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发展理论下的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时间:2022-09-24 02:35:08

自我发展理论下的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缺乏、原创性科研成果少是当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从自我发展理论出发,深入探讨如何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期拓宽研究视野,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借鉴建议。

关键词:自我发展理论 内涵 阶段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江苏省2015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基于自我发展理论的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与路径研究(JGZZ15_061)

自我发展理论给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带来许多启示,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自我发展理论对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作用。以研究生自我为出发点,通过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完善培养制度、加强导师指导、改善科研环境等方式来培养及提高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以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从而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一、自我发展理论的理论内涵与研究生培养

发展心理学家一直以来都比较关注自我发展,他们以自我为核心,提出了许多相关的人格理论。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自我发展的过程。虽然每个心理学家的观点存在分歧,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但他们都非常强调“自我”的作用,提出了较多关于自我发展的理论。

目前针对自我发展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两大学派,一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发展是个体人格结构理论的核心要素。“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id,也称“伊特”或“它”)、“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组成。“这三者在意识、无意识活动机制下,在性发展的关系中形成起来。”[1]其中,“本我”是遗传带来的本能,属于人格的一部分。并且,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本我”起着最主要的作用。“本我”在与环境的接触中发展成“自我”,“自我”感知外界刺激,并且将外界经验消化,存储。人格中“超我”是指人在与环境的接触中,遵循道德的原则,分清楚对与错,与一般人所谓的良心类似。一方面,“自我”在发展中,要调节“本我”与外界的关系,使得“本我”适应外界环境,同时需要满足“本我”对外界的需求。另一方面,“自我”还需要考虑“超我”是否被认可。弗洛伊德J为:“一个人能够生活得顺利而有效,则必要依赖这三种力量维持平衡。”[1]其后,弗洛伊德的弟子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见解发生了严重冲突,创立了“个人心理学”学说,把人作为具有主动性的能进行自我塑造的个体。该学说突出个体具有的追求优越以适应环境的品质,强调意识的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人格统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存在诸如智力、天赋等许多不可改变的因素。但是,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归属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可以通过某些手段和措施加以提高。从精神分析角度来说,人类对外界的需求和追求更好的上进心会促使人们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从而促进自我的发展。

另一派学说以存在主义为代表,强调社会氛围对自我发展的影响。“意义采择”是该学派代表人物罗伯特・凯根的“结构――发展”理论的核心要素 。在罗伯特・凯根看来,个体的自我发展意味着不断告别旧意义从而采择新意义。罗伯特・凯根的自我发展理论突出人的主体性,“自我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主客体分化以及两者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主体不停地采择新意义,调整和整合两者关系,使其保持平衡,从而使自我发展到新的阶段。”[2]研究生在从事学术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自身知识结构与外界新事物的分化整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研究生与外部人物如导师、专家、同学的交流和互相学习中,在不同观点的交流与融合中,研究生在科研创新中产生新的想法,进而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不同的心理学派针对自我的范畴,以及自我发展理论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其主要的观点都集中在如何平衡主体与外界的关系使得主体对外部环境利用最大化,从而让个体获得更健全的自我发展。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应该以研究生自我潜能的实现或特性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二、自我发展理论中的阶段性与研究生培养

鲍德温认为,“不管是对个体还是对种族来说,意识的出现都是呈阶段性的”。[3]埃里克森在系统钻研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他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取决于环境。因此,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中,要考虑环境对主体的作用,即如何改善环境,将环境对主体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埃里克森指出,每个阶段的个体都需要解决特定的危机,危机解决则可以增强自我的力量,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从而创造性地解决每个阶段的问题。比如其第五阶段青春期(13-18岁),需要克服角色混乱,从自己从扮演的社会角色和别人的评价认识自己。卢文格对自我发展的阶段也颇有研究,他通过对自己及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分析,将儿童的自我发展理论总结为十个发展阶段,其中自我发展理论的最高阶段就是“整合阶段”。卢文格的自我发展理论不像埃里克森那样把年龄作为关注的焦点,他主要关注的是从理论的角度分析自我发展本身会经历怎样的顺序阶段。在卢文格看来,因为个体所处环境以及智力不尽相同,个体最后所达层次也不尽相同。

所以,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方面,除了要考虑研究生自身因素,包括智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理想、兴趣、动机、信念、意志等),还要考虑环境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刺激效应,以及研究生应该如何利用环境提高自我。

