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慢性腹泻患者肠道细菌及真菌感染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09-24 10:42:22

艾滋病合并慢性腹泻患者肠道细菌及真菌感染的调查研究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艾滋病合并慢性腹泻的患者的肠道细菌以及真菌感染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方法:对本次临床研究对象中的艾滋病患者进行常规标本检测;对患者的便标本进行涂片革兰染色以及改良抗酸染色;对患者的便常规进行培养以及对便常规进行微需氧培养;对难以检测的梭菌素进行A/B检测;通过使用BD FACAS Calibur艾滋流式的细胞仪进行CD4+T淋巴细胞值相关方面的检测。结果:经过探究发现在临床研究对象的便标本的涂片里可以看到67.5%的真菌孢子;临床研究对象经检测发现有2.5%的患者体内有难以辨别的梭菌素A/B呈阳性;在本次的40例临床研究对象中有70%的艾滋病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

关键词: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肠道细菌;真菌感染

【中图分类号】

R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59-01

本文主要是对艾滋病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的肠道细菌以及真菌感染方面进行有关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因为对于艾滋病患者的腹泻症状的主要诱因是原虫性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感染性的腹泻。本文调查研究的重点是对艾滋病患者的细菌性感染与真菌性感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临床研究对象主要是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慢性腹泻的患者40例进行有关的研究与调查分析。

1.1.2 诊断标准:

对于36例艾滋病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的诊断标准主要适用的是我国卫生部的《AIDS诊断标准》(2003年版)。

1.1.3 检测与诊断的主要试剂与仪器:

对于血清的诊断主要适用的是志贺菌属、侵袭性的大肠埃希菌以及沙门菌属;在本研究中还需要使用的是细菌微量生化鉴定管、革兰染色液及抗酸染色液、难辨梭菌毒素A/B检测试剂盒、哥伦比亚血琼脂干粉、XLD培养基、CM0001营养琼脂、裂解马血、科玛嘉(CHR0Magar)显色培养基以及SKIRROW弯曲杆菌选择性添加剂等[1-2]。

1.2 方法

1.2.1 对于患者的便常规检测:

在患者的便常规检测上主要检测的是患者的便性状,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潜血进行检测。

1.2.2 对于患者的便涂片染色:

对患者的便涂片染色主要使用的染色是革兰染色以及改良的抗酸染色。

1.2.3 对于便常规的培养:

在临床研究中的便常规的普通培养中主要是选取患者伴有粘液或者是伴有脓血的粪便分别接种在选择性的培养基XLD的琼脂平板中以及麦康凯(MAC)的琼脂平板中进行观察与研究。

1.2.4 对于患者的便微需氧的培养:

将本研究中接种在SKIRROW的选择培养基的平板上,接着缓缓放进微需氧的产气袋里,最后将产气袋封闭好以后马上将其放到孵箱内持续48小时进行便微需氧的培养,于此同时要注意孵箱的温度要保持在42℃左右。对于确证的试验主要是适应马尿酸盐水解试验。

1.2.5 对于患者体内毒素的检测:

对于患者体内的毒素的检测操作步骤是:首先要准备好检测的样本;接着读懂与规范操作步骤;最后在实际的操作中按照难以辨认的梭菌毒素A/B检测的试剂盒中说明书的规范步骤进行有关的具体操作。

1.2.6 对于艾滋病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

在检测中主要适用的是BDFACAS Calibur艾滋流式的细胞仪检测对临床研究患者的CD4+T的淋巴细胞值进行检测。

2 结果

2.1 对40例患者的感染性慢性腹泻诱因分析: 40例艾滋病的慢性腹泻的主要诱因是肠胃的细菌感染以及真菌感染。

3 讨论

在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但在医学界还是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对艾滋病进行治疗,也没有有效的临床药物对艾滋病病毒进行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病毒携带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长,亟待对有关领域进行探究与分析[3-4]。最为明显的表现症状之一就是患者容易腹泻。腹泻是一种人类体内的胃肠道出现病原菌进而导致腹泻肚疼现象,慢性腹泻是艾滋病患者较为常见也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于此同时慢性腹泻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劳动能力以及生命时光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于此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患者以及家属的经济负担、精神负担[9]。由于艾滋病患者的腹泻主要是感染性的腹泻,原虫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是主要的发病诱因[5]。

对于艾滋病结合慢性肠肠道细菌以及真菌感染的调查研究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降低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艾滋病患者的预后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本次的研究调查中发现40例艾滋病临床对象的便标本的涂片里可以看到67.5%的真菌孢子;临床研究对象经检测发现有2.5%的患者体内有难以辨别的梭菌素A/B呈阳性;在本次的40例临床研究对象中有70%的艾滋病合并慢性腹泻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

参考文献

[1] 加、美科学家发现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藏身之地一记忆T细胞,有助于研发治愈艾滋病的新方法[J].生物学教学.2010,35(1):78-79.

[2] 翟亭立,薛庆光.肠易激综合征及其中医证型与胃肠激素的相关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85-86.

[3] 陈杰,孙新婷,曾争等.急性空肠弯曲菌肠炎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传染病信息[J].2011, 24(1): 21-25

[4] 黄海辉,吴,妹,等.临床分离艰难梭菌188株的耐药性研究[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1):1-6.

[5] 王霖,普冬.昆明艾滋病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状况调查[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4):360-361.

上一篇:一起急性有机磷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 下一篇:分析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