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开展非现场审计

时间:2022-09-24 11:51:39

信息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开展非现场审计

非现场审计,是基于现代信息处理手段和传递方式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审计监督方式,它是通过连续地搜集被审对象的各种数据和资料,依据预定的程序和方法,分析、评价和监测被审对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一种审计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络技术与审计技术结合成为非现场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国内大部分银行根据自身需要推出了非现场审计系统。建设银行于2006年首家推出“非现场审计系统”,随着非现场审计系统在商业银行的广泛深入应用,审计发现问题的广度、深度和精度都得到了质的提高,特别是针对具有数据量大、重复性强的负债和个人资产业务效果则更为显著,在发现小概率、高风险事件方面更是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非现场审计的作用及特点

(1) 提高了审计及时性。非现场审计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可以实时获取业务系统有效的数据信息,通过设置预警标准能够做到实时动态监测,实现对风险的早期控制,为管理层提供预警信号。为现场审计提供资料和线索,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2) 拓宽了审计覆盖面。建设银行近年来资产规模增长迅速,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业务的复杂程度大大提高,使审计的复杂程度也相应提高,审覆盖面广度加大。在现有审计资源的条件下,单纯依靠传统的审计方式和手工作业模式难以保障审计监督所必须达到的广度和深度。而非现场审计依托高科技手段,可以远程调集所属机构的有关业务数据并进行监测,有助于全面把握分支机构和各项业务的风险状况。

(3) 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一是节约审计成本。非现场审计模式下,审计组除了必要的现场调查和现场沟通外,可以大大减少审计人力费用、差旅费用和时间费用。二是减少了调阅资料时间。非现场审计模式下,审计数据的采集主要通过固定的审计数据采集接口来获得,避免了现场审计中依赖被审计单位提供数据,使内部审计具有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三是提高审计效率,增加审计价值。非现场审计是从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的过程,分析性复核方法贯穿于非现场审计的全过程,增强了审计人员的理性思维,可以避免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使现场审计更具针对性,并且可以有效地解决审计资源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

2 目前商业银行开展非现场审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方式仍然是以现场审计为主,而非现场审计的手段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信息化、网络化和专业技术化程度依然偏低,非现场审计发展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 未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非现场审计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进一步推动非现场审计工作尚未进入系统性规划阶段,如在非现场审计发展推动模式上缺少完整的规划、目标和具体措施;非现场审计推进缺少组织保障,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缺少科学的领导、决策和协调;非现场审计的制度规章、操作流程尚属空白。

(2) 熟悉非现场审计技术的人员严重不足,致使非现场技术应用程度不高。非现场审计系统对使用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操作处于半编程状态),全面系统掌握非现场审计技术的人员匮乏,仅有少数审计人员熟悉数据源结构,系统操作熟练,能够编制审计模型,这些同志一般都有较深的技术背景(原科技人员)。大多数的审计专业人员尚不能熟练运用非现场审计技术。非现场审计技术本应是全体审计人员的必备工具,仅有少数人掌握,有违引进非现场审计技术的初衷。

(3) 非现场审计仅作为现场审计的辅助手段,仍然是在非现场审计分析初步筛选疑点的基础上确定抽样样本后到现场查证确认的模式。非现场审计技术应用未能有效减少审计项目所需的审计资源量,同时,大量的现场审计作业也势必对业务经营造成不利的影响。

3 商业银行如何有效拓展非现场审计的途径

(1) 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发展目标。提高认识,落实发展目标,制定整体规划,建立健全非现场审计制度,保证非现场审计有章可循,保证数据的收集、加工、分析、报告和处理有条不紊,保证所有的现场审计建立在非现场审计的基础上。

(2) 积极开展计算机审计系统应用培训,提高审计人员利用非现场审计手段的能力。每名审计人员都必须经过现代审计理念和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等非现场审计培训,并具备利用非现场审计手段的能力。各级审计机构要成立专家小组,经常进行非现场审计工作研讨和经验交流,促进非现场审计工作发展。

(3) 准确定位,实现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监督方式不同,二者各有优势,各有局限。非现场审计是一种远程测试和取证手段,只是支持发现疑点和线索,所发现的疑点只是表象,深层次的问题仍需要现场查阅资料、访谈乃至实地查看才能得出完整、准确的结论。因此,要准确定位,将二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统一于完整的审计监督体系之中。以非现场审计帮助制定科学的审计计划,提供审计线索,筛选疑点样本,确定审计重点和切入点,保障审计样本的代表性和有效性。非现场审计广泛的覆盖面与现场审计有针对性的审计点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审计监督网络,共同促进审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实现。

上一篇:企业ERP软件选型的全程管理 下一篇:建立专业测试规范,BAPCo与比特网建立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