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如何成就幸福

时间:2022-09-24 01:10:39

试论教育如何成就幸福

摘 要: 幸福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旨归。教育作为人类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并且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部分,其与人生幸福的关系尤为引人注目。本文认为,教育对人生幸福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应该为人生幸福奠基。但是教育的现状又令人担忧。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如何改变?作者怀着“教育可以成就幸福”的信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积极求解。

关键词: 教育 人 生活 幸福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更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人类一切一切的活动,最终的指向都只有一个:幸福。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旨归。教育作为人类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并且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部分,其与人生幸福的关系尤为引人注目。卢梭在《爱弥儿》中说:“我们在出生时所没有的,我们长大后所需要的,全都由教育赐予我们。”康德说:“人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为我们的生活奠基,教育对我们的人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我们每个人不仅有生活的权利,更有过幸福生活的权利。因此,教育对幸福,也就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教育尤其如此)。教育,应该为人生幸福奠基。教育,应该成就每个人的幸福。

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道理是简单明白的,事实却是惨烈痛心的:我们的教育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吗?正在受教育的和受过教育的人,都生活得幸福吗?恐怕没有。从根本上来说,受教育就是为了获得幸福,幸福的目标没有达到,是对我们教育的根本否定和讽刺。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改变?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成就人生幸福?这些问题是值得每一个关心自身幸福和他人幸福并积极寻求改变的有责任感的人深刻思考的。因为这事关幸福,事关我们的生活状态。

一、被误读的教育

我始终相信,教育本身是怀着一颗真诚美好的心谋求带给人类幸福的。之所以出现了现在的状况,是因为我们自己误读了教育。教育是什么?古往今来很多人都给出了答案,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先贤哲人们努力引导着我们正确地理解教育。可以说我们早就知道了答案,但问题是我们并不理解答案。我们在实践中依然故我地“误读”着,将错就错,错上加错,积重难返。

误读一: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这是深深受到斯宾塞“生活准备说”影响的结果。斯宾塞的教育目的,简单来说就是教给学生各种具有价值的知识,为未来的完满生活做准备。首先我们应该肯定教育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价值。接受教育是获得未来幸福生活的前提和保障,每一个接受教育的人都怀抱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要实现梦想就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并没有错。但是,倒过来看的话就有问题了。教育仅仅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吗?

误读二:教育只“教”不“育”。

有“教”有“育”才称得上是教育。我国台湾的陈臣博士在他所著的《教育哲学》中精辟地指出:“教育是应该包含有教导和学习的因素在内,但反过来说并不一定为真。亦即有教有学的行为或活动,不见得就是教育。这是因为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价值的活动。”教育之“教”是技术层面的、表面的,而“育”却是价值层面的、深层次的,正是后者赋予了前者以意义和价值。但我们恰恰可悲地把教育片面地理解了,认为教育只是“教”而已。教育中如果“育”缺失,教育活动就沦为了一种训练活动。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训练是一种心灵的隔离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的精神相契合。”教育如果堕落成“心灵的隔离活动”,那么如何指望它成就我们的幸福人生?

二、教育如何成就幸福

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教育纯粹“现实”化、工具化、功利化了。谁来成就我们的幸福?请还教育以本来面目。

当前教育的种种问题从根源上讲,就在于把教育的最重要的因素排除在外了,那就是“人”。强调这强调那到最后把最核心的“人”的因素丢弃了。现代教育的根本缺陷就在于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的缺失直接导致了我们的不幸福感。要改变现状,我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摆正教育目的,培养健全人格,教育回归生活。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起着统摄的作用。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是分数?是升学率?都不是。教育的原点、主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人。康德说,人是目的。朱自清说,教育要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学校是‘目的国’,才有真教育可言”。改变教育现状,首先就要摆正教育目的,那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人要获得幸福,首要前提是有健全、健康的人格。机器不会有幸福感,半机器的、片面的人也不会有幸福可言。完整的人才配享有幸福并有能力创造幸福。

