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电源设备运行安全的研究

时间:2022-09-24 03:58:14

通信工程电源设备运行安全的研究

摘要:通信电源设备是供给整个通信系统的能源基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信电源一般不出事,出的都是大事。所以,对通信电源设备在运行时的安全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而保证通信电源设备持续安全、可靠的运行。

关键词:通信工程;设备运行;运行安全;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1.通信电源的重要性

通信电源是构成各种通信手段所不能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保证通信的质量也有着和重要的影响。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是局部的,而一旦通信电源发生故障时,通信就会全部停止,因此可以说通信电源就是整个通信系统的心脏。目前在通信电源中,由于高频开关电源有着很多的优点,已经全面替代了线性电源、相控电源已经是目前通信电源的主体。

2.影响通信设备运行安全的原因

2.1二次雷击

在长期的维护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基站设备在雷暴季节的损坏都是在基站避雷天线、避雷器件和接地装置完好的情况下发生的。在强磁场作用下,处于磁场之中的导体上将产生幅度可达几千至几十kV的感应电压。如果此时的基站设施,特别是对外部的链接线路没有很好的屏蔽措施,就极易在上面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如此高电压势必造成通信设备的损坏。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二次雷击效应。

2.2地电位反击

由于地电位反击所造成的基站电源设备毁坏的现象,主要发生基站比较集中的地方。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站接地点的地阻值不同,且相互位置相邻又较近,当一方或多方遇有强雷击情况时,就会在各自的接地点间形成不同的电位差,由此形成两点间的强电压,导致进入电源设备的电压的在瞬间升高从而烧毁设备。

2.3动力线路断相

动力线路的断相状况是农村电网经常性发生的问题。其主要原因除线路质量差、管理不到位等客观因素外,也有一些是人为的因素。

2.4其他因素

除上述因素外,基站的一次电源设备的防雷击措施不完善,多次电源设备维修所导致的电源设备性能下降,通信基站内部防护功能不足等原因,也是导致基站电源设备损坏的原因。

3.通信工程中设备运行安全的措施

3.1加强通信设备的过电压防护

3.1.1加强电源设备的雷电过电压防护

防雷设计是保证通信电源系统可靠运行的不可缺少的环节,雷电对信息设备产生危害的根本原因在于雷电电磁脉冲,这种雷电电磁脉冲包括雷电流和雷电电磁场。产生过电压的根源是雷电流,而雷电电磁场则是产生感应过电压的根源。在通常情况下,通信电源必须采取概率防护、系统防护和多级防护的防雷原则,通信电源系统应采用多级防雷体系。而采用防雷器件时需考虑到防雷器件对系统的影响,包括工作电流、工作电压、工作频率、谐波干扰、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工作温度、绝缘等级、泄漏电流、插入损耗、结构形式、远程监控、操作与维护,安规的影响等。对于通信设备来说,雷电过电压来源主要包括直击雷/感应雷过电压、雷电侵入波和反击过电压。

3.1.2通信线路防止过电压

通信电缆进入机房务必得接入保安配线柜。保安配线柜应装有抑制电缆线对纵向对过电压、过电流的限幅装置。当一些通信线路与电力线接触时或遭受到雷电干扰,固体(气体)放电管放电(或压敏电阻限幅)将高压入地,使危险电压下降到安全范围。如线路遭受幅值在350mA以上电流时,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的阻值会迅速增加,线路呈现断开状态,回路电流幅度减小,从而保护了室内通信设备。当过电压过电流消除后,保安单元就会自动恢复正常。所以,保安配线柜的使用对于防止通信线路干扰过电压,降低设备故障率是非常必要的。

3.1.3防止静电引起的过电压

在通信机房必须安装加湿器、空调、湿度计、挂设温;用湿抹布擦地,增加湿度,用湿棉抹布,降低静电产生的条件。在检修通信设备时,先带防静电手环,或者用手先摸机壳放电后,再进行设备检修,这些均能够有效地降低因静电引起的通信设备故障。

