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验收

时间:2022-09-24 09:27:09

浅析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验收

【摘要】 室内环境质量与人的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与验收,是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并从勘察设计、材料选择、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对室内环境污染进行监督控制与验收,使之最终达到规范要求。

【关键词】 环境污染 控制 勘察设计 材料 施工 验收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已经成为人们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建筑装修材料引发的有关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也相继产生。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是建设部为控制室内环境污染建章立制重大举措中的一项基础规范。该规范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并于2006年4月10日进行了局部的修订,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

1. 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民用建筑室内空气中存在几百种挥发性有机物,其中致癌物质就有20多种,致病病毒200多种,其中危害较大的主要有:氡、甲醛、氨、苯、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室内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有四个方面:室外大气和地质环境的污染,室内建筑装修材料及家具释放物的污染,烹调及燃烧产物的污染,以及人体的新陈代谢及各种生活废弃物挥发成分的污染。

2. 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

室内环境质量的优劣对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做好事前、事中控制和监督管理,也就是必须做好工程勘察、设计、选材、施工及竣工验收全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工作。

2.1工程勘察和设计阶段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

工程勘察和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贯彻执行好规范要求非常重要,这将有利于以后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

2.1.1工程勘察阶段的控制

新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前,必须进行建筑物所在区域土壤中氡浓度或土壤表面氡析出率测定,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包括工程地点的地质构造、断裂及区域放射性背景资料。设计人员要密切注意工程设计前的工程地质勘探工作,关注工程地点地下有无地质断层,注意搜集当地区域放射性资料。这些资料将供设计人员参考和竣工验收检查。

2.1.2工程设计阶段的控制

工程设计阶段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至关重要,这个阶段的控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设计本身应包括工程污染控制的内容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必须根据土壤中氡浓度的测定结果确定是否采取防氡措施。具体设计要求应按三方面情况考虑决定:一是按照该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高低程度,二是对照该工程的民用建筑工程类别分级,三是依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高低是决定工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当民用建筑工程处于地质构造断裂带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新建低层住宅建筑设计与施工中氡控制导则》的有关规定,采取综合建筑构造措施。当工程处于非地质构造断裂带时,造成氡浓度高的较大可能是当地土壤本身的原因,因此,可不采取防氡设计措施,而采取更换回填土的办法,更简便易行,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民用建筑工程类别分级是决定工程设计的第二要素。民用建筑工程根据控制室内污染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两类:I类是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民用建筑;II类是办公楼、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书店、图书馆、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民用建筑工程。I类民用建筑要求较严格,II类民用建筑相对I类民用建筑要求较宽松。

(2)对建筑物室内通风设计进行控制

建筑物的通风设计合理对于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是非常有利的。建筑物如采用自然通风,设计时应考虑最大限度的利用通风,增加室内的通风换气量;如采用机械通风(即空调通风系统),设计时应保证有足够的新风量并保证室内风系统的平衡。民用建筑工程的室内通风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有关规定。

2.2严把材料选择关,对室内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控制

工程所使用的材料选择合理与否是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选用符合该规范规定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材料类别取决于民用建筑工程的类别。设计应注明所采用材料的类别和标准。

民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砂、石、砖、水泥、商品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构件和新型墙体材料等无机非金属建筑主体材料,民用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无机非金属装修材料,包括石材、建筑卫生陶瓷、石膏板、吊顶材料、无机瓷质砖粘接剂等,其放射性指标限量均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规定。

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必须采用A类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Ⅰ类民用建筑工程的室内整修,必须采用E1类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中所使用的木地板及其他木质材料,严禁采用沥青类防腐、防潮处理剂。民用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不应大于0.10%,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的规定。

一定要严格禁止在工程上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2.3工程施工阶段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

施工阶段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要以预控为主,做好事前和事中控制,把好材料进场检验关,同时采取科学的施工工艺,减少材料使用过程中对室内环境的污染。施工单位应针对工程特点和室内环境污染问题编制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在施工中认真执行。

对施工过程中的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也是工程监理的一项重要监理工作内容,监理单位要根据工程特点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其中要有依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对室内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控制的内容、监理工作流程、控制要点、目标、方法及监理措施等。

3. 室内环境污染控制验收

3.1验收时间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合格是工程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规范》规定:民用建筑工程及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

3.2验收时对技术资料的要求

民用建筑工程及其室内装修工程验收时,必须严格检查各项资料,民用建筑工程所用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类别、数量和施工工艺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3.3验收时对污染物实测技术的要求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

3.4加强各方责任主体责任心,把好工程验收关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参与室内环境建设各方责任主体一定要加强责任心,把好竣工验收关,严格执行《规范》规定,确保室内有害物质含量指标符合要求。

室内环境质量验收不合格的民用建筑工程,严禁投入使用。

结语

人的一生中有大约70%-80%的时间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接触最频繁的环境之一,因此,室内环境质量的优劣对人体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加强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验收。室内环境质量工作要从点滴做起,以预防为主,注重过程控制和实效。既要重视对勘察设计、材料选择和工程施工的监督控制,也要重视竣工阶段对室内环境质量验收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类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参考文献:

[1]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3-2001(200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 《室内环境检测技术》,王炳强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上一篇:化产设备及管道腐蚀原因和改进措施浅析 下一篇:太阳能与LED照明配合应用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