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学遭遇偶然

时间:2022-09-24 09:34:30

当教学遭遇偶然

为了加快和提升幼儿教师对新《纲要》的领悟和运用,我所在的城市开展了一次“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此次大赛中,一次小班音乐综合教育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教师教育机智有了深刻的理解。

1 案例描述

组织此次小班音乐综合教学活动的是刚参加工作三年的杨老师,活动名称为《鸭妈妈和小鸭子》,伴随着音乐,幼儿在杨老师的带领下迈着憨态可掬的鸭子步进入活动室。活动室的墙面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池塘景观,教师巧妙运用鸭妈妈和小鸭子玩偶将幼儿带人故事中,并激起了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教学活动在杨老师亲切自然的带领下顺利展开。我想本次活动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活动进行到一半,正当孩子们跟随音乐节奏投入的表演鸭妈妈和小鸭子时,突然,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扛着摄像机进入活动室,所有的孩子都被突然出现的人和不知名的机器所吸引,呆呆地站着,看着,忘了老师,忘了正在进行的活动。杨老师参加教学工作不久,也许这是她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而且是在课堂教学竞赛上,接下来该怎么办?在座的老师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如果处理不好,这节课就砸了。杨老师沉默了一会,接着换上轻松而愉快的表情,神秘地问道:“孩子们,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幼儿:“想。”

杨老师指着摄像机说道:“它就在叔叔的肩上,哪一位小朋友知道它是谁?”

幼儿:“不知道。”

教师:“那老师告诉你们,它的名字叫摄像机。”

幼儿:“老师,我知道摄像机。”“老师,我们家也有摄像机。”

教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杨老师,摄像机是做什么用的?”

幼儿:“它是拿来录东西的。”“它可以把人拍进去。”“它还有声音!”

教师:“小朋友们说得很好!摄像机可是个厉害的家伙,它能把每一位小朋友唱歌跳舞的样子都拍进去,叔叔制作后,我们就可以在电视上看到自己了,小朋友们想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电视里看见你们唱歌跳舞吗?”

幼儿:“想。”

教师:“那你们要跟着老师一起跳!记得笑眯眯。让叔叔把你们漂亮的样子拍到电视里面去,好不好?”

于是孩子们开始笑起来,唱起来,跳起来。活动在快乐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在座的老师轻轻松了口气,并向年轻的杨老师投去赞许的目光。

2 案例分析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常会出现、发生我们始料不及、预想不到的“小插曲”,因为教学过程的不可预知性、教育情境的复杂性以及教育对象的独特个性,我们很难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当教学程序突然被打乱,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慌乱,这时,灵活的思维、良好的应变能力、丰富的知识经验会帮助我们迅速了解情况、准确做出判断、灵活采取措施。当你用“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平常的动作”扭转局面的一瞬间,你就拥有了教育机智。

杨老师这次教学活动无疑是成功的,当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程序被打乱,她运用其教育机智,作出了及时而正确的反应,她不但完成了预计的教学任务,还抓住时机,适时、巧妙的扩充了孩子们的知识面,丰富了幼儿的见识。杨老师之所以能成功,我认为主要依靠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2.1 了解幼儿,关注幼儿需要。幼儿园教学面对的是一群生龙活虎、生机勃勃的孩子,他们对这个世界及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当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和摄像机突然出现在活动室,孩子们的视线马上就被这不知名的机器所吸引,课堂教学纪律对他们失去了约束力,教师的叮嘱和暗示在此时也毫无效果,怎么办呢?是强行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上来,还是满足孩子们突然出现的临时需要?新《纲要》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觉察它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面对孩子们临时出现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杨老师没有依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步骤强行执行,而是灵活、适时的改变了自己的教学程序,及时满足了孩子的需要,并运用摄像机的功能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快速而有效的集中到教学活动上,成功地完成了本次教学活动的任务。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孩子的注意力常常被不知名的事物所吸引,其关注点常会偏离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轨道,当这种偏离出现,为了顺利完成预计的教学任务,很多教师会选择以语言提示、暗示或其它方式强行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上,但效果却不见得很好。孩子们可能迫于教师当时的压力,勉强将注意力转移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上来,但关注点却依然保持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上。因此,当孩子的需要与教师的教学发生矛盾时,我们何不像杨老师一样,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共同探究,适时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呢?

