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2-09-24 11:28:35

回顾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 目的 分析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25例。对照组在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中进行循证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均可取得较好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上均明显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循证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内固定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0(a)-0003-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the internal fixation operative senile patients with transcervical fracture combined with diabetes. Methods 50 cases of internal fixation operative senile patients with transcervical fracture combined with diabe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5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in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treatment. Results Both groups obtained a better effect, but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reatment safe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all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nursing; Senile patients with transcervical fracture combined with diabetes; Internal fixation oper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时,内固定术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这种治疗方式能够取得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对患者有着重要意义。但仍需注意的是,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会对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造成较大影响[1]。在该研究中,即分析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患者进行询证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研究对象上,该次研究中需收集该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内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数量为50例。男女分别为28例和22例,年龄在60~79岁,平均(71.23±5.36)岁[2]。所有患者均为老年患者,并使用影像学方法和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对其进行诊断,所有患者均取得确诊,并需要使用内固定术治疗,将所有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5例。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14例和11例,年龄60~78岁,平均(70.62±5.13)岁[3]。观察组患者中男女分别为14例和11例,年龄61~79岁,平均(72.14±6.2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使用内固定术的治疗,同时在临床治疗时,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方法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可实施询证方法的护理,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如下所示。

1.2.1 循证方法 首先需要按照PICO的原则对问题进行提出,即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问题,并进行证据检索。该次研究中使用计算机对中国期刊的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的范围为需要实施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问题以及护理方法等,论文类型为系统评价、meta分析以及随机对照试验。在对文献进行阅读和分析后,可合并该次研究中的问题对患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

1.2.2 心理循证护理 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较严重的恐惧心理,甚至一些患者会产生绝望等心理状态。针对这一情况的出现,可对患者实施心理循证护理。护理人员首先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处理。另外护理人员也可以和患者家属沟通,分析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资料,较好的保证到患者的自身情况得以被护理人员了解。而在该次研究完成后发现,患者心理问题主要类型为害怕疼痛、害怕手术效果不佳以及治疗费用较高等。针对这种问题,护理人员可以告知患者使用内固定术能够取得的临床效果,并可对其讲解在治疗时的镇痛手段,从而降低患者的恐惧心理状态。如有必要,可告知患者以往治疗后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患者的实例,让患者有着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升其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1.2.3 环境循证护理 在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环境因素也会对治疗效果造成较大影响。在此过程中,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热情的接待患者,并且充分性的尊重患者需求,为患者简单的介绍护理环境,让患者可以较好的熟悉病房环境等,保证到病房整洁和舒适。尤其是可保证到病房中随时有着新鲜空气和充足的光照。另外需要在洗手间和床头等位置放置防跌倒的保护措施,避免患者在活动时出现摔倒等危险事件。

1.2.4 术前准备询证护理 为了保证到手术治疗的效果,在手术前也需要对患者实施术前准备的询证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在术前可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并让责任护士帮助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检查,在检查完成后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可帮助患者进行血糖的控制,并且对血糖情况不符合要求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控制,保证患者身体状况客服和手术治疗的要求。另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等进行观察,若出现了较大变化,可以及时的报告给主治医师,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处理。

1.2.5 术后循证护理 在手术后,护理人员仍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并对其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尤其是需要针对患者的心跳、呼吸以及血压血糖等生命体征进行关注。在术后患者意识恢复后,需要协助其翻身,鼓励患者尽量早的下床进行恢复活动。为了避免肺部感染等情况,护理人员也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避免压疮和肺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1.3 疗效标准

比较该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在治疗效果上,显效:患者血糖完全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完全恢复,并可下床活动。有效:患者血糖有明显恢复,影像学检查骨折完全恢复,但并不能够下床活动。无效:患者血糖没有任何好转,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没有完全恢复。在治疗安全性上,可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将该研究中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 17.0中,并对其实施统计学的分析,P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一定效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44%,治疗总有效率78%,并发症发生率14%。观察组治疗显效率64%,治疗总有效率92%,并发症发生率4%。对其实施统计学分析后可发现,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上均明显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老年人的特点,股骨颈骨折和糖尿病均为临床常见病以及多发病,同时这种情况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均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因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安全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目前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时,内固定术是非常常见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可对患者起到较为安全有效的临床疗效,对患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在临床治疗时,护理方法也会对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造成较大影响。在本次研究中显示,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内固定治疗时,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有着极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丽红,刘丽梅,牟晓霞,等.健康教育在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254-256.

[2] 翟玉华.30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8):172

[3] 李芬芳,杨连香,孙惠萍,等.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2,11(5):431-433.

[4] 杨景智,王素琴,侯书宾,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16):48-49.

(收稿日期:2016-07-02)

上一篇:胰岛素泵连接管在不同钟点位置固定脱管率的对... 下一篇:2型糖尿病合并双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