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患者的中医护理

时间:2022-07-10 11:20:40

胸痹患者的中医护理

【摘要】 笔者通过长期对胸痹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胸痹患者发病大多和情绪有关,提出了对胸痹患者的护理要包括病情观察、临症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护理和生活护理等几个方面。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快的康复速度。

【关键词】 胸痹;护理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波动,年老体虚等有关[1]。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属本症范围。本病属内科急症、重症,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临床上必须及时诊治,有效护理,以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本文对胸痹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病情观察

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应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护理原则。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发病诱因及经过,发病特点,以便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胸痹发病急,变化快,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律、尿量及排便情况。若发现患者有胸痛、咳嗽、气喘、心率失常、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等症状,则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采取抢救措施。

2护理

2.1情志护理

胸痹病人常存在心前区疼痛及胸闷等症状,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多有焦虑、自卑及恐惧等不良情绪。中医学认为七情通于五脏,太过或不及均可成为致病因素,精神内守则真气从之,邪不可干.若心怀慕恋,志结忧惶,则病从内生而致阴阳失调,经络阻塞。所以,护理人员应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注意从病人的语言、表情及行为中探查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另外,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时语言应和蔼,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以取得病人的信任[2]。最后应充分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为病人讲解相关知识,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

2.2临症护理

本病因发病急剧、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若不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易发生意外,故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痛,气短等症状,严密观察神志、面色、汗液皮肤温度湿度、T、P、R、BP等变化,特别注意观察病人的心律、心率、脉象、舌象、尿量与大便情况的变化,并且作好记录,加强巡视,做到早发现异常,早期诊断,预防意外,抢救生命[3]。输液时要严密观察输液速度,以每分钟30~40滴为宜;护理上配合医生合理使用各种用药,注意用药途径要合理,配伍要合理,有些药物还应注意温度,注意避光;出现胸间痛时要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因为劳则耗气,劳伤心脾,胸痹之患,气脾已伤,再行劳倦,复伤心脾则加重病情。胸痹患者均是气血运行不畅,吸氧则增加心气功能,推动气血运行,减少脉络瘀滞,故给予高流量持续吸氧,以每分钟4~6 L为准则,增加氧浓度,增加心肌供氧。

2.3饮食护理

祖国医学很早就提出“三分治疗,七分调理”,调理不外饮食、情志、起居等方面,而胸痹病人的饮食护理就更为重要。因为有许多病人经过治疗病情好转,但因饮食不节或由于饮食不节而引起的大便秘结,常诱发猝死。所以病人的合理饮食,对本病的转归和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胸痹属现代医学“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绞痛”等的范筹。胸痹病人一般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宜,忌食辛辣、生冷及油腻的食物,忌过饱,忌暴饮暴食,应多食青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之饮食,以防便秘。因为过饱及便秘用力可诱发猝死。如已形成便秘者,可以给蜂蜜、香蕉等以润肠通便,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2.4生活护理

患者病房要温度适中,空气新鲜,环境安静。患者应卧床休息,谢绝探视,戒烟戒酒。进食、洗漱、大小便、翻身均需医护人员协助。如无并发症不宜卧床过久,第1周绝对卧床,第2周可在床上坐起,第3周可下床在室内活动,第4周逐步增加活动量,勿过劳。胸痛常由于体力劳动或其他过早过量不适当的活动增加心肌需氧量而诱发,所以一定要适当休息,不要过劳,防止胸痛发作。不要感受风寒,阴寒凝滞型胸痛,常因复感寒邪而诱发,寒邪内侵,常可使血管痉挛加重,诱发胸痛。

3 讨论

对患者的护理不仅包括对症、饮食等客观方面的护理,也包括对患者主观的护理关怀,在胸痹患者的护理中,情志护理其实应该占主要部分,因为内在的心情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所以在对胸痹患者的护理中应该内外兼顾,既对其进行心理上的鼓励、关怀等心理护理,在胸痹的症状、患者的饮食、生活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护理,这样才能让患者以最快的速度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许粉年.胸痹病人护理中的三倡三忌[J] .江苏中医药, 2003, 24(12): 46.

[2] 祖晶.胸痹的辨证护理[J] .辽宁中医杂志, 2003, 30(11): 946.

[3] 费秋红.胸痹的养心护理[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 21(2):119.

[4] 刘瑞霞.胸痹的中医护理[J].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1, 16(2): 72.

上一篇:糖尿病血糖监测及饮食护理 下一篇:计算机辅助设计血管外给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