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某校一起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爆发疫情分析

时间:2022-08-14 04:19:39

遵义市某校一起不明原因发热疾病爆发疫情分析

摘要:

目的:探索遵义市某校内不明原因发热疾病暴发的原因及流行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病89人,住院62人,罹患率为5.89%。8份血清作甲流感抗体IgM检测有2份阳性,其中5份作甲流感PCR检测全部为阴性。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在发病的病例中,交谈和同坐占的比例较大,分别为65.2%(52.4% 76.5%)和30.3%(19.6% 42.9%)。 结论:可能是一起呼吸道传染病爆发疫情。

关键词:不明原因; 发热疾病

【中图分类号】

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252-02

2006年4月8日至4月13日遵义市某校发生群体性发热病例,共计报告发热病人89例,有62例住院治疗。为追寻发病原因及流行因素,作者对该起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发生疫情的学校、病例个案调查表、医院病历。

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3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epiinfo软件和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该校分成校本部、东校区、西校区三个片区,共30个班。全校共1511人,在校男生793人,女生568人,教职工150人。在校生分成住校和走读两种形式,住校485人,走读876人;校本部19个班,男生564人,女生341人;东校区5个班,男生176人,女生50人;西校区6个班,男生53人,女生177人。三个校区共一个食堂(无餐厅),位于本部,供应中餐和晚餐。本部的学生直接在食堂打饭菜后在操场或教室就餐,东、西校区的学生由食堂直接送饭、菜到教学区。全校教职工、学生一起就中餐,教职工、走读生未就晚餐(值班老师除外)。学生宿舍集中在校本部,分成A、B、C三栋,A、B两栋为男生宿舍C栋为女生宿舍,A栋8间宿舍,B栋15间宿舍,C栋15间宿舍。A、B两栋是由仓库改建而成的临时宿舍;宿舍较拥挤通风不良。三个校区的住校学生在一起上晚自习。

2.2 病例的时间分布

2.4 病例的人群分布: 男生56例,罹患率7.06%,占发病总数的63%,女生33例,罹患率5.81%,占发病总数的37%。来源于农村的学生84例占发病总数的94%,来源于城市的学生5例占发病总数的6%。

2.5 临床表现

2.5.1 体温及发热持续时间:

在调查的66例病人中,均有发烧,体温>39℃的41人,占调查总数的62.12%。平均发热持续时间23小时。

2.5.2 临床症状及血象检查:

62例住院病历,临床症状统计如下:80%的病例有头痛,75%的病例体征有咽部红肿。所有病例均无卡它症状。

病人血象情况: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值有24人,占总数的38.71%,在正常值范围内有37人,占总数的59.67%,高于正常值有1人,占总数的1.62%。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值有27人,占总数的43.55%,在正常值范围内有13人,占总数的20.97%,高于正常值有22人,占总数的35.48%。其他血液常规检查结果未见异常。

2.6 实验室结果:

作了8份甲型流感抗体检测,有2份阳性,做了5份甲型流感PCR检测全部为阴性。作了60例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是:正常细菌生长;作了33例粪便培养,结果是:沙门氏菌、志贺菌未生长;作了27例伤寒快诊和肥达实验,结果是:快诊、肥大全部为阴性。作了22例血培养,结果未见细菌生长。

2.7 危险因素调查

3 讨论

3.1 本组病人集中在住校学生中,主要症状体征以发热、头痛、咽部红肿为主,发病的学生多数来源于农村,暴露地点多数可能在宿舍或教室里。本次疫情爆发时间集中、传播速度快、罹患率较高。4月11日疫情爆发后,学校发现有发烧病人立即送到医院治疗。因学校处理较及时,未造成疫情大面积流行与扩散。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可以认为住校生活是本次疫情爆发的危险因素。理由是:

①发病集中在住校生中,485例住校生中发病86例,罹患率6.20%。在876例走读生中只发病3例,罹患率0.34%。②在一起就中餐的教职工无病例发生,就中餐而未就晚餐的走读生只发生了3例,就餐不是本次疫情爆发的主要因素。③全校38间宿舍,其中33间内有病例发生。④病例的主要暴露地点可能在学生的宿舍内,学生宿舍较拥挤,通风不良条件差,很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学生对防传染病的知识较欠缺,在发现同宿舍的同学发生疾病时不去回避,从而造成自己被感染。

3.2 入院治疗的病人用头孢塞肟钠后体温平均23小时后体温正常。所有病例在发病前7日内无在外聚集性餐饮史,在一起就餐的教师无一例发病,在走读生中只发病3例,发病学生无消化道症状,27例作了伤寒快诊和肥达实验均未提示有伤寒或副伤寒感染,临床表现、治疗及流行病学分析排除食物中毒、伤寒或副伤寒的可能。本次疫情爆发的暴露地点可能在宿舍里,考虑是一起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

考虑为细菌感染理由是:① 75.8%的病人有咽部红肿,19.4%的病人有扁桃体肿大。② 临床治疗效果符合细菌感染,所有病人使用抗生素后体温迅速下降,如果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的作用不敏感。体温等症状的恢复时间应该更长。

不支持细菌感染的理由是:①在检测白细胞的60例病例中,只有1例病例的总数(10.7×109 /L)略高于正常值。细菌感染的疾病,几乎应有白细胞总数升高。②27例血培养结果未培养出细菌。

考虑为流感理由是:①作了8份血清病毒抗体检测,2份血清甲型流感IgM抗体阳性。②疾病传播迅速。4月8日第一例病例出现,4月11日发病60例,从开始发病至发病高峰仅短暂2天。

不支持流感的理由是: ①临床治疗不支持。抗生素对该病的作用较敏感,所有病例用抗生素后体温迅速下降。而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作用不敏感。②疾病症状持续时间不支持。该病起病急恢复快,平均23小时症状消失,如果考虑是甲型流感,症状持续时间应该更长。③临床表现不支持。60例病例中无1例有卡它症状。④作了5份甲型流感PCR检测全部为阴性。

3.3 94%的病例来源于农村,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居住在农村的学生生活环境与该病的接触机会较少,多数没有获得免疫力。

4 结论

可能是一起不明原因呼吸道传染病爆发。

上一篇: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现状分析及中西医治疗 下一篇:职业性哮喘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特点及其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