3.2通信设备的接地

通信设备的接地,一般分为两类: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工作接地是将电气设备外壳与大地直接连接,当发生漏电时,通过外壳传入地下,减小通过人体电流防止发生触电伤亡事故;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以大地作金属性连接,以保证人身安全。如结构架、金属外壳等。通信设备的接地,有屏蔽、均压、分流等作用。接地为各种干扰过电压、过电流的泄放,提供一个出口,是各种过电压、过电流保护的基石,因此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一般比较重视接地而不容易注意接地线的布放,从而造成地线上的电流不均衡、引起电路干扰、设备运行不正常、甚至造成设备损害。在通信机房内,防雷地线、工作地线、保护地线、配电盘(低压)的均应单独布放,并要在地线排上汇接,然后经过接地线到单点接地体入地。要保证电力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就必须要认真分析通信设备的运行状况,找出并克服危及运行的弱点。由事后性被动检修,转变成预防性主动维护,提高通信设备运行效率,保障电力通信网的畅通,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

3.3通信设备的日常维护

3.3.1交流配电单元

1)交流输入,因为移动通信基站对安全性与稳定性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要保证通信电源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如果基站通信电源系统交流输出发生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无线与传输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会造成基站的瘫痪。因此要在一些比较重要的中心站设置两路交流输入,也可以采用一路交流输入、一路油机输入的方式

2)合理设置告警与保护,如无特殊要求,通常出厂时会将电源设备的各项告警与保护默认值设定好,无需更改就能保证通信设备正常运行。但是对于一些位于偏远地区的站点来说,由于其交流电压相对不稳定,如果其供电质量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则会造成交流电压的波动范围过大,超出设定好的保护值,最终交流配电单元受到影响频繁的切换交流,直接影响到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这个问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电源设备的出厂设定值做合理调整,而一些偏远地区的站点条件恶劣,则可以在确定是供电质量问题的前提下设置稳压装置。

3.3.2整流模块

1)提高模块输出能力。电源整流模块标称的输出电流可能相同,但实际的输出能力存在差异,如果整流模块在高峰时段接近满负荷,再加之其自身内部元器件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基于散热差的环境时就会导致整流模块出现问题。因此要充分考虑整流模块的数量,增加备份,并且尽可能防止整流模块基于满负荷的状态运行,提高模块的使用寿命;采取降温及加大通信电源通风量等措施,减少模块内积存的热量。

2)做好通信机房防尘与防潮工作。通常正规的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均是处于封闭的状态,除了施工与维护之外,有很好的控制灰尘污染效果。不过一些简易机房由于封闭条件相对较差,所以室内积累的灰尘也比较多,长期下去一旦整流模块受灰尘污染严重,就会影响到其正常散热,最终导致出现问题。因此提高机房的密闭性,减少室内空气流通。还有一些地势相对较低的站点,如果降雨量可能会导致设备进水,造成模块内部短路引起故障。因此处于低洼处的站点要进行垫高处理;日常维护中还要定期检查站内湿度,保证通信基站运行正常。

3)设置合理的接地电阻。虽然很多电源设备均设置了过压保护以及浪涌保护,但是如果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偏大,从交流输入串进的高压会损坏整流模块。因此要仔细检查接地系统,如果接地电阻与实际应用要求不符,则要及时处理。

3.3.建立健全新的维护机制和制度

健全的维护机制和制度是保证通信电源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强制性手段对设备进行保护的手段。是通过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对各种电源设备进行强制性控制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当前要结合以集中维护、集中管理、集中监控为特征的本地网一体化维护管理体制,利用动力和环境监控系统的平台来进行维护体制改革。不同地方可以按照自身不同的特征来设计属于自己的维护机制。在制度方面要完善的集中维护、集中管理、集中监控的维护制度,实行故障的集中报障和闭环处理的政策。

4.结语

综上所述,通信电源设备是整个通信系统持续、稳定运行的基础和保证,其在通信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旦通信电源发生故障,则会产生严重事故,因此对通信电源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且做好相应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保证通信电源安全、持续的运转。

参考文献:

[1]武斌.浅析如何加强通信电源设备的运行安全[J].民营科技,2011(11)

[2]吴坤君,雷宏江,李强.通信电源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通信技术,2012(03)

上一篇:浅谈工程建设管理与工程经济 下一篇:正确选择基坑支护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