三、自我发展理论在构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各个心理学家或流派有关自我发展理论对个人意识、自我主动性以及环境对人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给构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带来了诸多启示。因此,应该以“研究生”作为主体来构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积极探讨如何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如何调动研究生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制定培养目标――体现主体的差异性

自我发展理论强调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而研究生培养必须适应个性发展,以能够激发个人潜能,满足个人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内在要求和最终目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具体体现,因此,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显得非常重要。追求理论创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高质量把控学位论文的质量是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体现。研究生因专业不同,其培养方式也必然存在差异。所以,在制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时,需重视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帮助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为日后撰写学术论文奠定基础。此外,除了要考虑专业和研究方向之外,还需考虑来自不同学校的、不用专业的研究生在思维智力方面的差异性,因而学校要根据主体的差异性,制定最合理的培养方案。

(二)改革课程体系――契合主体的兴趣和需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不断积累知识,为今后的研究打下扎实基础。因此,研究生课程的设计要契合研究生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科研领域,以激发研究生自我的科研兴趣和满足其学术需求为目标,从而促进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对学术型研究生而言,其科研创新和学术成果主要表现为理论知识的创新。因此,课程设置要体现专业特色。只有充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专I知识之后,研究生才可能深入了解本专业领域,从而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研究生除了专业课程以外,也要合理配置选修课和公共课的比例,往往创新的成果多出现在多学科的交叉点上,因而学校在设置研究生的课程时,不应只局限于本专业相关课程的学习,而需要不断破除学科领域之间的壁垒,重视学科的交叉融合。自我发展理论的阶段性特征告诉我们,个体自我发展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解决特定问题。就不同年级的研究生而言,他们所处的每个阶段面临的要求并不相同。对于研一的学生而言,要注重知识储备,并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形成合理的理论框架,为以后高年级的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技能训练奠定基础,从而使自我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当然,研究生本人需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并不意味着研究生要把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独立开来,低年级的研究生自身在课程学习中,同时还要尽早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对科学研究进行初步尝试。

其次,从教学内容来看,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不应该局限于书本知识,还应该关注本专业最新的知识,掌握学科前沿。从自我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本能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听并加以分析整合最后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理论。所以,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内容除了要考虑课程内容的前沿性,还应该考虑如何让研究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如何让他们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最后,从教学方法来看,教师上课应该尽量提高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适当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提高主体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增加学生上课演示的机会,让学生以课堂汇报的形式上课,如此可增加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加课堂讨论的环节,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都广泛参与到学习中来,让研究生在讨论中不同观点互相碰撞,产生新的想法,从而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完善培养制度――实现主体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首先,从研究生的招考制度来说,报考者只有达到所报考院校的招生分数线,才有资格进入复试。笔试往往着重考查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这并不能考察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同一专业的入学者生源质量也参差不齐,有很多也是跨专业过来的,对考入专业领域并不熟悉。入学者的智力和潜能差别很大。所以,在复试阶段,学校尤其要注重考察入学者是否具有从事学术创新的潜力。此外,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其年龄跨度很大,所以学校在录取研究生时,除了要考虑研究生的创新潜力,还要思考研究生的考研动机,即“本我”的需求,入学者是否因为热爱学术而选择继续读研或者只是为了一纸文凭。读研的动机与研究生今后能否主动开展学术研究密切相关。研究生本人如果是出于对学术的热爱和完善自我的目的,在日后的学术研究中,必然会全身心投入到里面。

其次,“我国不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教育都基本上是‘严进宽出’的做法。”[4]这使得研究生入学以后的竞争意识减退,研究生主体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降。自我发展理论突出主体的参与,这意味着在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研究生本人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研究生教育和学习应高度重视研究生本人如何参与科学研究。因此,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学校要完善研究生的中期淘汰制度,参照培养目标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考核,从而激励研究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来,以此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平时的课程考核上,教师可适当改变以外在化的标准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的方式,如考试成绩。教师应当关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并指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实现自我发展。

最后,学校还应该完善研究生的奖惩激励制度,对优秀学子以及科研成果进行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励研究生进行学术创新,学生一旦有了进行学术创新的动机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术创新中来。以“奖励”激励研究生学术创新,让研究生在此氛围中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主动参与学术研究。因此,学校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需求,形成多种激励方式,满足学生的期望,以此鼓励学生创造有价值的创新成果。

