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委托理财”

时间:2022-09-24 07:07:16

解析“委托理财”

委托”根据是否需要被委托人独立地作出对第三人的意思表示,可以分为可产生的委托和不产生的委托

“委托理财”字样近年来在各种媒体、杂志的经济类栏目中都有很高的出镜率,众多的都市白领也是耳熟能详,从字面结构解析,“委托理财”是由“委托”和“理财”两部分构成。“理财”的概念比较空泛,简单而言就是指资产管理,即根据相关的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进行合理规划、管理的一个综合过程。

“委托”则完全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和术语,是指一方当事人将某一项或者多项特定的事情交付给另外一方当事人,由另外一方当事人帮助其处理的民事法律行为,比如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帮助当事人处理法律事务,比如设计师接受项目建设方的委托为当事人进行项目设计。“委托”根据是否需要被委托人独立地作出对第三人的意思表示,可以分为可产生的委托和不产生的委托,通常情况下,被委托人根据委托人的委托授权,对外以委托人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并由委托人承担该民事活动的后果,实质上就是委托的典型形态。

综合起来,“委托理财”仅仅是“理财”的一种形态,其实质意义,就是指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和授权,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资产管理,并由委托人最后承担后果的“委托理财”行为,因此,“委托理财”的重点应当是在“委托”。而我们日常接触较多的金融性委托理财,是指企业、其他组织或实体、个人将其拥有的资金、证券等金融性资产委托给具备资格的金融机构或者非金融投资机构,由后者通过其内部的专业投资人员在证券、期货等金融市场上根据具体的市场行情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组合投资、管理活动,该投资、管理所获得的资产收益或者资产损失由委托人承担,而委托人应向被委托人支付约定的业务费用。

单纯根据以上概念的本原逐层分析,可以解释实践中各种“委托理财”合同中以保证本息固定回报条款、以保证本息最低回报条款、以保证本金不受损失条款或以损失填补承诺条款等各种形式存在的所谓“保底条款”为什么是属于无效条款并且不受法律保护的根源之一。实际上,我国的《证券法》规定了证券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客户证券买卖收益或者赔偿证券买卖的损失作出承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规定期货经纪公司不得向客户作获利保证;从事投资咨询业务的机构和人员不得向投资人承诺证券、期货投资收益,以及与投资人约定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投资损失等等。这些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也从根本上剔除了类似“保底条款”有效的可能性。

(作者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

上一篇:把握投资方向 选好理财工具 下一篇:提前还贷 你做好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