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时间:2022-09-24 06:01:56

探析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是教学知识传递的主要载体,对于学生英语语言素养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应新课改之风,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积极地投身到语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就如何优化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然而,由于缺乏对语篇的整体把握以及《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准确解读,很多教师往往过分侧重于对语篇中个别“语言点”分析与解读,片面强调词汇、语法知识点以及重点句型的剖析与讲解,把部分作为语篇教学的突破口,忽视了对整体语篇的把握,不能很好地启发、引导学生们挖掘语篇中的隐性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提高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基于这样的教学现状,笔者从根植教学内容、倾听学生需求、放眼实践探索三个维度进行全面扫描,就如何精准定位语篇教学目的进行了如下探究。

一、根植教学内容,不偏不倚

苏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在每个单元的“Read and Say”模块中都设计了以本单元主题紧密联系的微型语篇,语篇内容大多以生活实际为背景,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相辅相成,话题充满生活气息,活泼且独具知识性。因此,笔者以为,教师在语篇教学目的的定位中,一定要牢牢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根植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不偏不倚地设计语篇教学,使其教学目的更具有针对性,引导学生通过语篇学习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在教学牛津版小学英语Unit 1《Public signs》这一单元时,在定位本单元的语篇教学目的之前,笔者首先根植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询问公共标志含义及用途。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并不直接将本单元所要求的公共标志单词及词组单独拉出来讲解,而是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教学原则,将语篇作为传递每单元教学重点的传递桥梁。因此,在本单元的语篇教学中,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学校周边公园的公共标志图片,引导学生们思考:①What’s this? (It’s public signs.)②Can you read it?③What does this sign mean?这三个问题,导入本课教学重点。随后引导学生们走进语篇,先认真倾听语篇音频,不跟读,找出自己不懂的词汇、句子,并做标记。在音频结束后,笔者并不着急为学生们答疑解难,而是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元,结合语篇上下文,尝试猜测、讨论大家遇到的难题。

二、倾听学生需求,精准扫描

素质教育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由此可见,在定位语篇教学目的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心理发展需求、兴趣爱好特点等,做一名倾听学生心声与需求的“导航者”,为语篇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提供最原始的依据。基于这样的考虑,能够使教学目标更加适度,更加符合学生们的实际,不会导致因为教学目标过高,课堂死气沉沉,或者教学目标过低,课堂气氛热烈却毫无知识性。如教学牛津版小学英语5 A Unit 4《Halloween》这一单元时,高段小学生会对西方节日充满兴趣,特别是对于西方节日的庆祝方式、饮食习惯、穿着打扮尤其好奇。因此,在语篇教学目的定位时,笔者除了强调语篇中词汇及语言点的掌握,还有意识地渗透跨文化交际知识,旨在陶冶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提高学生感知西方文化知识的能力。

三、放眼实践探究,纵深发展

语篇教学是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在语篇教学发展学生实践探究的语用能力有着显著的优势。部分教师在实际的语篇教学中,往往在圈出词汇与语言点,讲解完文本内容后,就草草收尾,匆匆跳过,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将生活实际与语篇内容有效结合,并朝纵深处进行实践探究,从而导致语篇的教学功能十分有限。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往往有意识地巧妙留白,设疑置问,引导学生放眼实践探究,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语篇阅读与判断的能力。

如教学牛津版小学英语Unit 1《Who is younger?》这一单元时,笔者考虑到比较级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占据较大的比重,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因此在本单元语篇教学目标的定位中,笔者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语篇知识,还要能够灵活运用比较级进行日常交际。在教学之后,笔者又设计了4篇以对话为体裁的微型语篇,并把学生们分为4个大组,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相应的探究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还要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语篇以口语交际的形式再现课堂。

总之,精准定位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目的是有效开展语篇教学活动的前提保障,是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坚实后盾。笔者以为,教师在定位语篇教学目的时,一定要全盘考虑、精准定位,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学目的,从而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掌好大舵。

(江苏省如皋市九华镇郑甸小学)

上一篇:“四问”促反思防错显高效 下一篇: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培养学生成才