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患者的中医护理问题及措施研究

时间:2022-09-24 07:17:35

胸痹患者的中医护理问题及措施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胸痹患者的中医护理问题以及相应措施,以期能够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8例胸痹患者视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医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2例胸痹患者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

【关键词】胸痹;中医护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33

胸痹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与冠装动脉硬化、心绞痛等疾病关系密切,其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胸闷、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轻者气血不畅,重者胸背彻痛,呼吸不畅,不能躺卧。该疾病的治疗周期较长,且伴随疾病的折磨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患者预后质量。本文旨在分析胸痹患者的中医护理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期能够改善患者预后状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8例胸痹患者视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介于36~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7±8.27岁。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医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2例胸痹患者视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介于34~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28±9.17岁。经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进程等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存在的问题

首先,饮食和治疗不协调,针对不同中医辨证类型的患者,临床治疗措施与饮食要求不尽相同,故应根据患者的中医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其次,护理人员未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过分强调患者需卧床静养,导致患者出现不适,并引起患者的逆反心理,导致患者医嘱遵从性下降。此外,未给予患者睡眠护理导致部分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导致患者精神状态较差。

1.2.2改进措施

第一、中医有云:脉道不通,气不往来。控制胸痹患者的饮食不节习惯对于提升患者的预后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胸痹患者不宜食辛辣、难消化的食物,宜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第二、中医有云:辨证施治。对于不同类型的胸痹患者宜采用不同的卧床休息措施,对气虚两湿型以及痰湿中阻型患者,以静卧为主,护理人员协调患者的生活起居,适当帮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对气滞血瘀型、情志不遂型,可以取半卧位,并逐步增加活动量。所有患者均给予穴位按摩护理。

第三、中医有云:心静则养神,神静则元气固。护理人员应尽可能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区环境,通过宣传栏、宣传手册等措施让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来访宾客明白环境对于患者预后质量的重要性,降低说话分贝,维持一个安静的病区环境。另外,控制病房的环境的温度及适度,保持环境的舒适性,并根据外部环境适时进行通风,保证病区环境舒适性。此外,还应控制病房光线强度,保证房间既明亮,又不刺眼。最后,可以根据“闻香治病”的中医原理让患者使用枕等保健枕,保证睡眠质量。

第四、中医有云:以心医心之法,乃是最妙上乘。故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内心真实的想法以及对治疗和护理的需求,并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抚慰患者的情绪,增加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提升预后质量。

1.3评价指标

本研究确定的评价指标分为焦虑自评分以及医嘱遵从性评分,焦虑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分量表评定(SDS),由护士长依据患者的平时表现评定患者的医嘱遵从性,从低到高依次为1~10分。

1.4统计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 数据统计包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D表示,计数数据均采用χ2检验,当P

2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护理前焦虑评分为47.48±6.12,47.48±5.28;护理后焦虑评分为32.97±5.17,43.01±6.23;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后(P

3讨论

现阶段临床认为胸痹是身心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密切相关[1]。因而对胸痹患者的护理也应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对过往案例的分析发现了过往护理中的问题,并给予了针对性护理,舒缓了患者的情绪,加强了患者的医嘱遵从性,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1]董爱荣.中医心理护理干预对胸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 2012,05(03):224-225.

[2]胡婷婷,孙晓琳. 浅谈胸痹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J]. 辽宁中医杂志,2013(08):22-23.

上一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常见原因分析及措施 下一篇: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