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现状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4 11:20:54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而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的工程,只有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建筑主体的安全和人民人身安全。本文分析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质量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概述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那些可以直接为生产服务并能满足人们的工作需要如车间、厂房、制造车间等之类的建筑称之为工业建筑;而民用建筑是指那些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如办公室、居民楼、电脑机房及写字楼等的具有加强性、助辅性等特点的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不包括桥梁工程、岩土工程、交通工程等行业,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掌握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就可以很好地对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加以理解。 

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人员问题

首先,会影响工程质量的人为因素就是,施工企业人才技术力量及领导者的能力。较高领导能力的领导者会通过强有力的决策及工作,将工程组织机构的健全、将管理制度完善、提高技术人才比例等等为工程施工质量做好前提保障。其次, 人为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还有建筑工人操作方面。违纪违章,不履行安全措施、安全检查不认真、任意使用规定外的机械装置、不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等等方面都将影响工程质量,因此人的控制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首要因素。

2、缺乏质量意识 现阶段,经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此环境下经营发展的相关建筑企业,由于管理层以及决策层过分追求高效益,致使多数企业将利润和成本等奉为圭臬,并且此种现象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形成了一种阻碍质量管理工作发展的氛围。多数企业管理者并没有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质量诚信意识、用户满意意识。除此之外,由于多数施工作业人员是来自农村,综合素质相对低,技术操作水平有限,质量意识更是缺乏,而这些均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3、施工项目质量保障体系尚未完善  质量保障体系是指导我国建筑行业的一个建筑法和根本大法,但是目前这些体系、法律法规等的出台均是滞后于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技术标准以及安全标准的滞后于工程的实践。除此之外,工程标准和用户对产品最终的质量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4、 建筑设计阶段的问题

建筑设计的质量影响着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这一阶段出问题,就会影响到后面各个阶段的施工建设,影响到建筑质量。不少民用和工业建筑出现技术问题都是从设计阶段开始的,不少建筑设计人员缺乏实地考察经验,一味地闭门造车,缺乏对业主需求的考虑和对建筑物周边环境以及当地气候地质环境的了解和考虑,经常出现不符合气候环境或建筑物周边环境的设计,例如,对于地震多发地区的建筑缺少抗震结构处理;多雨气候地区缺乏防水、防潮、防渗漏设计等。多层房屋建筑没有详细的地质勘探过程,只是靠参照周边建筑物的资料或者是听取建设单位的描述来设计施工图,设计中所参考的数据有限。不少民用建筑的基础、梁、中柱的负荷设计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运算,导致最后一确定的负荷载值等于真实情况相差较远,造成安全隐患。 

5、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存在着缺陷 一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和主体,对于一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并不是非常过硬,相关技术研究投入少,往往存在着一系列较严重的问题。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混凝土的混凝速度过慢、表层基底没有处理完好、钢筋混凝土不够坚硬、基板与基柱在搭配上的不够协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比较严峻的问题,如果没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很容易会出现整个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下滑,那么整个工程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因而,在进行施工工程质量检测时,难以达标,不合格。而这是当前形势下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具体的解决对策和措施将在下文中提到。 

三、民用建筑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措施

1、应该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础和主体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是企业存活的关键,只有他们产品的质量过关,那么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才更有可能达到预期目标,施工效率更高。这样就会使整个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获得很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口碑。可以通过加强宣传,使建筑集团的管理人员懂得基础和主体设计阶段的重要作用,并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2、正确树立“全面质量”观念  自80年代以来,建筑工程的质量工作把以往的“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成本量化,零缺陷工程、可靠性工程”等方法有效融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此体系主要是致力在持续提高现有经营活动性能之上。现阶段有绝大部分建筑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是处于此阶段。有部分企业目前已经重视到组织运营发展过程中的质量持续改进环节,有的企业是已经向追求高阶梯的全面质量迈进,也就是对工作操作程序的进一步优化管理,这是全面质量管理实施的成熟阶段。总的来说,建筑企业全体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全面质量管理观念,不够完善和改进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以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发生。 

3、重视施工前的质量监管 要确保建筑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设计人员要对建筑工程所在地域的环境特点、地理地质特点进行实地勘察,并拟定成文的地质环境勘探报告,勘探报告应该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参考。重视对软弱地基的设计处理,严格计算和设计承重柱截面的高度,在对横向框架进行设计的同时,还要兼顾纵向框架的设计。有的设计者只重视悬挑梁的梁高的前度和倾覆,却忽视了对梁手挠度的验算,容易引起挑梁变形,所以,要注意挑梁高度的选用等。建筑设计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为今后可能产生的改造和调整留下一定的空间。管理人员要对图纸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监督,防止因为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在施工阶段不得不改动而导致的施工工期延误和影响工程质量。另外,要重视施工预案的设计。施工预案会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因素进行预估,针对不同施工步骤和阶段的问题进行施工方案设置,对施工中的突发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调度和处理,对施工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

4、控制建筑工程的工程材料 4.1在材料验收方面:对材料的外观、性状、数量、尺寸等进行核查,不能出现“缺斤少两”的现象;在材料质量方面:每种材料都应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对于设计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应严加查验,不能有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应做好材料的抽样复查工作。 4.2在材料的存放方面:要根据材料的性质,由专人进行保管,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应有相应的预案存档。 4.3应做好材料的档案管理工作,对每种材料的供应商,验收人员,存放地址,存放环境,使用情况等做好记录,使得领导对每种工程材料的具体情况能够一清二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进度。

5、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地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一定要锻炼他们的实战能力,也就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在培训过后,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一场类似职场的考试,可以作为管理人员年度评奖的一部分考核的标准。通过这种办法,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完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并提高施工效率。

结束语

只有把好施工质量管理关,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扣牌,赢得更多的市场,促进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国平.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

[2]牛家友.深度探讨民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方法[J].科技资讯.2010.

[3]陈宏逊.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对策研究[J].广东建材.2010.

上一篇:施工温度对钢筋砼构件裂缝的影响 下一篇:关于水利工程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