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时间:2022-09-25 12:07:20

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有兴趣、有方法、有目标。充分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提升语文素养。学生学得活,学得轻松,学得有趣,语文课堂也就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语文成绩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素养提升 阅读积累

转眼间我从事语文教学已有十多年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让我得到了一些教学心得。

一、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人师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对教师知识拥有量的一个比喻。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小学生有较强的从师性。如果教师对语文有着热烈的喜爱,那么学生也会成为语文学科的追随者。

教师要注意积累的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让自己的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在教学中能做到厚积薄发。可以经常和学生聊天,从中让学生体会教师言谈的诗意和文采。我经常通过“送你一首诗”“送你一句名言”“赠你一句话”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并在生活中会运用语文知识。语文是我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宝贵的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

二、引导学生喜欢和理解语文,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求知的“摇篮”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有着各自的独特魅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地抓住这些美的元素,引导学生去欣赏、品味和感悟,让学生的心灵受到熏陶和升华。要让学生反复去读、去思一篇篇精美的文章,体会文章的精彩之处,收获更多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我一般会安排这样几个层次让学生读课文:①自由读,读正确和通顺;②分小节细读,每小节又分几个层次。首先让学生大胆地尝试着读,接着分小组读或分角色读,并进行互动交流,互相启发,争取读得更好,更精彩,然后我再组织诵读比赛,评出读书之星;③组织学生配乐诵读。经过逐步提高,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文章的精髓和魅力。

大多数的课文是以作者的生活体验为原型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与大自然相联系,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自己的生活环境相联系。如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不规范的用字,设计广告语等。让学生理解语文是从生活中来并服务于生活的,生活是语文学习和运用的大舞台。

三、拓展学生视野,联系生活学语文,将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熔炉”

我在教学中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之外延相等。“生活处处皆语文”,要想真正学好语文,就必须从语文书本狭小的空间冲出来,踏入浩瀚的语文大世界,开放式地学习,这样语文学习的天地才会更宽广。

我强调博览与积累,重视诵读与鉴赏。我从每周的语文课中开辟出一节阅读鉴赏课,先精选出名家名篇诵读给学生听,师生再共同赏析。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而且通过与文学大家心灵的对话,获得了许多人生的感悟和体验,提升了品位。我特别注意质的精深与量的丰富,总是选择名家名篇、典型段落、精彩片段做适当地或稍过量的布置,而不局限于课本的要求。我选择精彩段落让学生熟读乃至背诵。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出现的诗歌和文言文基本上都作了背诵的要求,至少也要读流畅。同时,我根据所学内容,及时、恰当地补充课外经典篇章。学生每接触认识一位名家,我就补充一两篇名家的经典作品,要求学生或熟读或背诵。此外,我在指导学生朗读与背诵时,特别注意传授方法,强调学生先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或建立记忆联想点,或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或采用“全部记忆”与“分段记忆”相结合的方法。这之后,学生就能将别人的精华存放在头脑中,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这样坚持3年,学生头脑中就会有优美文段、锦绣文章,在表达时就能有话可说,有话会说。

开学之初,我根据新课标要求,给学生明确规定必读的文学名著,挑选必读的刊物,如《读者》《格言》《意林》《智慧背囊》等,每个学生都可以欣赏到不同风格的文章。我让学生每天花15分钟时间来阅读,并做好收录,写20~50字的心得。任务很轻,所花时间不多,但日积月累下来,信息量就大了,知识面就宽了,下笔写作文时就顺当多了。

我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组织“校园小记者”“少年志愿团”,经常做一些调查采访类或服务性的活动,把学语文活动放到社会大舞台上去进行。让学生走进社会,深入社会,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将这些作为日记的素材、演讲的内容,用笔记录下来。

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长期下来,学生们通过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得到了有效的巩固和应用,慢慢就形成和掌握了技巧。

上一篇:用优质的练习提高教学质量 下一篇: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有效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