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9-24 07:53:08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最重要部分,是数据准确性、可比性、代表性、精密性、完整性的的保障,文章对当前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字】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状态;对策

1 前言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是一种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也是科学管理实验室和监测系统的有效措施,它可以保证数据质量,使环境监测建立在可靠基础之上。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覆盖整个监测的全过程,它包括采样布点、采样方法、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和器皿的选择、容器和量器的检定、试剂和标准物质的使用、分析测量方法、质量控制程序、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实验室的清洁度和安全以及编写有关文件、指南和手册等。

2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和实际运行二张皮。

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每个监测站都建立了一整套的《程序文件》、《质量手册》和《作业指导书》,

但由于工作量不断的增加,站房面积的不足、人员编制的不足、先进仪器的缺少、人员的素质的参差不齐以及领导的重视度,管理体系文件只是应付检查和摆在桌面上的文件,操作性严重不强,影响工作的流程和质量。

(2)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人员素质过低。

环境监测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得以完成工作。同样,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也需要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开展工作。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人员素质都比较低,他们缺乏专业知识,缺乏专业经验。因此,在工作中效率比较低下,这直接影响到质量监控进程。环境监测质量人员素质普遍低下,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从而也会影响到整体的工作水平。

(3)环境监测质控手段单一,无法满足要求。

环境监测的全过程都应有相应的措施进行全程的监控,目前,实验室的样品分析质量控制措施基本上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但现场采样、运输、保存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是没有一个操作性强的质控方式。比如:现场烟尘空白、滤筒的失重、粪大肠菌群的分析时间等都无法达到相应要求,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度。

(4)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重视不够

环境监测质量在环境监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已经成为环境监测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当下,我国很多环境监测部门不重视质量控制,没有真正去了解质量控制,更不知道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引起重视,也就无法发挥出实际作用。

3 增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文件。

(1)按照准则和规范的要求,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规范的体系文件,以技术文件的形式把工作流程描述详细、把人员职责和行为进行规范,切实把体系文件作为行动的指南。

(2)不断的加强宣贯,并通过考试来检验培训的效果,让体系文件的内容根深地固,严格按各项程序来进行监测工作。

(3)通过内审、管理评审、外审、客户的投诉、监测报告、原始结果的审核等方式,发现体系运行问题,通过纠正、预防措施解决问题,不断的对体系文件持续改进。

3.2 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

(1)制订年度质量控制计划。计划内容覆盖监测的全过程,包括各项内部质控措施和外部质控措施。

(2)提高质控人员的水平。单位要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强对质控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质量控制人员即要懂管理体系的运行,能协助做好内审、管理评审、体系文件运行的有效性和对体系的改进提出意见;还要懂技术,能在平时的培训、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3)加强在培人员监督和考核。充分发挥各科室质量监督员的力量,对在培人员的工作进行充分监督,制订详细的考核方案,提高在培训人员的业务技能,能较早的独立承担工作。

3.3 完善监测方法,统一质控措施。

(1)我国监测方法体系建立比较晚,方法的出台和更新,与市场相比,较为滞后。主管部门,应对环境监测领域的监测方法和质控方法进行统一的规定,保证监测数据的可比性。

(2)监测方法在不断的更新,可评价标准中规定的监测方法却是一成不变,标准单位应根据新方法的变化,及时颂布更改通知和相应的声明,用最先进的分析方法完成各项分析,节约人力和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3)增加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视

我国环境监测部门,要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重要性认识,这是提升环保意识有效方式。环保意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共识,我国也开始提倡低耗能,环保发展。但是,作为环保的分支,环境监测质量重视力度却比较低。因此,需要加强对环保质量宣传,重力宣传加强质量好处。当质量监测被重视了,才能在日后更好的去维护监测质量检测水平。

4 环境质量监测案例

在环境质量监测中,水样监测也是环境质量项目,水样分析项目取决于水的性质以及分析结果,如果面对的是定时取样方式,需要进行PH值测定,因为当酸性和碱性逐渐增高时,废水有可能就会被混合中和了,这会给后续的监测带来影响,会在错误的信息提供下进行监测。一些停留时间比较短的生物处理设计时,需要根据BOD 负荷变化加于确定,需要做出混合样,这个混合时间最好控制在八小时内。对一些停留时间比较长,而且也已经实现了安全混合的曝气塘。一般需要进行24小时混合就可以。因为这个时候生物系统还具备一定的缓冲能力。当有毒的气体进入处理系统时,需要对于进行连续监测。可以发现,当这类物质存在时,废水处理设计应该在此考虑。相对于其他废水处理,也需要进行综合考虑。画出流量和物料衡算表。在进行资料收集和水样数据分析时,需要将重要水源考虑在内,最好是画出流量以及物料平衡图。这样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分支量总和以及总排水量之间的相差大小。可以进行精准度检查,将分支大小确定出来,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得出水质统计规律。众所周知,在某些水质指标无法达到标准时,需要做好废水处理设计工作。根据事先的数据收集,将其绘制成概率图。

5 结束语

我国越来越重视环保,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监测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保障监测质量,要需要进一步研究对策,不断提升监测水平,有效控制我国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齐广启.环境监测实用技术[M].中国环境出版社,2006.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中国环境出版社(增补版),2002.

上一篇:计算机技术在房产测绘中的应用与实践探讨 下一篇:给水处理去除药物与个人护理用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