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国社会科课程目标及其对我国课程目标的启示

时间:2022-09-24 02:05:57

浅析美国社会科课程目标及其对我国课程目标的启示

[摘 要]美国社会科课程是美国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它的开展直接影响美国公民教育的效果。社会科课程体系目标的设置体现了课程的灵魂。美国社会科课程目标体系由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构成,以十大“主题轴”为基本框架,下设具体的目标,课程的目标取向为知识、技能、价值观三维取向。美国社会科课程目标对我国有如下启示:课程目标取向上,我国应更加注重价值观导向;课程目标内容上,我国应增强其丰富性;课程目标体系上,我国应增强其层次性。

[关键词]社会科;课程目标;美国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1-0097-02

[作者简介]闫巍(1989―),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硕士。

一、对美国社会科课程目标的解读

(一)美国社会科课程及目标界定

对于社会科课程的内涵,美国社会科协会(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简称NCSS)在1944年制定的《全美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简称《全美标准》)中给出了最完整和清晰的界定:社会科是为提升公民能力而进行的有关社会、人文科学的综合学习。社会科课程并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个学习领域,由多学科组成,贯穿从幼儿园到12年级(-12)的课程。社会科课程主要包括历史、公民学与政府、经济和地理等。《全美标准》对美国中小学社会科课程的总目标做出了规定,“社会科是关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学科,旨在提升公民的能力。社会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年轻人发展这样一种能力:作为生存于文化多元的、民主的社会中的公民,能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做出有利于公众利益的、有见地的、明智的抉择”。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科课程以培养公民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为目标,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好的家庭成员、好的社区成员、好的国家公民。社会科课程目标的合理设置为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方向,对整个社会科课程乃至公民教育的有效开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美国社会科课程目标构成的解读

美国社会科课程目标体系是由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构成的。以“文化”“个人发展与认同”“权力、权威与管理”等十大“主题轴”为基本框架,下设具体目标。

首先,这十大“主题轴”并非以具体的学科知识为内容,而是以社会问题为出发点,并结合了学生个人的经验,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如十大“主题轴”的第十个“公民理想与实践”,把政治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世界观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领域的课程与学生需要面对的现实社会问题整合起来。这样的社会科课程导向建构模式,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社会科视野”。

其次,每一个“主题轴”都是众多课程知识的综合,每一个领域的课程难度呈螺旋上升。如十大“主题轴”的第四个“个人发展与自我认同”,以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为基础,从这些学科的理论出发,给学生传达一种多学科融合的思想,使其在思考问题时,具备一个综合的视野。

(三)对美国社会科课程目标取向的解读

关于美国社会科课程的目标取向,学界的观点各有千秋。中央教科所课程教学研究部高峡将其概括为三维取向,即知识、技能、价值观。[1]笔者也认同美国社会科课程的三维目标取向,但是对各个维度的解读与前者略有差异。首先,课程目标的价值观取向是首要的也是最终取向。因为归根到底社会科课程服务于公民教育,最终是要让每个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这也是社会科课程开设的初衷。因此,价值观取向是目标终极取向。美国的价值观教育强调自由、民主,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美国的多元化特征、理解民主的基本原理等途径引导学生价值观养成。其次,美国社会科课程目标有认知层面的取向。加州的课程标准不但规定了各个年段的知识学习标准,还在课程目标中划分了历史、地理、伦理、经济等六个领域,规定了每个领域的学习要求,每个领域的学习要求下又有若干条具体的目标要求。这样的设计可以保证学生获得必要的学科基础知识,有效避免了学科间不平衡、内容层次参差不一的问题。最后,课程目标技能和方法层面的取向。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要掌握具体技能,包括学习的技能、交往的技能、社会实践的技能等,这样才能在价值观的指导下,真正实现有效的公民参与。

二、美国社会科课程目标对我国的启示

经过对美国社会科课程目标的了解,能够发现其中既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也有不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包括一些不利于社会教育开展的方面,我们在实施相关教育时应该注意分辨。

(一)课程目标取向上,我国应更加注重价值观导向

我国在世纪之交开展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小学和中学分别开设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等综合性的社会课程。在大方向上,我国社会课程与美国社会科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进行国民教育。但是在具体的目标设置上或者说在对学生的导向上却各有侧重。美国特别重视在社会科中让学生学到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基础知识,认为学生获得必要的学科基础知识是他们认识社会和形成正确的民主价值观的基础。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学生才能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和国家的价值观,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公民,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参与社会公共活动,实现公民参与。我国的教育很早就进入了应试教育的体制,并一直困于其中,这导致学生将学习目标指向最终的知识导向层面,忽视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这种教育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教育的开展,很多学生不关心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考试分数上。因此,我国在开展社会教育时,应注重加强价值观导向,避免社会课程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获取。

(二)课程目标内容上,我国应增强其丰富性

美国的社会科课程目标不仅强调多学科知识的糅合,还注重把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起来。以政治科为例,这门课程并非一门独立建构的学科,而是一门与地理、历史学相联系的学科,课程目标的设置旨在鼓励学生运用地理、历史学科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视角去学习、思考政治问题,引导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我国社会科课程目标虽然以能力为主体构架,避免以往过分地强调知识目标,但仍然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培育。多年来教学实践已证明,能力培养应与知识传授相整合,也应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整合,这更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2]因此,我们进行社会教育是要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而合格接班人需要的知识储备、能力储备和情感价值观都应该在目标当中有所体现。因此,我国的课程目标设置可以借鉴美国十大“主题轴”这种模式,增强系统性和丰富性。

(三)课程目标体系上,我国应增强其层次性

课程目标体系应是个横向覆盖全面,纵向层次分明的整体。通过分别设定总目标之下各阶段、各领域的目标,使社会科课程能够体现不同教育阶段的层次及差别,又使得阶段能够互相融通,形成一个整体。十大“主题轴”作为构架美国社会科课程的基本框架,列出了各个主题轴的课程标准、预期表现,这些又构成相互联系的课程标准,并纵贯整个-12阶段。相比之下我国的课程设置缺少连贯性和层次性,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甚至有断层。小学和初中设有思想品德课、历史课,注重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引导,而升入高中以后,社会课程寥寥无几,相关的政治、历史等课程虽然在教学目标上有价值观层面的引导,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陷入知识点识记的泥淖。我们应探寻一种途径,通过在各教育阶段设置相应的主题,增强社会教育的实效性,并且有效实现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理念的接洽。设计出层次性强的一体化课程目标体系,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社会课程的实效性和我国社会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高峡.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内涵――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主题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8(9):54.

[2] 张倩.论美国社会科课程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185.

[3] 任京民.论美国社会科课程标准之变革[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4] 谢竹艳.美国小学社会科课程特点初探[J].教育评论,2013(6).

[5] 尹丽.近十年美国社会科课程的发展趋势[J].当代教育科学,2014(4).

上一篇:基于“系统化动态多协同”的高校“协同创新中... 下一篇: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图书资料室建设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