术研发和法律规范等方面提供中介支持。

6.缺乏资金,融资困难。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实力弱,市场占有率小,融资人才匮乏。比大企业融资困难,很难获得信贷支持,再加上商业银行的贷款,严格审批权限,阻碍了贷款信用销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总体水平不够高,大多数中小企业自主研发新产品的能力不足,产品利润很低。还有一部分中小企业财务体系不完善,限制了信贷业务。

三、加强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对策思路分析

1.加强引导扶持,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力度,要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制定出长远的目标。要深入落实和制定发展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平台环境。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改良中小企业的技术和提高产品质量。对进出口中小企业补贴进出口退税,逐步提高政府服务职能,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2.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企业招工困难。首先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满足逐步加快的产业升级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要。再次引导企业提升员工报酬,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其次健全外来工相关政策,议定提供劳务补助、扶助解决他们的困难,促进务工人员的依附力。

3.完善贷款体制,拓宽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由于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缺乏足够的资金链条供其发展。创建贷款担保基金用于中小企业的担保方,建立多样资本来源、多种机制、多层次组织的担保体系。扩大从信贷范围以外的融资途径。

4、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恶性竞争的打击,宏观调控,积极营造给中小企业更多的发展机会。努力将大企业的配套设用在本地中小型企业上。政府还要利用所取得的咨询,帮助中小型企业找到新的市场。要积极为中小型企业生存制造良好的机会,促进产业配套设施的完善。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其良好快速发展对中国经济有助推作用。成本的增加,金融危机双重因素影响,为此,中小企业应对中国经济转型所面临的危机,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发展为首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征超,刘宇.民营中小企业成才支撑力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8).

[2]石峰.创业特征及创业精神探析[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7,(6).

上一篇:混凝土桥梁裂缝的成因及其处理方法 下一篇:移动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