(四)加强导师指导――引导主体进行“意义采择”

自我发展理论强调主体即研究生自身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和主要参与者,这就需要研究生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挥并提高自我主动性。研究生自身需要对外界的环境不断进行意义采择,并不断调整主客体的关系使之保持平衡。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生导师应该指导研究生积极进行意义采择。“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关键。”[5]导师的创新素质、教育理念以及师德师风以及研究生对导师的满意程度和与导师的交流程度等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

从自我发展的角度来看,研究生导师在对研究生进行帮助和指导的时候,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研究生导师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是否平衡的问题。研究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思想和个性,因而研究生导师在培养研究生时,不仅要考虑其智力发展水平还要,要注意尊重研究生个人发展的意愿,做到因材施教。导师应当注意分层次指导学生,根据自我发展理论的阶段性特征,不同年级的研究生其学习重点和科研能力也有所差异,因而导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

第二,导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方法对所带研究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导师在传授研究生科研方法以及经验时,不能只让学生被动接受,要积极引导不断发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导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逐步学会和掌握学习方法,最后能够自行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三,对学术型研究生而言,其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最终都体现在学位论文上,因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水平是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研究生如果想要发表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就要敢于承担失败,然而大多数研究生不愿意去承担有较大失败可能的任务,拒绝尝试新思路、新方法。在研究生未具备较为稳定的学术品质时,其学术热情则会因困难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减弱。基于此,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选题上就要鼓励其在本学科空白或薄弱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但是“风险”选题不一定会收获预期的科研成果甚至失败。这就需要导师在研究生遇到科研困难时,除了要进行一定的思路引导,还应增强所带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不断发现新的突破点。经过导师的指导,研究生最终寻找到解决该阶段“危机”的办法。“危机”的解决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自我力量,在积极的自我意识的指导下,研究生对以后每一阶段的问题都能创造性地解决。

所以,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时,除了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主体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同时还要注重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自我发展的最高阶段,主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导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提出合理的要求。

(五)改善科研环境――激发主体学术创新的欲望

自我发展理论认为,组织、团队乃至社会都是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提供者,关注他人的发展也可以为自我主体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创造可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与良好的学术氛围紧密相关,因为浓厚的学术氛围会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调动其创新精神,帮助其产生创新欲望。研究生在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将收获到的信息消化、存储,从而提升自我。

研究生本人、同学、老师之间应建立一种学术上平等自由的关系,尤其是研究生与老师之间,自我要敢于表达观点,质疑权威,增强自我学术信心。同时,学校应该创造机会让研究生本人可以与同学、同行甚至学术精英之间应该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互相分享自己近阶段的科研成果和观点,自我可以在学术交流中弥补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也能催生新的想法,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同时,浓厚的学术氛围也有利于激发研究生良性的竞争意识以及学术创新的欲望。

从校园硬件设施来说,“科研平台的建立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建设提供实践基地,以科研平台为依托的科研项目促使研究生积极参与各种科研实践。科研平台是研究生从事学术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6]研究生若能便捷接触到这些硬件设施,就会本能产生学术自觉,激发其学术创新的热情。因而,学校需要在科研设备的购置以及科研平台的搭建等方面增加投资力度,高度重视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充足的课题经费又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保证,所以,学校要加大经费的投入,这不仅能提高研究生科研的效率,还能提升研究生的满意度,督促研究生全身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中来。

四、结语

自我是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导力量和核心。构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需要研究生自身发挥主动性以协调主客体的关系,使得客体服务于主体的发展,最终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通常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因此我们必须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不断帮助研究生实现自我发展,鼓励他们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辽宁:上海古籍出版,1986:173,176.

[2] (美)罗伯特・凯根.发展的自我[M].韦子木,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16.

[3] 陈国典.自我与自我发展的理论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80-84.

[4] 白福臣.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人才培养改革,2013(25):27-29.

[5] 何植民,黄桂花,黄霞.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06(11):60-62.

[6] 郑宇梅.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239-242.

[7] 陈元中.培养学术型研究生理论创新能力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6(2):69-71.

[8] 李立清,龙唐斌.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6(2):11-16.

[9] 王恩国.对“结构――发展观”关于自我发展的意义采择理论的理解[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9-41.

上一篇: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讨与分析 下一篇:浅谈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