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时间:2022-09-24 02:36:17

理工类中职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摘要: 学习动机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职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对国内外关于学生学习动机研究成果回顾的基础上,作者根据相关理论,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理工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提高理工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几条途径。

关键词: 理工类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学习动机;因素;激发

一、调查背景

所谓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它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①引发行为的起因是什么?②使行为指向某一目的的原因是什么?③维持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在许多有关动机的文献中,心理学家们往往用动机作用(motivation)这一术语来描述个体发放出能量和冲动,指引行为朝向某一目的,并将这一行为维持一段时间的种种内部状态和过程。动机作为外语学习中最重要的学习情感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外语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因,对学习起着定向和内驱力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自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国外学者就对第二语言学习有着广泛的研究。Gardner 的语言学习社会教育模式在这方面的影响比较大,该模式包含文化信念、对语言学习的态度、融入(目的语社会)倾向和动机,其中基本的因素是动机。该理论把语言学习动机定义为一个组合 ―― 努力的付出和达到目标的愿望以及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态度的组合。Gardner 还提出了两个著名的概念――融入性取向和工具性取向的概念。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了包含认知观点在内的比模式视角更宽的语言学习动机理论。如Dornyei 提出的包括三个层面的动机模式: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情景层面,该模式强调动机是一个多向度的、受情景因素影响的概念。英国的两位学者 Williams和 Burden 在审视了各种有关动机的理论观点之后,也提出具有认知主义和社会构建观主义性质的动机模式。其要旨是从根本上说动机是行动的选择或决定 ―― 决定是否做某事、决定投入多少努力等;决定的作出有赖于人们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也有赖于人们自己的归因方式、个性特点以及其他因素;决定还受到重要人物中介作用的影响;个人归因方式和中介影响又受到周围世界文化、社会、观念等的影响。总之,决定处于核心地位。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国内学者才对外语学习动机及相关因素给予足够的关注。但是,大多数学者重视的是普通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忽视了对理工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方面的研究。理工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有其独特性。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稳定性较弱,自我约束力较差;他们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满足将来的职业技能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升学,对于他们来说,不存在升学压力;但同时,这部分学生因为在初中时成绩较低,为没有升入普通高中而存有自卑心理。

二、调查的主要问题

本调查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理工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有哪些的类型

(二)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哪些?

(三)在(一)、(二)的基础上,探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可行性方法。

三、调查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安阳市电子信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家电电子维修专业的347名学生,其中男生336名,女生11名。

四、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和访谈是本文所采用的方法。

1、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识别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二是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针对学习动机的当前研究现状和目前理工科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动机问题, 作者问卷调查了两个专业的在校学生。笔者直接参与问卷的调查工作。回答问卷之前,先向被试介绍研究目的,力争数据客观、真实。发放问卷347份,共收回问卷334份。在331份有效问卷中,男生为320人,女生为11人。

2、访谈。访谈的目的也有二:一是找出影响理工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不利因素;二是为了补充调查问卷的局限。作者以英语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拟定访谈提纲, 并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和第一年的期末考试成绩, 对参加问卷调查且问卷为有效问卷的 331名学生中成绩较差的42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五、调查结果

在对安阳市电子信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和家电维修专业的 331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其中42名学生所进行的访谈的基础上, 作者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并对访谈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了理工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 并从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师、学生、教材学习任务、学习环境四方面着手, 对影响理工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的英语学习动机属于工具型动机, 缺乏融合型动机;外在动机比较明显, 缺乏内在动机。学生性别对学习动机类型的影响不太明显。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在于学生缺乏自信, 自我效能低, 归因方式不正确; 缺乏学习兴趣, 对自己期望值低。另外,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 师生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六、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可行性方法的探讨

根据教育学专家的相关理论和对本项研究结果的分析, 作者有针对性地探讨了一些激发和保持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有效提高理工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可行性办法。

( 一)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首先教师要为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 这些材料应当符合以下标准: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当(尤其是在起步阶段,一定要做到:起点要低,难度降低)。其次,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语言交流的环境条件,适时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或导入一些游戏,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

( 二) 针对理工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的方法:不能只给学生一些如“努力好好学习”等抽象而空洞的建议,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要让学生清楚学习是有意义的,更要清楚的知道学习对他们的意义,确保他们能够知道他们将从学习中学到什么(具体目标),教学生学会如何达到该目标,并针对学生的目标提出具体化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如学生有过失败的经历,应让他们从小的、容易的、力所能及的目标着手,同时让学生自己记录一下自己每一步的成功,教师也应该为这些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

( 三) 帮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信心。大多数理工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新生对英语学习没有足够的自信。多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即多和自己的过去相比较,每一丁点儿的进步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巨大的推力;另外要多给学生尤其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创造一些获得成功的机会,以增强其自信心。其次看准时机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消除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紧张与焦虑的情绪,并强化学生自信,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上一篇:浅谈高校生物实验教学 下一篇:高职数学应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