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与措施

时间:2022-09-24 08:01:23

浅析影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与措施

摘要:沥青路面由于其良好的行车舒适性,施工快捷,易于维修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市政公路工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对于道路平整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施工过程中对路面平整度的控制工作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对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路面平整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影响因素;措施

随着城市交通工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路面行车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而路面平整度是影响行车舒适度的重要指标,还直接决定着道路工程的美观性,也将对路面的使用寿命产生严重影响,可以说平整度的好坏综合反映了施工队伍的水平。因此,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的平整度问题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首要内容

一、施工阶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

1沥青混凝土拌制

在沥青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拌制质量不稳定的情况,即便是使用优质混合料、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机械化拌制,也不能100%的保障混合料的质量。例如,混合料的温度不均匀、所使用的矿料规格不同、没有对同一种规格矿料的颗粒组成进行有效检验等,均有可能导致混合料流值和孔隙率的变化,进而影响路面的铺设质量。

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与摊铺

(1)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混合料应尽可能采用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车的装载量根据生产能力、车速、运距等情况综合考虑。车箱底板与内壁要涂一薄层油水混合液,以防粘料。装好料的汽车要用保温布覆盖,确保摊铺温度,从拌合结束到进行使用的时间一般要控制在0.5h以内。

(2)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运料车到达摊铺机作业面时,摊铺机要调好初始状态。摊铺的厚度、宽度要以设计为准。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要以试铺确定的摊铺速度和振动、振捣频率均匀前进,严禁中途变速或停顿。摊铺好的沥青混合料在未经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踩踏。在雨天或室外气温低于10℃时,不能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3科学合理地选择压实设备

选择性能稳定、优良的压路机是保证沥青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的关键。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应以均匀的速度进行碾压,碾压速度应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不得突然改变碾压方向,以免造成沥青混合料的推移。碾压方式应从外侧向中心移动,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轮宽,最后碾压路面中心部分。碾压区的长度应尽量缩短并大体稳定,压路机的折返要有技巧,要密切注意在折返过程中混合料会不会产生推移和拥包,两端的折返位置应与摊铺机的前进方向一致,横向不得在相同的端面上。对于粗集料含量多、粒径大的沥青混合料,尤其是大粒径的沥青稳定基层的碾压工作,最好选用振动压路机。

4碾压工艺的控制影响

碾压是沥青面成型的主要工序,同时也是保证路面质量并使其达到平整度要求的重要环节。

(1)在碾压结束后,路面经常会出现推挤裂缝,这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因此,要对初压、终压的碾压温度进行实时检测,确保终压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之内。

(2)压路机应尽量选用那些操作熟练、有经验的驾驶人员进行操作,在新摊铺的面层上严禁快速起动或刹车。

(3)喷水过多会造成沥青混凝土表面冷却过快,容易导致沥青混泥土表面开裂,因此对压路机轮的喷水量应严格控制,保证不出现粘轮现象即可,否则影响压路机对沥青混凝土搓揉的效果。

(4)使用轮胎式压路机前要仔细检查各轮胎的磨损情况及压力的分布情况,防止因轮胎的软硬不一而对面层的横向平整度造成影响。

5接缝处理的控制影响

沥青路面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接缝,其原因主要分为作业中断和构造物接头两种情况,如果接缝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不仅会影响路面平整度,还会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为了使接缝的质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采取下列措施。

(1)采用切缝机切割断面,保证接缝断面为一垂直面。

(2)切缝位置必须通过3m直尺检查,将接头处因前次碾压塌下的部位全部切除。为了减少切除部分的长度,摊铺机的振动夯捶在摊铺结束前要一直保持振动状态。

(3)碾压过程中,压路机的横向碾压应由冷到热逐步过渡,并反复使用细料进行填实,在达到工程的设计要求之后方可进行纵向碾压。

(4)和构造物的接头始端是同冷接缝,需人工铺筑。终端段要挂线平整,细料的填实应与碾压同时进行。另外,应尽量选用那些熟练的技术工人进行操作,使此项工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以确保碾压温度。

(5)在与构造物接头前,先要认真检查接头处的基层是否平整,碾压是否密实,板结程度如何等情况,以确保分界处的平整度。

二、提高市政道路施工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方法和措施

1施工阶段加强管理力度

道路工程的监理部门在施工阶段要大力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办法,狠抓事前控制、事中检查、事后验收3个环节,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还要进行动态控制,进而实现对道路工程施工的全方位质量监控。同时,管理工作还要做到以事实说话,以文件资料为依据,使其能够更好的发挥对施工的监督、指导作用。

2病害防治措施

(1)应选用那些材料强度高、水稳性好的基层和底基结构,并尽量减小沥青路面的厚度。

(2)选用符合重交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沥青,并控制沥青用量,做好矿料的选择,科学、准确的组成级配,以便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裂缝的产生。

(3)要做好沥青路面的防水设计,设置防水层和下封层,同时注意做好路肩排水设施的建设,避免因水分的渗入而对路面造成破坏。

(4)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各结构层的压实度能够达到规范要求,并注意做好对半刚性基层的养生,防止该层产生的裂缝反射到面层。

(5)加强对施工成品的养护管理,做好路面保洁,严禁超载车辆通行,发现裂缝要及时处理,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扩大。

3尽量避免人工摊铺及摊铺后的人工修整

用机械摊铺过的混合料,不宜反复进行人工修整,以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如果必须采用人工方法进行局部找补或对离析区域进行处理,则应要求工作人员仔细操作,避免对完好的路面造成破坏。在公路的狭窄部分、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或加宽部分,以及小规模工程等无法使用机械进行摊铺的地段,应注意以下几点:

(1)沥青混合料应卸在铁板上,摊铺时应扣锹布料,不得扬锹远甩,铁锹应沾防粘剂或加热使用;

(2)在摊铺过程中应同时用刮板进行整平,刮平时应轻重一致,控制次数,严防集料离析;

(3)摊铺不得中途停顿或加紧碾压,如因故不能继续碾压时,应立即停止摊铺,并将卸下的混合料用粘布覆盖,避免热量的过快散失;

(4)初压应检查平整度、路拱,有严重缺陷时应重新摊铺或返工。

三、结语

总之,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因素有很多,有些是机械性能引起的,有些是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我们只有在充分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后,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克服不良人为因素,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及检测。才能对其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控制,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创造优良工程

参考文献:

[1]张登良.沥青路面工程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S].

[3]郭小宏.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上一篇:注水井分层压力测试工艺及资料解释方法研究 下一篇:黄骅港三期工程筒仓进出仓工艺及设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