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探讨

时间:2022-09-24 07:17:45

高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探讨

摘 要:视听说课程与传统的听力课程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给学生提供了视觉感知。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多媒体辅助教授视听说课程如何能比教授传统的听力课程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听说水平,并指出视听说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视觉感知 视听说 听力 交际能力 多媒体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外语教学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多媒体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采用,很多高校在传统的外语教学课程设置下增添了视听说课程。笔者在结合自己教授视听说课程和听力课程的教学经验,探讨多媒体辅助教授视听说课程如何能比教授传统的听力课程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听说水平,并指出视听说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一、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听说水平的提高

多媒体辅助的视听说课程与传统的听力课程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给学生提供了视觉感知,使得单一枯燥的录音材料变得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融图像、声音和视频动画于一体的最真实生动的、可理解的立体语言信息输入,从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使重现信息量大大增加,从根本上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1.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首先,视觉感知能放松学生听传统的录音材料时候的紧张情绪。在传统的听力课程当中,学生在听音过程中往往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负担,认为一个单词没听清楚就会影响到后面的听力理解,从而妨碍了其他语言技能和知识的发挥,导致本该听懂的内容也听不懂,在遇到生词和较难的句子时就会产生更大的障碍,让学生感觉障碍重重,无法克服,越来越紧张,也就越来越恐惧做听力训练。而视觉感知使得学生的听力训练不再单独依靠一双耳朵进行,还能依靠一双眼睛接受信息,多了另一种感官可以依赖,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听音时候的紧张情绪,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其次,视觉感知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环境线索,让学生得以掌握有关情景、讲话者本人、总体气氛以及一些有关实际谈话题目的信息,从而使得学生能很快地进入听力场景并对其有一定的了解认识,扫清了听力背景知识方面的障碍,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讲话的含义。而在传统的听力课程当中,缺乏了视觉感知,学生只能在听力内容已经进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推断出相关方面的信息,从而可能对此前的听力内容产生理解偏差。

再次,视觉感知使得学生能身临其境地听他人讲话或是能看到他人讲话,从而能借助讲话者的面部表情、姿态、眼望的方向、距离的远近、手势、声调等帮助理解所听到的内容及话中的含蓄之意。而在传统的听力课程当中,缺乏了视觉感知,学生只能依靠讲话者的语音、语调推断听力内容的含蓄之意。

最后,视觉感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预测听力内容,提高学生的预测技能。笔者曾经在教授两个水平相当的班级的视听说课的时候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笔者将一个视听材料静音播放给一个班的学生观看,让学生仅能依据所看到的画面预测听力材料的语境、主题和大概内容,而让另外一个班的学生不观看视听材料,仅通过阅读该视听材料的练习习题做同样的预测,前者做出的预测比后者预测的正确率要高。由此可见,依据视觉感知做预测比传统的根据听力习题做预测能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听力材料的语境、主题和大概内容。

2.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学生使用英语交际水平的提高

首先,视觉感知有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和学习真实的交际情景,并从中掌握用英语与人沟通的交际习惯与技巧。在现实生活中,看不见讲话者而只通过听说完成的交际情景是比较少见的,除了打电话这种情况。学生在学习用英语与人交际的时候,除了应该学习交际话语外,更应该把握交际习惯与技巧,其中包括借助手势、面部表情和姿态等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在传统的听力课程当中,缺乏视觉感知,学生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以及母语交际中的相应习惯与技巧去揣摩用英语交际的习惯与技巧。但是由于交际使用的语言不同,语言所依靠的文化背景不同,有些时候在母语中适用的交际习惯与技巧并不一定适用于另一种语言。比如,在我国及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点头表示肯定,而摇头表示否定。但是在部分阿拉伯地区,点头则表示否定,而摇头才表示肯定。如果学生所听到的对话是阿拉伯人在交谈,在没有视觉感知的情况下,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依据母语交际习惯认为点头表示肯定,而摇头表示否定。在以后与阿拉伯人交谈的实际交际当中,就会出现学生边点头边说“yes”,让阿拉伯人不知道到底是肯定还是否定的困惑情况。而如果有了视觉感知,那么学生便能很好地掌握这种与众不同的交际习惯了。

其次,视觉感知有助于学生模拟真实的交际情景,达到良好的掌握效果。视觉感知通常比所听到的话语更为直观,更能令学生印象深刻,因而更易于学生模仿掌握。笔者曾经在教授两个水平相当的班级的视听说课的时候做过另外一个小小的实验。笔者将一个视听材料播放给一个班的学生观看,而让另外一个班的学生不观看视听材料只听对话内容,然后让两个班的学生都重现该交际情景,前者的模仿比后者的模仿更为接近原交际情景。由此可见,依据视觉感知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交际情景,提高交际的能力。

二、视听说课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在学习视听材料的时候,有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会被视觉线索所吸引而忽视了听觉感知,这样就会影响听力训练的效果。视听说课程虽然“视”摆在首位,但是,它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交际水平而存在的。因此,课程的重点应该是借助视觉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交际水平。

2.现在高校的视听说课程的素材多以原版电影内容为主,但是一次上课的时间往往看不完一部电影,所以很多素材都是节选电影当中的精彩场景片段让学生学习。虽然观看原版电影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地道的英语,还能领略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百态。但是,由于电影本身有其连贯性和完整性,如果学生不了解前因后果就盲目地观看电影片段,缺乏对相应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而如果学生在观看电影片段之前先了解其大概内容,则不利于训练学生对主题的把握预测能力。而且,有些电影的主题和内容虽然非常经典,但是其对白里出现了过多的通俗语言和口语词汇,演员语速过快,这些对于一直侧重学习英语正式用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存在着很大的理解难度。因此,笔者认为,最佳的视听说素材是将传统的录音材料配上相应的场景画面。毕竟优质经典的录音材料经过师生多年的教与学的实践,已经证明其在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方面的有效性,而再辅之以相应的视觉画面,将更加完善。

三、结语

随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体制的不断完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倡导和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交际的能力已成为近年来英语教育的主导思想。作为应用性极强的交流工具,听和说就显得极为重要。传统的听力课程虽然也会涉及口语训练,但是毕竟还是以听力训练为重点,口语训练只占很少分量。而在现实的交际当中,仅仅是为了听而学习英语是不可能的,听完以后学生要学会如何运用英语去交际,这才能达到高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传统的听力课程当中,虽然有不少对话、演讲等是非常经典的,是学生应该很好掌握的内容,他们却认为只需要答对练习题目就已经达到学习的目的了,因而导致听力课上学生学到更多的是语言点,而不是掌握交际场景。但是在视听说课程当中,学生有了视觉感知便能较好地掌握听力内容和进行相关的口语模拟练习,从而便能真正掌握交际情景,达到用英语交际的教学目的。因此,视听说课程将听说这两项非常重要的交际技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且通过视觉感知,更容易为学生所学习和接受。笔者在此建议,视听说课程不仅适用于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只要教材适宜,同样可以适用于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而且它比传统的听力课程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因而更应该加以广泛推行。

参考文献:

[1]李家荣,郭凤歧.听力制胜要略[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简论“创设语言环境”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三为一体的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