2.2 保持冷静,沉着应对。当教学活动突然被打断,孩子们出现预想不到的反应,“呆呆地站着,忘了老师,忘了正在进行的活动”时,我想很多老师都会慌乱,有的教师可能还会责怪孩子们不懂规矩。如果你气急败坏或不知所措,你的教学活动将以失败告终。面对这种情况,杨老师没有过分慌乱,而是冷静的思考对策,最后以简单的问答,将教学活动顺利的过度到下一个环节,并对打乱教学过程的罪魁祸首――摄像机加于利用,更好地促进了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你或许会被突然出现的状况惊呆,会为幼儿的“冒泡”感到气愤,对幼儿在课堂上的“难缠”感到束手无策,面对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心平气和、冷静耐心、坦然的面对。这时无论教学活动或幼儿发生了什么事,教师都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沉着冷静,这样才能果断准确的做出判断和反应。

2.3 敏锐觉察,灵活应变。教学活动原本进行的非常顺利,电视台工作人员和摄像机的突然出现却打乱了这一切,孩子们的注意力被不知名的机器所吸引,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如果此时,杨老师没有觉察到孩子们的变化或是已觉察到孩子的变化,却视而不见,照常按教学计划进行的话,效果可想而知。面对突如其来的教学变故,杨老师不仅觉察到了孩子的变化,而且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对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进行了灵活的改变,即顺应、满足了孩子的需要同时又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突发或偶发事件,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教育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发现意识,善于灵活、果断的处理问题,能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巧妙、适时、精确地给幼儿以引导、启示和教育,并要能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兴趣随时调整教育目标与内容,将“预成”课程变为“生成”课程。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认为“教育机智是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时时刻刻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相应的决断和组织的力量。”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地运

用。”杨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表现出了很强的反应力和组织力,时刻洞察幼儿的各种反应,不失时机地、灵活巧妙地实施教学活动,充分展示了她的教育机智。

3 反思与讨论

随着新《纲要》的贯彻与落实,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对幼儿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但要求教师机动灵活地对幼儿施与教育,而且要求在施教过程中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并把活动中的偶然性问题和意外情况当作教育契机,变被动为主动,化负面影响为正面影响,积极促进幼儿有效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理解幼儿教师的教育机智呢?笔者认为幼儿教师教育机智应包括两层含义:一、在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小,有高度的灵活性,能随机应变、敏捷、果断地处理问题和突发事件;二、有高度的智慧,在一日活动过程中能抓住时机,巧妙、适时、精确地给幼儿以引导、启示和教育。只有具备了这种艺术,幼儿教师才能善于捕捉一日生活中各环节的教育契机,对意外或偶发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即时即景果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并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及时施教于幼儿。

教师的教育机智不是天赋,而是靠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的磨练和经验的总结中逐渐形成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技巧。作为幼儿教师本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

3.1 培养高尚的师德修养:热爱幼儿,尊重幼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新《纲要》理念下的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充分尊重、爱护幼儿,以幼儿为主体,时刻关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及满足幼儿需要,帮助每一位幼儿积极有效的学习。幼儿教师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和关注幼儿,并对其产生深厚的感情,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的自豪感、光荣感和责任感,并把这种感情付诸于行动之中,在突发事件降临时,不假思索地保持正确态度,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

3.2 丰富知识经验:拓展知识面,加强教育理论修养,积累经验。这是一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了适应新时代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满足幼儿发展的实际需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广博而丰富的知识经验。首先,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其次,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相关知识;最后,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吸收先进经验,并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加于运用,为教育服务。幼儿教师只有不断拓宽各层次的知识领域,不断更新充实各方面的实践经验,才能对幼儿施与有效教育,并为随机应变、临场发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培养稳定的情绪,加强意志自控力。教学过程是一个综合过程,错综复杂,难免有意外。当你面对较大压力或处于不利的情况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冷静思考,约束好自己行为反应,这样才有助于果断准确地作出反应,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3.4 训练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幼儿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教师只有全面、深入、细致地观察幼儿,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知识水平和内心世界,才能在其偶然的细微表现中,发现事情的征兆,并采取正确措施,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面对意外事件时,应变能力能帮助教师迅速地做出反应,并寻求合适的方法,使事件得以妥善解决。幼儿教师只有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应变能力,才能有效处理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突发或偶发事件,从而使对幼儿施与的教育取得最佳效果。

3.5 注重教育实践锻炼,善于总结和学习。教育机智作为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在长期的幼儿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学习的结晶。首先,加强教育实践锻炼,获得对教育实践的感性认识和教育经验,积累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下可能恰当的行为模式,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一种暗示和备择的操作方式。其次,有效反思和学习,每一个活动下来,我们经常要想一想、问一问:这个活动开展得怎样?对幼儿提出的突发性问题,是否应付得很好?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幼儿接受了么赞同了么……这样不断的反思与内省,幼儿教师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处理各种状况和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需多向同行学习,多向书本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并逐步成熟起来。

上一篇:坚持爱勤细恒,做好远程教育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中要重视“质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