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的思考

时间:2022-09-24 11:53:08

浅析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的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提出了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概念, 阐述了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我国当前房屋建筑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的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监督;对策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presents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concept,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perfecting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of building houses, and then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in our country,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urther.

Keyword:housing construction;uality supervision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房屋建筑质量一直是人民关注的热点, 应该说, 当前我国房屋建筑质量建设已经得了不少成绩, 但一些房屋建筑仍存在着建筑功能质量差,存在影响结构安全隐患, 尤其是一些房屋建筑功能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造成房屋建筑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我国房屋建筑质量机质不完善也是导致问题的重要原困。

二、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概述

多房屋抽量监督机制的主体来看, 在建筑市场中, 监督主体包括: 房屋建筑政府主管部门、房屋建筑的业主、房屋建筑的承包商、以用房屋建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等单位等, 这些主体在房屋建筑质量监督中发挥着各自的质量控制职能和作用, 其中, 房屋建筑的政府主管部门、业主等侧重于从房屋建筑抽量外部进行监督, 而参建单位与材料供应商等侧得于从房屋建筑质量内部进行监督。

三、 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特别是对于住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系数的关注力度更是与日俱增。为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性,国家相关部委于近年来相继出台多部条令对工程质量的建设质量标准和监管机制进行了明确划分。建筑企业为更好的适应这种监管机制的发展要求,切实的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质量监督机制。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是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及外观的最最主要的因素,它直接决定着房屋建筑施工单位的经营状况以及在建筑业内的信誉度。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大力度管理工程质量,只有将自己单位的施工质量提高了,才能确保建筑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日益增强,建筑企业要想自己的工程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是一个必须且有效地措施。在所有事物都求速的今天,出现了一些“豆腐渣”工程,这些都是违背人们意愿的不负责的工程。房屋建筑企业应当防范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尽量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萌芽中,减少不必要的质量问题。房屋建筑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在建工程和已投入使用的工程尚存在不少的质量问题,有些甚至严重危害到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功能,如:水泥地面空鼓、开裂、起皮、起砂、厨卫、屋面、外墙渗漏严重,门窗缝隙大,下水道堵塞,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等现象,有的建筑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个别建筑甚至发生整体坍塌事故。

四、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表现

在建筑工程中,大多都或多或少的质量通病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共性,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都危害着建筑工程,也给用户造成一定的困扰和维修方面的额外支出,在房屋建筑质量监督体制中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4.1 设计方面的原因。

由于设计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不高,加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导致设计出的作品不尽合理,给建筑物造成潜在的隐患。自由排水的屋面上,檐部不作铁皮泛水檐,而且卷材没有探出挑合格的檐的边沿等。另外有的厨房和卫生间地面设计坡度不够,且不作防水层上下水管道穿越楼板不加套管。

4.2 质量监督立法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于建筑法律法规条款的制定中,通常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一些条款内容的语言表达不够具体、明确,过于原则、抽象、笼统,对其执行的准确性难以把握;一些条款具有很浓的政策性色彩,故导致执行力的下降;一些条款的表述不够简洁,存在多余内容;一些条款的规定存在冲突和矛盾,在遵守、运用和执行时无所适从;一些条款的规定不够具体,缺乏后果模式,使得对于触犯禁止性、命令性规定的行为难以进行处罚;一些条款的规定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得其难以适应房屋建筑质量监督的需求。

4.3 质量监督执法导致的市场机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初期,建设市场混乱,市场机制的发育不尽完善,各质量责任主体的行为并不规范,执法者对于违法违规情况,往往雷声大雨点小。加之人际、人情关系的复杂性,使得受处罚的单位和个人数量十分有限。这一执法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的健康发展,极大地制约了房建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和巩固。

4.4 质量监督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

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是一项经济社会性、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综合监管工作,其人员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和管理知识。自《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实施之后,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内容、方式均有了很大变化,且对于质量监督工程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但要懂技术、知管理,还要熟法规。但就当前的人员素质来看,和应有要求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质量监督的有效实施。

4.5 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很大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构尚未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因各质量责任主体的工作程序、组织形式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故没有形成统一的质量监督信息系统和标准,造成质量监管信息存在不完整性,这对于房屋建筑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极为不利的

五、 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的监督机制

5.1 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管理法规、标准。

作为房屋建筑质量管理监督方,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规是我们进行房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力保证。只有完善的房屋质量监督法律法规制度,监督方在实施监督时,才能有法可依。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尽快完善健全房屋建筑质量的法律标准(包括房屋建筑的设计标准、施工组织标准、施工技术标准),从而保障监督方能在实施监督管理中将工作上升到一个高度。

5.2 强化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

将现代化网络管理技术应用到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检测工作当中,使公共管理在监督、检测工作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实现监督信息的共享。这对于完善我国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3 加强对施工监理以及施工材料的控制。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措施主要依靠监理单位具体实施,监理人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负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测量放线的检查验收,施工材料的审核,施工过程中的巡视等管理工作以及采取一定措施监管施工项目有序进行。监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也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提高监理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能水平,细心,与人沟通交流等等方面,同时也要求监管人员具有严于律己,敢于说出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高尚品质。这些都是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之一。施工单位是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方,是施工项目的主要实施者,是管理工程项目的核心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其主要作用,对整个项目质量负全责。施工人员的基本操作技能,性格因素等等都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然而实际生活中,很多工作人员偷工减料,使用已经结块的变质水泥,使用长度及性能达不到所需的钢筋,也有很多人为了缩短工期一味的抢工,这些都会造成“豆腐渣工程”的出现,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同样会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5.4 强化对质量监督人员的教育培训。

通过教育培训,提升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工作能力,来使其能够有效地完成检查监督任务。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第一,在相关学校增设相关课程,对于从事房屋建筑质量监督的人员可在此类学校开展脱产学习;第二,组织开展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培训,定期对质量监督人员实施培训。

参看文献

[1] 倪雪梅.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创新与发展[J].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11(07)

[2] 杨旭远.建筑施工阶段质量监督的实施方法和应用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2)

[3] 李朝红.浅谈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的强化[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08(11)

[4] 聂雪芹.当前质量监督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07)

上一篇:高速公路桥梁病害的处治技术分析 下一篇: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及质量强化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