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腰椎盘脱出症95例

时间:2022-09-25 12:46:43

综合治疗腰椎盘脱出症95例

云南省建水县中医院针椎科(654300)

关键词腰椎间盘脱出症小针刀治疗牵引治疗椎拿踩?复位法腰椎间盘脱出症(LIDP)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治疗方法早期多以保守疗法为主,但采用单一疗法疗效不佳,病程长、易复发。我科自1997年7月以来,采用针刀、牵引、推拿、踩复位为主治疗该病9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95例中,男62例,女33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4岁,其中年龄在15~30岁之间10例,30~50岁之间50例,50~70岁之间35例;病程最短半月,最长4年;在L4~5单侧脱出者38例,L5~S1单侧脱出32例,在L4~5、L5~L1,同时脱出10例,L4~5单侧脱出并L5~5中央型脱出者9例,椎盘脱出并椎管狭窄者6例,伴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者82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管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关于LIDP的诊断依据作出依断,全部病例均CT确诊。

2治疗方法

2.1小针刀疗法:患者俯卧位,在脱出椎盘之棘间和椎间隙两侧各取一点及椎旁压痛点,在上述点作紫药水标记,然后,腹部垫枕,铺洞巾,在定点处作手术常规消毒,注射局麻液(2%利多卡因5ml、泼尼松液50mg、地塞米松液5mg、VitB12500μg混合液),戴无菌手套,取汉章4号针刀,采用四步进针法,在定点处作松解手法,如下肢出现神经放射感时应注意避开,出针后在针刀孔贴创可贴,3日内禁水,1周1次,一般1~4次。

3.2牵引疗法:采用天津医疗器械五厂生产的TDYI型微机控制牵引床,年轻者取俯卧位,年高者取仰卧位,骨盆牵引,开始20~30kg,视病人耐受情况逐渐增加牵引重量,时间20~5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3推拿治疗法:3.3.1放枕法:患者俯卧,先用法作用于腰背下肢,放松腰背肌肉,然后用点、按、揉、弹拨手法施于腰背下肢,重点在腰,用指点按双侧委中、承山5分钟,以解痉镇痛,每日1次。

3.3.2定点斜扳法:以右脱出为例,患者侧卧,右下肢在下伸直,左下肢在上屈髋伸向床外,医者左手扶持患者肩部,右手肘压臀,手指点按于患椎右侧压痛点或边缘,两手用力方向相反、力量相等,当遇到阻力推不动时,突然加大推拉力,与此同时右手指向上用力,常听到复位“咯”的一声,手指下椎体弹动。另一侧如法操作,但手指不再点按用力。2天1次。

3.5踩晃腰法:腰部略作放松,医者足跟点按于患椎压痛侧,作左右晃动,同时作向下按压,时间不少于5分钟,力度以病人能耐受而定。2天1次。

3.3.3足蹬后伸法:医者足跟点按于椎旁压痛点,一手握住患者健侧下肢踝上部,屈膝90°上提,在上提至极度时,医者手足突然稍加力随即放松,作5~10次,如是中央型脱出者,需两助手上提其双下肢,医者指点患椎旁操作,2~3日1次。

3.3.4牵抖法:患者俯卧双手伸直拉住床头横杆,医者双手握住患者双踝上部,作牵引抖动,结束治疗,患者仰卧,腰部垫枕,平躺1小时。

在中后期,积极配合腰部功能锻炼,可达治疗和预防复发。主要采用下列方法锻炼:①拱桥运动,②飞燕点水,③旋腰摆腿,④仰卧蹬足,⑤腰腿拍打,⑥单杆悬吊。每日1次,运动量以自身体质而定。

急性期由于破裂椎间盘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水肿、缺血,产生无菌性炎症,疼痛剧烈。因此,早期可以25%甘露醇脱水,并抗炎治疗,此期适当采用电针、牵引、轻手法推拿、定点斜扳、牵抖疗法。恢复期治疗同上。

4疗效分析

4.1疗效标准:参照中管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为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为腰腿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为症状体征无改善。

4.2疗效结果:本组95例中,痊愈59例,占62%;好转34例,占357%;无效2例,占23%;有效率达978%。

5典型病例

万某某,男,39岁,体育教师,1997年8月1日初诊。因腰部及右下肢剧痛麻2个月入院。既往有反复腰部扭伤史。2个月前,因抬重物不慎拉伤腰部即出现腰部放射至右下肢后侧至足跟麻痛,曾到某医院就诊、CT提示:“L4~5、L5~S1椎间盘右侧方脱出,伴侧隐窝狭窄”,经牵引、输液等治疗1个月,病情不减,翻身困难,夜不能眠,经人介绍到我科求治。查体:脊柱呈“S”型侧弯,腰部广泛压痛,在L5~S1右侧旁开2cm处压痛并向右下肢后侧小腿放射痛,右下肢直抬试验(40°)(+)、加强试验(+),左下肢直抬(-),挺腹试验(+),屈颈试验(+),跟腱反射减弱,腰部俯仰转侧均受限。诊断:椎间盘脱出症。采用上法治疗23天,痊愈出院,随访3年未复发。

6体会

腰椎间盘脱出症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椎体间过度活动加上椎间盘生化因素的改变,当受外力或慢性损伤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当神经根受邻近破裂椎间盘产生的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根出现炎性及水肿,在突出物压迫或刺激水肿的神经根时,而出现腰腿痛症状[1],田纪均教授通过临床观察和研究,认为:大部分腰痛或腰腿痛是由椎管外软组织损害引起的。原来认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际上仍是椎管内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病变而引起腰腿痛共有的症状和体征。脊柱相关疾患的治疗,主要是矫正脊柱关节的微小移位,恢复脊柱的解剖位置,继而治疗脊柱周围病变的软组织,恢复脊柱周围软组织的力学平衡[2]。根据上述理论,采用小针刀的切割、松解,可有效地解除椎体外肌肉紧张和痉挛,以松治痛,同时由于针刀对病变组织如结疤、粘连处的切开松解,使局部气血运行加快,代谢加强,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以达通则不痛的目的。

牵引可限制腰部活动,解除腰部肌肉痉挛,以减轻神经根及突出物的充血水肿;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减小椎间盘内压力,有利于突出的纤维组织消肿或回纳。还可牵开重叠小关节或嵌顿的关节膜。

推拿可疏通腰部阻滞的气血,解痉镇痛,采用定点斜扳复位法、踩晃腰法、足蹬后伸扳法可矫正脊柱关节的微小移位或错位,从而恢复脊柱的解剖位置。

疾病恢复期和康复后,自觉、积极地进行腰腿体操锻炼,不仅可促进康复,而且可预防复发,无病者锻炼之,可减少腰腿痛患病率。

本组病例均为住院病人,以中老年人居多,椎体病变复杂,故治愈率不高;治疗中体会到:青、中年疗效显著;病程越短,治愈率越高;采用推拿和复位手法可减少复发。经采用上述保守治疗无效的两例患者,经手术证实,属于突出物较大,神经根粘连严重所致,手术后均较满意。

针刀、牵引、推拿、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相得益彰,内外调整可重建脊柱力学平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杨克勤.脊柱疾患临床与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634~636

[2]田纪均著.针刀医学临床治疗.中国中医研究院针刀医学培训中心,1996,12~22

上一篇:手法合中药治疗陈旧性关节脱位20例 下一篇:推拿配合红茴香注射液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