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普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抑郁的影响

时间:2022-09-24 11:09:46

心理护理对普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抑郁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普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抑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普外科收治的90例老年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采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术前也采用常规护理,术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行心理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情况。结果:差异化护理前,两组老年患者SDS评分无差异,差异化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普外科; 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 抑郁自评量表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8-0079-02

doi:10.14033/ki.cfmr.2016.8.044

心理护理是当前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护理方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效果[1]。有研究表明对老年人的健康,不仅局限于医疗服务,更需要针对其特点,加强心理护理[2]。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的差异化护理观察,探讨心理护理对普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抑郁的影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来源于笔者所在科室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急性阑尾炎34例,肠梗阻16例,胆石症25例,直肠癌8例,胃癌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65±3.5)岁;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64±2.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处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均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基本护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术前采用常规基本护理,术后在常规基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具体方式如下,手术后结合患者的职业身份及文化程度,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可能详细地向患者讲解术后应注意的基本事项。首先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及手术方式,详细阐明术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如果出现不良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方式,以免发生意外。其次,由于老年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及其身体康复能力较差的原因,老年患者术后更容易对自身恢复效果等存在担心、焦虑甚至抑郁等心理,尤其是诸如术后造瘘等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手术,更易产生抑郁心理。因此,在本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不同的手术方式及术后不同的心理情况,均及时与其真诚沟通,尽快疏解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通过一些术后恢复较好的老年患者的相似病例的讲解,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术后治疗及康复工作,并及时排解掉不良的心理情绪,达到最佳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1.3 心理评分指标

对两组患者差异性护理前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评定并比较,分析其评分差异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护理,两组老年患者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给予差异化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身体各方面机能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复杂的、系统的退行性变化,进而导致全身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逐渐下降。同时老年期身体生理功能的减退往往会引起老年人的心理变化,进而产生很多不良的心理问题[4-6]。对于普外科老年患者来讲,常常由于造瘘等手术,患者术后会时常处于恐惧、紧张等心理状态下,在心理和生理层面的双重打击下,极易发生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往往对预后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邓君红[7]研究指出,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在心理上更好的接受结肠造口,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已有很多研究都表明,焦虑、抑郁等是老年患者常有的心理问题,对内科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正确的心理护理,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8-14];对普外科老年患者实施积极的如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临床康复程度[15-16]。本研究通过差异化护理干预,探讨心理护理对普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抑郁的影响。术前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常规护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给予差异化护理,观察组SDS评分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普外科老年术后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其术后抑郁,排解其不良心理情绪,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惠玲.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4,41(3):127-128.

[2]张文艳.老年人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22-324.

[3] Mimura C,Murashige M,Oda T,et al.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a Japanese scale to assess depression severity:Himorogi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J].Int J Psychiatry Clin Pract,2011,15(1):50-55.

[4] Leblanc M F,Desjardins S,Desgagne A.Sleep cognitions associated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J].Clin Interv Aging,2015,10(1):575-582.

[5] Wang S,Blazer D G.Depression and cognition in the elderly[J].Annu Rev Clin Psychol,2015,11(14):331-360.

[6] Leblanc M F,Desjardins S,Desgagne 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habits, anxiety,and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J].Nat Sci Sleep,2015,23(7):33-42.

[7]邓君红.82例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6):102-104.

[8]武茜,王英,罗敏,等.老年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7):1735-1736.

[9]陈月莞,杨菲,王娇妹.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41(16):2322-2324.

[10] Carriere I,Ryan J,Norton J,et al.Anxiety and mortality risk in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people[J].Br J Psychiatry,2013,203(3):303-309.

[11] Baiyewu O,Yusuf A J,Ogundele A.Depression in elderly people living in rural Nigeri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perceived health, poverty,and social network[J].Int Psychogeriatr,2015,15(12):1-7.

[12]张娅红,魏红亚.内科住院老年人的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4,57(3):628-629.

[13]李杞莹.心理护理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作用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81-83.

[14]郇小凤.浅谈心理护理在临床实施中注意的问题[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9):121-122.

[15]龚连红,杨小英,熊云飞,等.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效果观察[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2(41):61-63.

[16]杨丽超,李燕辉,王芬.观察积极护理干预措施对普外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4):223-224.

[17] Cheng Q M,Kong C Q,Chang S Y,et al.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J].Clin Res Hepatol Gastroenterol,2013,37(3):283-288.

[18]郑春连,郑莲青.心理干预对老年阑尾切除患者术后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2,(16):78-79.

(收稿日期:2015-11-12)

上一篇: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前房积血治疗效果观察 下一篇:网络金融对当前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