要培养健全的人格,教育就必须还原到生活中去。“知识是重要的,使用它的力量更为重要;但是,最为重要的则是一个人的信念,他的是非观,他是否有明确的价值观和标准,并准备按这些价值观和标准去生活”。[1]没有健全的人格,知识越多,痛苦越甚,越不可能拥有幸福。只有回归生活,在生活和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过程才不会迷失在单纯追逐功利的途中,才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自由、诚实、谦虚、爱心、和平、尊重、责任、简朴、宽容和团结等重要品质,即健全的人格,从而使教育自身成为引领学生追寻自身幸福、提升幸福能力的过程。“对于教育来说,必须投入到生活中去,教育必须把人类生活的本相与现实境遇揭示出来,使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面对生活的现实,从而鼓起生活的勇气。要教导学生追求生活的意义”。[2]学生们对其所处现状及生活方式的洞察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了解对于他们的幸福追求实现的可能性至关重要,只有直面生活,才可能在现实的世界中寻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

2.尊重人的个性,教育个性化,正视人作为个体的价值。

这一点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教育的“一刀切”问题。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每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期望都不尽相同,而教育却不知是无意还是故意忽视了这一点。我们搞的是标准化、批量化生产,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效率,方便、省时省力,在短时间内可以培养出大量“人才”。人是作为人力资源被培养的,不是作为人被培养的。这就如同生产其他产品一样,无论原材料是什么样子,出来的产品都是一样规格的――标准规格。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人的个性被抹杀,所有的人呈现同一副面孔,做着相同的事,然后走向相同的结局。“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3]

其次,是人之作为个体受到尊重的问题。人,存在于社会中,是社会中的人,但他首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人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首先具有个体性。但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强调的是人之作为集体的一员而存在,而作为个体的每一个具体的人则被淹没在集体主义的大潮中。王若水在谈到异化问题时曾说,抽象的人民成了神,具体的人民则被物化,成了供神的牺牲品。不落实到具体的人民,一切都是虚无的。我们强调民族、国家、社会,但我们不说具体的人。而民族、国家、社会,这些不正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吗?密尔在《论自由》的结束语中说:“从长期来说,一个国家的价值就是组成这个国家的个人的价值。”胡适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人之作为个体的价值意义必须得到尊重。而我们的教育,其目标被表述为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什么在里面没有看到作为个体的人呢?幸福说到底是一种个人的内心体验,是存在于个体生活和价值世界的。个体有生理的需要,即身体健康和物质生活的保障;有心理的需要,期待尊重和爱的浸润,渴望心灵自由的空间;有伦理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梦想和追求。任何一种需要的匮乏和失落都将导致个体不幸福的人生。我们的教育必须关注作为个体的每个具体的人,才能肩负起成就幸福的责任。教育的关注点,应该细微化。

3.教育要尊重创造性,创造可能生活。

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这就给人留出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可能性高于现实性,人可以从“实然”向“应然”转变,人的创造性的价值就彰显出来――一切皆有可能。因此,幸福是可求的,是可以掌握于自己手中的。人的创造性突出地表现在对“可能生活”的创造上。人区别于其他动物之处在于,人不仅要生存,而且要生活,更要追求幸福的生活。“生存的存在前景是必然的前景:特定的刺激引起特定的反应,生命由成熟到衰老以至死亡;生活的存在前景则是可能的前景:生活是作品,生活前景是‘可能生活’,生活的意义是在创造中产生的。如果生活像生存一样也是被决定的,那么根本就无所谓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的”。[4]生活有开放性、丰富性、一定程度的神秘性的特点,因此就存在一种“可能生活”。人所要创造的“可能生活”就是理想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而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在充分尊重人的创造性的基础上帮助人们创造这种可能的幸福生活。教育应着眼于真切地关注学生“可能生活”的生成,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与自主建构,给学生以自由。教育应能够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唤醒学生的价值意识,激扬生命,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教育不仅传承文化,而且应该为学生过上幸福生活进行有效导引。

三、结语

费尔巴哈说:“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也同其他一切有感觉的生物一样,他所进行的任何一种意志活动,他的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幸福的追求。”人有权生活,更有权过幸福的生活。而这都要由好的教育赐予我们。好的教育就是能增进人的幸福的教育。幸福生活是教育的根本旨趣所在。我们的教育应该具有哲学的气质、丰富的内涵和智慧的品格,充满人文关怀。教育,请成就幸福。

参考文献:

[1]黎琼锋.价值关怀:一种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7,(7).

[2]金生v.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3]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4]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1994.

上一篇:诵读为纲,品味为本 下一篇:母语为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预科汉语速成教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