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格哈德·里希特的“虚像绘画”

时间:2022-09-24 07:17:12

解读格哈德·里希特的“虚像绘画”

[摘 要]

里希特的绘画通过毁坏、添加和修改最初的照相外观,尽量将自我观念、风格、主题、想法、计划等自觉意识降到最低的限度。他将人对外部世界的感觉通过物质材料性能“进行性”地“开掘”,来拓展传统艺术样式尚未充分展开的空间,创造了独特的“虚像绘画”,对我国现代油画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

格哈德·里希特 虚像绘画 照片 灰色调

二十世纪,希特勒执政时期,德国的绘画艺术在背离自身发展的规律和脱离当时国际艺术发展总体趋势的情况下,孤立地存活着。在这种情况下,格哈德·里希特的绘画使德国绘画艺术产生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他摆脱了抽象主义的僵死束缚,无视题材的限制,强调人性的发展。里希特1932年2月出生于德累斯顿,是二十世纪后期屈指可数的大师级画家之一。如果说众多现代艺术大师都是致力于越出传统方式,寻找新的媒介和观念,里希特则是守着绘画本身,回到绘画的自我特性,寻找绘画的现代意义,吸收摄影的形象启示。

一、照片与里希特

在五十年代,绘画写实艺术,大多都是以写生为题材,而在当时里希特则选择以照片为媒介。1962年,里希特画了第一张参照照片画的作品,这张绘画作品还没有成熟的表现出他的绘画特点。只是简单的采用照片,模糊部分的边缘线。他说:“我需要照片的高度客观性去纠正我观察的方式,例如:我对着某物写生,我会开始风格化并且按我个人的视觉方式和我所受的训练去改变自然。但是如果我参照照片画画,我会忘了我脑子里的这些条条框框。这样一来就提高了我的能力。” “照片是最完美的,它没有任何改变,它是绝对的,因此有自主性,没有限制。照片所传达的方式和内容,都是我的思想来源。但是照片再完美,它也仍然有某些不足,我宁愿让它变得更正确更有可视性。”

里希特不是把照片看成是绘画的协助手段,相反,他使用颜色和画笔,目的是为了制作照片,当时的大众产物、新媒体艺术——照片,在还没有被加载之前。如风格作品和艺术这些概念时,里希特就从中发现了纯粹的画,通过对新媒体艺术——照片技术的利用,将家庭照片、周刊杂志、报纸图片,用一台反射投影,将图片放大投射到画布上,进行复制,也通过利用照片技术的缺失,如曝光过度、手抖、二度曝光、曝光不足等虚视图像的效果,用绘画的手段、技术对它们进行改写,使之转化成绘画的新语言、新形式——新的审美概念。里希特由摄影瞬间出发,致力于复制和改写照片的研究:复制变成了这种生产方式的前提,使它们升值和使它他丢失价值,这是里希特的艺术策略。

里希特的作品所选择的照片内容都是最平凡而毫不起眼的景致或人物,甚至是静物或风景的一角,而且他深信一个如同摄影机快门按下的模糊景象比设定好的图片更说出真实的景致呈现。因此所谓的主题或对象都比不上绘画当下的时机来得重要,艺术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对于本质的追求与挑战,而不是等待现成的主题降临。艺术家一方面在创作里寻求答案,一方面又不断挑战创作当下的原初动机,这种种自我提问与矛盾的双重个性,不断在里希特的作品里透露着成为他创作的核心。

二、里希特虚像绘画的模糊性营造

里希特的虚像绘画是通过模糊画面,通过一种细腻的技术使传统艺术题材或风格具有现代感,他的绘画以照片为基础,但是却不完全重现照片;他不完全重现照片,但是又不进行拼贴。

模糊处理的方法使里希特的作品区别于当时超级写实主义。他自己也曾说过,他没有耐心花一年时间在油画中精确展现照片原本的面貌,而模糊的图像,则可以使作品产生某种共性。为了获得那种独具特色的,表面上的模糊感,里希特用一把很软的,很干净的画刷,在尚未干透的颜料上刷来刷去,以制造形象模糊的新视觉效果。模糊在里希特的绘画中是含蓄的,是含义不明的,也是藏而不露的。他习惯用灰色重新解读照片的内容,摩擦、删除的手法,糅合粗糙与细致两种矛盾的风格,有意识地忽略细节,又对整体模糊处理。作品《牡鹿》体现了同一幅作品中并置两种描绘手法的创作倾向,艺术家将两种不同的描绘方式运用在作品的不同空间中,被模糊处理的鹿和用精致线条勾勒出的树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里希特的作品虽然是具象的,但却是模糊的;五官是可见的,表情却是缺失的。《中枪倒下的人》隐去了死者的面目,在复制过程中,艺术家将图像进一步虚化,从而隔断了作品中死者与观者直接交流的可能性。观者只有通过感受整幅作品的氛围才能体会作品描绘的死亡所带来的恐惧感,这区别于观者对话语性绘画的接受方式。观者观看他的作品时并非直接面对作品,而是通过一个模糊层间接地与作品接触,观者永远无法真正接触作品的真相。“我想让人明白,这虽然画的是照片,但并不是辛辛苦苦照着照片画下来的复制品。”里希特用这种新的画法实践了他的艺术信念,成为他个人标签性的系列作品。

