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的渊源与影响

时间:2022-09-24 08:34:33

妈祖文化的渊源与影响

摘要:妈祖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直到现在仍然还是一个热潮,是什么原因让妈祖信仰在东南沿海地区根深蒂固,没有被历史的尘埃封存呢?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妈祖文化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在今天,妈祖文化是维系两岸的血肉亲情的纽带和增进两岸民族情感的桥梁,而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全人类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关键词:妈祖信仰;文化;政治;地理经济因素;航海事业;两岸关系;文化内涵

妈祖信仰起源于湄洲岛。从古至今,妈祖就被人们当成为海上保护神,现今已传播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妈祖宫庙5000多座,信众2亿多人。妈祖信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为何至今依然香火鼎盛呢?笔者认为,应当从如下方面去解析:

一、妈祖文化的渊源

1、文化因素

妈祖原名林默,相传,妈祖生于宋建隆元年三月廿三,逝于宋雍熙四年九月初九。因她出生至满月从不啼哭,父亲给她取名曰“默”。她生前慧质兰心,聪慧好学,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为邻里和过往的海上商贾渔民做了许多好事,经常在海上抢救遇险渔民。宋雍熙四年九月初九,即林默娘28岁时,辞别家人,在湄洲岛的湄屿峰归化升天。人们敬仰她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为了纪念她,就在湄屿峰“升天古迹”旁立庙奉祀,尊她为海神灵女、龙女、神女等,她的德行得到民众的认可并被广为传颂。在莆田一带,有许多关于妈祖传说,被流传了千百年,它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妈祖精神的崇尚。妈祖精神可以归结为慈爱善良,扶危济困;孝悌和睦,施仁布德;惩恶驱邪,勇敢坚毅等。而这些,正是民众把她奉为神的基础,这些精神与中华民族的精神相吻合,具有强大的力量,一直影响着民众的一言一行,它教会民众要施仁德,弘正气:“争当妈祖人,勤做公益事”。2012年参加”第四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的义工们用行动诠释了妈祖精神的真正内涵。

综上所述,文化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缓慢进行着的。当它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后而被人们所接受,那么它就会变成人性的一部分,也就内化成了人的素质内涵、态度情感、行为习惯、信仰崇拜等。而这些东西是不会轻易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2、政治因素

妈祖第一次得到朝廷确认,始自宋宣和五年赐庙额,而真正被封为“夫人”则是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开始。宋朝对妈祖褒封共达成15次。元朝统治不到100年,对妈祖的褒封有5次,平均二十年一次;明朝对妈祖也有进行褒封:“皇明太祖洪武五年,以神功显灵,敕封“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到了清代,为了提高妈祖神威,清廷对于上奏妈祖灵应而要求嘉封和致祭等事,都给予满足。清廷褒封妈祖,共计有15次。清代以前,妈祖的最高封号是“天妃”,到了清代,一跃成为“天后”和“天上圣母”。以上无不见证着历朝历代统治者对妈祖信仰的重视。

从古至今,统治者的喜好对大众娱乐方向是有导向作用的。大唐的皇亲国戚喜爱牡丹花,世人也甚爱牡丹。“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可一旦玉环得势,她丰腴的体态便成为一种时尚。反观妈祖信仰,正是因为统治者利用政治手段对其不遗余力地宣传,使得妈祖信仰变得具有权威性和极高的可信度。从而使得民众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接受它,并对其深信不疑。

3、地理经济因素

湄洲岛是闻名遐迩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岛上有妈祖祖庙,妈祖升天古迹,以及一座雍容慈祥的妈祖雕像,是妈祖精魂的聚集地。其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捷,自古以来就是闽台民间交往的桥头堡。便利的交通、得天独厚的滨海风光再加上浓重的妈祖文化气息,使得湄洲岛成为中外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一直以来吸引了国内外的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朝圣,随着湄洲岛旅游业的蒸蒸日上,湄洲岛的经济蓬勃发展。有了坚定的物质基础,妈祖庙宇遍布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了妈祖文化精神,致使妈祖闻名海外,妈祖文化得以发扬光大。频繁的物质文化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使得妈祖文化在东南沿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以至于到后来成为一张地域性的名片。

总之,由于文化、政治、地理经济三大因素的影响,妈祖文化的传播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妈祖信仰也一定会永不停息地传承下去。

二、妈祖文化的影响

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妈祖文化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在今天,妈祖文化是维系两岸的血肉亲情的纽带和增进两岸民族情感的桥梁,而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是全人类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1、妈祖文化对航海事业的影响

妈祖生活的宋朝期间,海事活动和航海事业开始兴盛,海口贸易与渔业日渐发达,货物北运,出口不断增多,但同时因为当时的科技不够发达,所以经常发生海难。于是人们追求平安的心理转变为极为迫切的愿望,妈祖信仰氤氲而生明万历年间,高澄前往琉球,据他的《使琉球录》中记载的:“船摇荡于传要当遇暴风雨中,篷破,杆折,舵叶失,舟人号哭,蕲于天妃,妃立即换舵可保平安。在巨浪中舵叶重二三千斤,由于神庇,力量倍增,平素换舵需百人以上,今日船危三数十人举而有余”。足窥,妈祖对稳定人们的恐慌起了很大的作用。明清时期的郑和在为传播东方文明七下西洋之前,也曾祷与女神庙前。从以上皆可看出,妈祖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2、妈祖文化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总书记曾指出:“妈祖信仰深深扎根在台湾民众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县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也多次提到妈祖和妈祖文化。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朱清也曾表示“妈祖精神普照全球,更是惠及两岸人民”。

妈祖文化交流增进了海峡两岸民族情感的交流。妈祖信仰自明清时期被移民带入台湾以来,就成为台湾民众社会心理的一大组成部分并深深的影响着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受妈祖文化的感召,每年来莆田湄洲岛妈祖祖庙祭祀朝拜的台湾同胞数以十万计,定期到大陆祖庙进香是妈祖信仰最为独特之处,进香活动是台湾妈祖信众最重要的社交活动。妈祖是海神,更是“海峡和平女神”,两岸妈祖文化的相互交流,人员往来,增强了两岸的同胞情,对两岸关系能够和平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弘扬妈祖文化是大陆向台湾同胞释放善意的交好表现,能够加深两岸互信、为两岸在更多的领域。更广阔的空间展开合作奠定更深的基础。

3、妈祖文化其内涵的影响

妈祖文化的内涵无疑是全人类的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首先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这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宋代状元黄公度曾评价:“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 。宋代学者陈宓也曾评价“但见舢舻来复去,密俾造化不言功”,以及明成祖永乐皇帝曾为其题诗:“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些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也说明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让妈祖文化成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其次,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内涵――“信仰”。正因为“信仰”,才使妈祖拥有2亿多的信众。信众对妈祖是非常虔诚的,自从两岸“三通”厚,越来越多的人来湄洲岛朝拜妈祖。虔诚的信仰是信众的精神依托、是信众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的来源、是信众开创事业的精神支柱。一个人有了信仰后,才有所顾忌。所以信仰的重要新可见一斑。

最后便是妈祖文化具有的那“多学科”的特点。目前,仅直接记载妈祖文化的历史文献资料最保守估计也超过了一百万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的许多课题,内容非常丰富,史料价值也很高。这些资料给人类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总而言之,妈祖文化至今依旧在社会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我们作为被妈祖庇佑至今的传人,更有责任去珍惜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并将它发扬光大,走向全世界!

参考文献

[1]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 妈祖文献史料汇编[M]. 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合作探究学习让课堂精彩无限 下一篇:更新思路改革建筑力学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