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时间:2022-09-24 03:21:39

浅析如何提高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限制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因素,并对如何提高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特别是在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根本就是一堂放风课。先别说教师的教学,很多学生都会主动地要求自由活动。至于要实施怎样的体育课程及教学就更不用说。因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来,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途径进行探讨。

一、影响体育有效教学的因素

判断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是要看学生是否有能力的提高、技能的增长,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学生进步大,说明课堂有效性很高,反之有效性就低,甚至没有。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制约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不切合实际

教师如果在备课的时候,忽视了对上课时间的考虑,而把教学目标制订得非常细致和具体,就会使教学目标因为时间的限制而无法完成。给学生安排过重的负担是与新课标的思想背道而驰的,因此要适度给学生放松一下。

2.忽视运动技能教学

在很多中学里,体育课就意味着学生可以自由玩耍。教师只是负责监管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完全忽视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事实上,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是整节课的灵魂与精髓,应该贯穿在整个体育课堂中。如果教师忽略对学生技能的培养,那么就会阻碍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也不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教师要关注技能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后所获得的愉悦心情。

3.片面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不少体育教师认为,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一点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来无可厚非,可是如果片面强调兴趣而不重视教师自身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也是错误的。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下,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出现了学生自由玩耍、教师不加理会的局面。这样的体育教学虽然受到某些学生的喜欢,可是却没有完成任何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属于无效课堂。

4.忽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不少体育教师忽视了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只是一味追求学生的好评,不重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更不要谈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了。为了让学生高兴,体育教师允许学生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时间长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任何的提高,教学内容基本为零,课堂有效性成为空谈。

5.忽视教学方法设计

也有不少体育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在课堂教学中也很注意实施,可是却不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也不注意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与系统性。他们把体育教学目的简单地理解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动作要领。

二、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1.激发运动兴趣,渗透终身体育意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学会一些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他们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学生只有不断地进行锻炼,才可以促进他们身体锻炼的动力产生,这也就可以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现代人达到身心健康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设置体育游戏的规则,这样才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使整堂体育课程更加具备趣味性,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从而形成他们终身学习体育的意识。

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激发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体育的看法,敢于和善于提问。教师要做好教案的设计工作,依据学生的具体知识和水平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特别要掌握好教学设计的难易程度和手段,不断提出和处理各种问题。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较低的起点进行多方位的设计,启发学生的思考方式和途径。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充分的、有效的启迪,这样学生才会有林林总总的想法和创意,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创新的萌芽才能有机会成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3.教学内容要有科学性和创造性

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不能对其安排难度过大或者过小的教学内容,否则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此外,教师还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特征的鲜活个体,学生之间具有较大差异性,一定要照顾到所有学生,使其都有所提高和发展。同时,教学内容要具备创造性。体育教师要注意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如可以采用设置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思考,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造,自编健美操、舞蹈等。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教师还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展。

4.课堂设计多样化,丰富教学模式

由于体育课大多都是在室外进行,这就为体育课堂的多样化设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可以把一些专业知识融入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时候,也可以学习到许多体育的专业知识。例如:在学习武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学习武术对人体有哪些作用或者和学生讨论体育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等问题,这样不但可以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首先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融合师生情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体育课堂上的成功与喜悦,从而大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湖北省洪湖市实验中学)

上一篇:参与 互动 激趣 下一篇:浅谈教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