三、灰色调魅力

里希特在绘画中努力回避作品形式中个人化的情感色彩,试图将自我观念、风格、主题、想法、计划等自觉意识降到最低的限度,而最能体现他这种感情的形式,就是灰色。六十年代以来,里希特用灰色或黑白图像来反映周围的事件,试图强调没有情感的真实,照相式地准确再现客观的真实。灰色图片的选择和对图像的高度尊重使其区别于当时的波普艺术。

在希特的笔记中记载了他重视灰色的绝对性及其在艺术方面对画出来的物体的优先地位:“我只是对灰色的平面、层次过渡及色调列、画面布局、交叠、连接等感兴趣。如果我可以不利用物体作为这种构造的支架,我会马上去画抽象画。”灰色,对于里希特来说是非常喜爱的,他与灰色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对于他意味着缺乏信念,什么都没有,没有观点,没有形状。既唤不起情感,也没有联想;它既可见又不可见,任何其它的色彩都没有这种能力。里希特在作品中尽可能的追求色调的减少及中立,特别重视怎样使用涂刷绘画颜料。他尽可能以无表现力及机械性的用笔或滚筒将灰色颜料抹上。里希特觉得在彩色画板的作品中,多样化及随意的使用彩色抵消了其任何表现力及感情表现,绘画构造会被中立化。

尽管如此,观者仍然能从里希特的作品中读到到些许情感。在《牡鹿》中,画面的不同区域里,运用不同的灰色,牡鹿身上的污点与明确的轮廓线形成对照,而树的凹陷轮廓透过剥落的涂绘部分显示了绘画结构,整个画面隐约透着一丝悲伤。灰色还使人联想到阴郁和“死亡”。《鲁迪叔叔》身着一套整洁的制服,怀着胜利感站在照相机前,却不知1944年7月底他要为保卫祖国而付出生命;《玛丽安娜阿姨》1932年6月她与她四个月大的外甥格哈德在父母亲的花园摆着姿势,却不曾料到会在十三年后成为纳粹灭绝人性的屠杀行为的牺牲品。因此,德国画家查理斯·维利曾说里希特的绘画思想总处于一种矛盾的思想中,“他声称不要风格,但最终形成的却是标签式的个人风格,他强调自己的绘画不是观念绘画,但他关于摄影和绘画关系的很多阐述实际上还是很观念。”

四、结语

在摄影已经相当普遍地对绘画形成影响的时代,特别是在录像、电影等“动态影像”对绘画构成直接冲击的时代,里希特以超乎寻常的胆识与睿智面对图像世界的纷乱,通过吸收摄影、录像和电影的语言优长,创造了属于他的艺术最鲜明特征的“虚像绘画”,对数十年绘画艺术与所谓更合乎时代的摄影艺术相比已失去意义的看法,找到了有说服力的回答。里希特的绘画给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为中国艺术家解决自身的文化艺术问题带来了新的经验。部分艺术家的创作也深受里希特“照片绘画”的影响,如最早画老照片画出成果的张晓刚。他的“失忆与记忆系列”、“描述系列”都是以照片为雏形创作。

里希特的绘画历程,使我们体会到了一种尊重日常经验又超越表象再现、注重精神内涵的德国艺术传统,充满了一种在多样的媒介边界地带构建绘画新的价值的探寻,也充满了视觉文化可能获得的新的社会性与现实性。国内艺术界对里希特的了解大部分停留在图像层面,只是简单对里希特艺术挪用和摹仿,几乎很少了解里希特图像背后的思想和观念,并在很大的程度上产生了误读,这个问题在以后的绘画研究中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他对于当代人的最重要的意义,并非创造了什么样的绘画图式或开了什么样绘画技法的先河,而在于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创新精神与艺术家所应具有的纯粹性。他的艺术不仅在西方艺术界获得普遍赞誉,也深值我们中国艺术界所研究。

参考文献:

1.《世界美术大师绘画》.江文.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年

2.《形象的模糊——里希特艺术笔记和访谈》.朱其.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10月

3.《西方现代艺术史》.H·H·阿纳森.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03月

4.《格哈德·里希特:绘画四十年》.Robert Storr. Museum of Modern Art,2005年1月 责任编辑:刘小红

上一篇:戏曲演员的表演艺术 下一篇:“小品方法”在演员塑造角色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