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最好的国防

时间:2022-09-24 10:19:28

教育是最好的国防

又是一年高考季,伴随而来的是2017高考英语退出、语文数学分值加重、大学将要学什么而考什么。高考这一变化,让当年因为外语不好而折戟或牵绊于大学曲折路的前考生们唏嘘不已。教育的改革是人们乐意看到的,教育的重要性被显性化也是每一位家长老师乐见的,毕竟教育关乎每一个孩子不容小视的未来。于中国,为孩子未来的投资,中国家长从未手软过。因为孩子的未来,某时代表的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幸福的属向。如今“棍棒出孝子”观念早已明日黄花,“狼爸”“鹰妈”式高压教育成就出丁俊晖、郎朗等各界杰出人物,从孩子功成名就的结果来看,得失并重。甚或中国教育世情下,家长让孩子避走应试上学路的禁锢,采取开放式的个人家庭教育,如童话大王郑渊洁白编教材育子。对孩子的教育,做个末必全精当的譬喻,不论“散养”亦或“圈养”,只要将来其投身社会具备起码的交际、沟通、面对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葆有了一颗悲悯仁爱之心,教育方式就不存在是否失当的争执,因材施教,古已有之。

当一系列校园暴力事件,学生课业重压力大、自杀事件频发时,教育从业者尤其一线教师神经紧绷,正如同现今紧张的医患关系,人人谨小慎微。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管理学生,即便家长有这样期许,老师们做起来依然力不从心,或者顾虑重重,且不说中小学教师应考压力或是班容量大、教师考核绩效与成绩挂钩,以及教师自身学习成长受束缚、体罚成高度敏感热词等等。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点滴成长可望而不可及。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爱和承担。拿美国与中国学龄期孩子教育方式对比,中国家长更注重培养的是知识和专业技能,基本不教孩子做家务,而美国更强调培养独立自主和做家务能力,从而学会独立和拥有责任心意识。总能听到身边的朋友笑谈,上大学的儿女将衣服包裹邮寄给父母。当一个上大学的男孩,内衣依然回寄要母亲洗时,笑的背后闻者辛酸。中国应试教育前紧后松,不同于外国高等教育的宽进严出,大学变成了理想国,也是安乐窝。当教育行政化日趋严重,金字塔世俗奢靡之风刮遍中国每个角落时,我们怎能期许象牙塔幸免呢7人首先都是社会人。功利化的社会学校,如何培养不功利的莘莘学子,恐怕步履艰辛。

人说,现有教育国情下,再难有大家出现。当年因梁启超力荐得以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任教的陈寅恪,被傅斯年称为“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其以“求知识为职志”,留学十多年末获得博士学位。想如今在人人不论真假学位都要手拎肩扛时,其恐怕难有今天之受世之尊地位。能力比学历重要,但衡量现在教育产品优劣的首要标准,必须要承认,学历仍然首先是敲门砖。

文化不等于知识,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具备能力的同时,我们希冀所谓的“教育产品”要有异于社会的品格。教育不主张权力和物质上的成功,应当推崇的是各尽其能,各有所长。中国的教育之失,让中国孩子,过上了父母最想让其过的生活。好的教育,不该向消费社会看齐,而该是在国难当头或是危机关头时,青少年敢于跳出来无畏地承担、负担起该负的责任,那时你可以骄傲勇敢地向每一个人喊出――“我是谁!”,而不是“我爸是某某某”。

品格之独立,人性之坚忍,在吾少年。教育是最好的国防。

上一篇:赵胤胤―真实写意地活着 下一篇:挑战Google的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